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刊物近期刊登了关于孙维(孙释颜)的一篇专栏。

标题为

,翻译一下就是,《有一个来我们这儿投资的,跟中国的一起投毒案可能有关系》。

澳洲人,竟然这么多管闲事,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刊物也解释原因了:在澳洲,有37000多人签署请愿书,要求把孙维遣返中国。

请愿书的对象包括澳大利亚总理、移民部长和外交部长。

舆论压力或许是《澳大利亚人》刊物不得不注意孙维事件的原因之一。

但我想说的不仅仅是这些。

《澳大利亚人》的这期专栏,我详细读了,里面又一次的复述了当年朱令案的大致细节,其实是老生常谈,无非换个国境,换种文化,但也能读出类似的情感。

所以,孙维其实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朱令案的叙事,只要正义得不到伸张,那么这个故事就会一而再的被提起,当故事被反复讲述的时候,不管孙维去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改成任何一个名字,她都会反复被当地媒体念叨。

37000人请愿让孙维回国,这个数字不算多,因为2015年,孙维逃到美国的时候,当时美国向白宫请愿要求遣返孙维的人一共是15万。

在国内,还有更多人,在期待孙维回来。

其中就包括朱令的父母。

根据《澳大利亚人》的报道,朱令的父母希望全世界都知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朱令都没有合上她的双眼。“我们希望她能回到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其实哪怕没有任何制裁,但是只要让孙维离现场更近一些,可以让她稍微有一点不安的感觉,朱令父母也会觉得在情感上稍微有些补偿。

根据《澳大利亚人》提供的照片,中年的孙维体态也已发福,在丈夫谢先生的身边,孙维可以开怀大笑。

孙维以211万美元,购置了三处房产,然后在2021年卖了,赚了147万美元。如今孙维夫妇在澳洲有五处房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澳大利亚》用投资者这个字眼去形容孙维,其实是很合适的,她确实有过投资行为,还在澳大利亚赚到钱了。

《澳大利亚人》刊物为什么要纠结孙维作为“投资者”的身份呢。

我想是因为投资行为,代表了你认同一个地方的市场和文化,如果是投资房产,意味着你对在这儿长期生活有兴趣,你想成为一个当地人。

那么当孙维想要融入澳大利亚社会的时候,《澳大利亚人》这种刊物,从把持价值观的角度,就会去审视,孙维的道德到底符不符合澳大利亚一个正常公民的标准。

所以拿投资者去说事,其实是很合理的。

比如爱国大V司马南,投资了美国的房产。

有些中文自媒体去纠结孙维的长相,说如今一脸横肉,可见相由心生,我觉得这个就很没有意思,也没有任何说服力。

长相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镜头的拍摄,在不同的时候,就是能拍出一张凶神恶煞的脸,也能拍出一个人慈眉善目的一面。

难道,如果孙维画个妆,对着镜头来个人畜无害的嫣然一笑,我们就能放下对她的种种怀疑吗?

《澳大利亚人》急于交出孙维的故事,这样做的潜台词是:别多想,澳大利亚不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不是你投点钱就能轻松安家的地方。我们也是有底线的!

这种底线,其实就是价值观,是文化认同,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一个什么人。

当孙维以为投点钱就能融入澳大利亚去享受岁月静好的往后余生时,不好意思,正义的小手,总会时不时地在深夜敲你的门,请你不要装作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