垃圾在你的眼中可能看不出有多大用处,却是可利用资源,被称为第二矿产。许多废品里有各种金属,可回收塑料,可再加工纸品等。回收利用好,可达到节省总资源的20%,少开采许多矿山,少砍伐大量树木,对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意义很大。垃圾要想再利用,首先就要做好垃圾分类,就是把有用的废品挑选出来分成类别,无用的垃圾再做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只能从源头做起,就是扔垃圾时就要把垃圾按有用无用有害无害,干湿大小等分开。如果混成一团运到垃圾场再处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当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美国家早就开始垃圾分类了,由于其国民教育程度好,扔垃圾时自觉性强,分类已成习惯。和这些发达国家比,我国这方面的工作落后很多。尽管政府早就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但执行难收效不很明显。近年来加大了力度,开始试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从上海开始,迄今为止几年过去了,从各方面报道来看,达到了一定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国人的素质大家都清楚,监管稍一放松,就不会认真去做了。多年养成的混扔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掉的,嫌麻烦图省事是普遍的心理状态。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大量较小城镇及农村,垃圾分类推行的很差,农村地区几乎不存在。如果在垃圾场进行分类,人工及设备成本太高无人投资。

但是,政府没做好的事情,却被一群老头老太太完成了大部分,这群人就是拾荒者,俗称拣破烂的,多数是大爷大妈。他们早出晚归,不怕脏累,忙碌在城市乡村的各个垃圾点,把有用的能卖钱的废品挑出来,分类后送到收购站卖掉,得到辛苦劳作的回报。当然,这些人主观上是为自己多赚点生活钱,客观上却对全国的垃圾分类再利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减少环境污染回收资源做出了贡献。估计全国拣废品的人有近千万,每人每天的收入约十到一百元或更多,有些人以此为生,解决了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这些拾荒者的拣拾,各种垃圾中的有用物基本上得到了回收,垃圾总量也减少了很多。但是,拣破烂的只选值钱的物品,对于不收购的有害物不会关心,比如生活废旧电池。旧电池里有许多汞,镉等重金属成分及有害化学物,对环境污染很大,政府应该采用有偿回收的方法,就是国家或生产厂家出钱收购废旧电池,再统一做无害化处理。舍不得投资的结果会造成贻害子孙后代的环境破坏,不能因小失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拾荒者在全国广大城乡做到了政府没做好的垃圾分类,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如果你那里没有分类垃圾桶,扔垃圾时里面有能卖钱的东西,最好拿出来放在垃圾桶旁边让拾荒者方便拣拾,做点好事。如果你收入不高家中需要补给,别的工作又不好找,可以考虑一下拣破烂。各行各业都是平等的,都在为社会做贡献,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脸面问题,得到实惠更重要,养成习惯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