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档电影里,《第二十条》绝对是不容错过的佳作。它通过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乡村恶霸、校园霸凌和列车骚扰等敏感话题。坦白说,在看这部电影之前,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我的确是会犹豫要不要见义勇为的,毕竟出头意味着可能会受伤,会遭到报复,甚至是过失伤人承担责任,关键还没啥收益。不过哭着看完后,受到精神鼓舞的我,还是决定做一个勇敢的人,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也许正如电影里的经典台词一样: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

而这句话,亦是我在深入体验凯音N3 Ultra五天后的真实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工作的缘故,我错过了3月末的上海耳机展。不过正因为如此,我才能第一时间收到N3 Ultra的样机,并且在安静、自由的前提下,充分体验把玩N3 Ultra的全部功能。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目前活跃的随身播放器品牌里,还在坚持做电子管产品的,似乎只有凯音一家了。背后的原因,我猜测主要还是因为研发难度很大,在寸土寸金的小尺寸设备里,要塞入体积硕大的电子管,需要不断尝试电路的设计和取舍;同时电子管的调音也很考验品牌的经验和底蕴,不如晶体管的方案成熟、来的简单。当然这对于凯音来说并不困难,毕竟在电子管的应用和调校方面,他们有着太多成功的案例。

今天的主角,是刚刚发布的N3 Ultra,官方售价3599元。

N3 Ultra相比较N3 Pro有哪些异同?声音走向如何?是否值得购买?看完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N3 Ultra的包装体积适中,黑金的配色经典、优雅,简单朴素不乏沉稳大气,上下堆叠的设计也很合理,本体周围都有硬泡沫保护。

依旧是方正金属的机身,只不过整体都要比N3 Pro大了一圈,理论堆料要更好一些。正面Home键短按返回,长按回到主页面,配合触摸屏和侧面的实体按键,逻辑清晰,操作上手毫无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3 Ultra相比较N3 Pro的优化/进步包括但不限于:

1,依旧是两支雷神NOS古董级JAN6418负责电子管音色的部分,晶体管部分DAC由AK4493EQ*2升级为AK4493S*2。

2,通过结构安装和电路升级,解决了JAN6418的麦克风效应,即便是故意晃动,也不会对音质产生影响。

3,N3 Pro的电子管输出功率为130mW 32Ω,只有晶体管的一半;N3 Ultra两者的输出功率完全一致,大幅度提升了电子管模式的应用场景,面对难推耳塞时亦能从容稳健。

4,新增PEQ功能,更专业、更细致的调节具体频段参数,个性化调音

5,删除天线、蓝牙、WiFi功能,无法使用流媒体和安装APP。封闭安卓,纯音体验,只为从根本上杜绝干扰,提供纯净的电子管听感。

除此之外,系统还是熟悉的海贝定制OS,204g的重量相当友好便携;4500mAh电池,支持QA3.0快充;还支持外置TF卡、双向USB DAC和同轴输出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音方面。既然N3 Ultra的核心卖点就是电子管,那我们就从电子管说起。包括两种模式:Classic(经典)和Modern(现代)。大的框架上,两者的音色都是略微偏暖的,主打韵味私藏、温润如玉,偏颗粒感和细腻度的调音风格,只是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

Classic模式是更传统的电子管声音,相比较之下低频会略微糊上一丢丢,回弹速度很快但是稍稍偏硬。与我们印象里那种涂抹失真的糊完全不同的是,N3 Ultra的糊是基于凝聚、饱满和富有质感的前提下,在结像周围适当点缀一圈弥散的氤氲,起到铺垫氛围和意境的效果。换言之,是属于在HiFi的前提下,加入一些独特的音染在里面,颇有点过去模拟味那种旧旧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lassic模式的中频人声是三个音色里最好听的,尤其是聆听港台老歌、抒情人声向歌曲时,那种丝丝入扣、真情实意的自然感,配合婉转清亮的取向和真实适中的厚度,仿佛歌手就站在你面前为你歌唱,含情脉脉,宽松透明,小资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细致入微的探索方式,还真有点螺蛳壳里修道场的既视感。

高频的细节和延展都很棒,素质感很强,在保证出色亮度的基础上,更注重柔和度和顺畅感的处理。对于乐器的音色还原亦是比较准确,形态优美,有着不错的厅堂感和华丽度。靓丽但不刺激,丝滑而无突兀,应该是比较准确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odern模式是在Classic模式的基础上,大幅度强化了高频的细节和延展,线条感硬朗了许多,尤其是动态范围、瞬态的响应速度、以及横向声场的开扬度等方面,都要好上不少。说人话就是音色还是听得出是电子管的音色,通透精致,只不过Modern更偏向大小编制古典音乐的演绎,是两者里更抓耳、更动感、更张弛有度的那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晶体管模式则是又换了一副面孔。本以为这个模式只是买二送一白送的,结果还真不是。相比较之下,晶体管模式的声音相当中正、大气,与我们平常听的国砖播放器风格比较接近,更强调冲击力、厚度和信息量,声音密度要比电子管两兄弟稍好一些。三频更加均衡,是很参考级的调音,整体素质也要稍高一些。换言之,晶体管模式可能没那么有个性,很中规中矩,但是胜在杂食百搭,能更加真实的反馈出耳机的真实表现。综合实力全面无短板,符合目前主流3-4K元播放器的正常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开头故事相呼应的是,我很庆幸现在的播放器品牌在积极拥抱流媒体大趋势的同时,还在开发纯音向的产品。在我看来,纯音播放器永远都有存在的必要,尤其是那些根本不需要流媒体功能、享受寻找音源的过程和本地播放的仪式感、认为听歌这事就应该纯粹一些的硬核发烧友。尽管流媒体综合体验更方便,但是不能因为纯音机受众少、利润低就彻底不做了,这关乎到音频行业的传承和国砖品牌们数十年来对极致音质的不懈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N3 Ultra。总的来说,三种音色差异明显,说是一机三吃亦不为过,考虑到3K出头的价格,性价比极高,非常适合预算有限,想要体验电子管音色的音乐爱好者。流媒体功能的缺失使得它可能并不是一台普适性很强、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产品,但是对于真正的发烧友来说,这可能是你目前能买到的性价比最高的电子管便携播放器了,独特的味道与其他传统播放器也不冲突,如果你恰好财力雄厚,完全是可以双持、互补的。

一句话总结我对N3 Ultra的喜爱:这个小玩具带给我的快乐,可能比某些万元播放器还要来的直给!

以上

By铁西迟之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