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含部分传闻,请理性阅读。

一、导读

一、导读

在扬州有一条名叫“螺丝结顶”的古老巷子,这条数百米长,不到两米宽的巷子里,竟没有一盏路灯,晚上打手电筒也会莫名坏掉,所以“螺丝结顶”也称作“无灯巷”。

这条巷子因其诡异的传闻在扬州名气颇大,甚至还被列为中国十大灵异之地之一。

为什么给巷子取这么个诡怪的名字呢?

根据巷口的铭牌简介,关于这个巷名的由来在网络上普遍存在两种说法:

一是这条巷子里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小澡堂,虽然面积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设施一应齐全。

因其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是螺旋状的,所以说“螺丝结顶”是指这家小而全的澡堂。

二是说,当年清军入关攻下扬州后,十日不封刀连续十天屠杀无辜百姓,然后把尸体堆在这个巷子里,尸体越摞越高,最后都摞得跟屋顶一样高。

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作“扬州十日”。

所以,这个地方就被叫作“摞尸积顶”,正好是现在的“螺丝结顶”的谐音。

那么这条名字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的小巷,它和扬州历史上那段残暴的屠杀真的有关系吗?那些尸体一层层垒积到房顶的“摞尸积顶”的故事是真的吗?究竟有多少冤魂死于那段被称作“扬州十日”的悲剧中呢?

首先我们来还原一下这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事件。

二、扬州十日

二、扬州十日

公元1645年5月,闯王李自成率军攻破南京,逼死崇祯皇帝,崇祯王朝就此落幕。

然而,仍有忠臣忍辱负重,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明朝苦苦支撑长达30余年。

例如史可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崇祯帝死后,清廷即刻派遣其得力干将多铎领兵围攻扬州城。

此人为努尔哈赤之子,清朝开国元勋之一,其人善于统帅大军,更是皇太极的心腹大将,深得他信任。

被困孤城的绝望笼罩着守备扬州的将士与居民们。

因为他们清楚,这座城市已经无任何回转之机。

就在扬州陷入绝境之前的前几天,史可法曾多次向朝廷寻求支援。

但当时掌握实权的南明皇帝朱由崧,因为史可法在讨论新帝人选之际未支持自己而耿耿于怀而拒绝派兵支援。

使仅不足两万的扬州守卫军与实力强大的敌军展开血战。

史可法与其将领率众顽强抵抗多铎部队的进攻,激战一月有余。终使敌军锐气受挫。

只可惜,尽管扬州军民拼尽全力,终究也没能抵挡住来势汹汹的多铎大军。

扬州一百多位官员全部战死,史可法也沦为阶下囚。

多铎挺钦佩史可法的赤胆忠心,想劝他投降归顺清廷。

但史可法他宁愿和扬州城共存亡,还痛斥了多铎一番。

结果,史可法被斩首示众,年仅44岁。

在他死后,扬州城也陷入了连续十天的黑暗日子。

根据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所记载,清军刚进城那天,并没有立即大开杀戒,而是先去每家每户搜刮钱财。

只要居民们交出钱来,清军就会放过他们。

但扬州城虽大,也架不住清军人多。

清军很快就变得贪婪无比,觉得慢慢搜刮不过瘾,于是开始变得疯狂,用刀威胁百姓交出更多钱财,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如果谁交不出钱,就会被残忍杀害。

多铎还发布了一条告示,声称如果躲藏的人主动出来,就可以免于一死。

很多人信以为真,走出了家门,结果多铎露出了真面目,命令士兵将这些人捆绑起来,当街杀害。

不管是战败的士兵还是普通老百姓,没人能逃过多铎的屠杀的命运。

扬州城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的屠宰场,到处弥漫着血腥和恶臭。

其中,就数“螺丝结顶”这条巷子的惨状最为严重。

尸体被一层一层摞积如山,和周围的房屋一样高,人们把这条巷子称作“摞尸积顶”巷。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女人们遭受了难以言说的苦难。

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被清军用长绳套住脖子,像牲口一样被串在一起。

清军把她们一个接一个地带走了,在军营里受尽折磨后,一些身体弱的女子没能撑过去,就这样死去了。

那些勉强活下来的女子,也只是暂时逃过了一劫。

等到清军厌倦了她们,她们要么被卖为奴隶换取金钱,要么就被无情地杀掉。

据记载,在扬州十日的屠杀中,有一百多名妇女被杀害。

这个数字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成千上万的女性被掳走。

多铎在扬州事件后,还把103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献给了清朝的统治者,比如顺治、多尔衮等人,他们也都从中分得了一杯羹。

扬州的屠杀号称十日不封刀,直到十日多铎终于下令停止杀戮,才开始分发粮食救济。

当时负责收拾遗体的和尚们统计,大约有80万人在这场屠杀中丧生。

这个数字还没算上那些在绝望中跳井、跳河,或者在家中自我了断,还有在隐蔽的角落里选择上吊自尽的人。

《扬州十日记》的作者王秀楚的家庭,原本有十个人,经过这十天的灾难后,只剩下三个人。

像他们这样遭受不幸的家庭,在扬州城里数不胜数。

曾经繁华热闹的扬州城,经过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转眼间变成了一片废墟之城。

那里曾经的烟火小巷,几代人的繁华之地,一瞬间变成了血流成河的悲惨场所。

这就是发生在明末清初著名的“扬州十日”事件,史称“扬州十日”。

多铎之所以下令屠城,这是因为在攻城过程中,扬州的军民拼死抵抗,给清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多铎出于报复,才决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展示力量,警告所有人,现在谁才是掌控一切的主宰。

他对扬州城的大屠杀,是对人性的极度蔑视,行为残忍到了极点。

甚至连清朝自己的官方记载都刻意避开了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因为清朝时期对言论的严格审查,王秀楚写的《扬州十日记》这本书长期被禁止流传。

在乾隆年间,甚至被军机处列为禁书,要求销毁。

直到光绪年间,这本书仍然被记录在禁书目录中。

所以,直到清朝末期,大部分人对这场屠杀都一无所知。

直到辛亥革命后,有人从日本将这本书带回国内,这段被埋藏的历史才得以重见天日。

而多铎,这位扬州十日惨案的主谋,最终也没能逃过报应,36岁就病逝了。

他去世后,还被降格为郡王。

但这样的惩罚,对于扬州城中那80万冤死的灵魂来说,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通常情况下,经常发生灵异事件的地方多为阴气很重的墓地和怨气浓厚的凶宅,或者发过生灾难的现场。

而“螺丝结顶”,作为当年清兵入关最大的屠杀场,80万冤魂不散,那里积聚的阴气怨气可想而知。

于是出现了盛传于网络关于“螺丝结顶”的各种灵异传闻,似乎也佐证了“螺丝结顶”名字的由来,与“扬州十日”有密切的关联。

三、无灯巷

三、无灯巷

“螺丝结顶”这条巷子之所以也叫“无灯巷”,是因为整条巷子从头到尾,你几乎看不到一盏亮着的灯泡。

偶尔有几盏路灯,也只剩下空荡荡的灯座,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当地的居民们说,这里似乎有某种诅咒,每当尝试安装新的路灯,第二天就会发现它们要么熄灭了,要么被神秘地破坏了。

那些被取下的灯泡看起来完好无损,但里面的钨丝却总是断裂的。

居委会曾经请电工来检查电压,结果显示电压一切正常。

这样的怪事让居民们不敢再安装新的灯泡。

白天的时候,这条小巷看起来和扬州其他的小巷没什么两样,都是普通的市井生活场景。

两旁的青砖灰瓦,夹着一条不到两米宽的石板路,许多屋檐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圆润。

门上的油漆已经褪色,居民们似乎也无心去重新粉刷。

墙上的风化剥落随处可见,裂缝间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奇特的图腾。

偶尔有些藤蔓植物攀爬在墙上,给这条老巷带来一抹生机。

但是,到了夜晚,这条小巷就变得阴森起来,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