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国民党前任“代总统”李宗仁在北京的一家医院病逝,海峡两岸的反应天差地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不仅仅是中国民国的代总统,更是1948年新华社发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其中之一,但是中央却对李宗仁的葬礼高度重视。

反观蒋介石这边就像是长舒了一口气一样,终于再也不担心李宗仁会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了,作为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蒋介石的态度显得有些刻薄。

而反观新中国政府,却是对李宗仁的逝世表示了极高的重视和深切的哀悼。

李宗仁去世的第二天,关于他的治丧行动就已经展开了,考虑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最初是拟定由傅作义主持李宗仁的葬礼,可是报告送到周总理手中,周总理看了几眼表示了不太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周总理亲自提笔修改了四个字,并将修改后的报告送给毛主席审阅,毛主席审阅以后表示了同意,并对周总理的态度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那么周总理在李宗仁的治丧报告中做了什么样的修改呢?原本是国民党“代总统”的李宗仁为何会在北京医院病逝,在病逝之前,李宗仁对新中国和台湾的蒋介石都是什么态度呢?

李和蒋的“兄弟情深”

李宗仁在国民党内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出身桂系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国民党内部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但是李宗仁的一生,却是几次遭遇来自国民党内部的致命危机,而背后的主脑都是他的结拜兄弟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和蒋介石相识于一同北伐的1926年,蒋介石忙于在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李宗仁出身桂系军阀所以能在党派斗争中独善其身,但是因为个人能力出众而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

蒋介石拉拢人的手段无非就是兄弟义气那一套,从来不讲什么大义和道理,他看李宗仁年轻有为,便提出要和李宗仁结为兄弟。

李宗仁不明所以但也受宠若惊,对于蒋介石的名声他是早有耳闻,但是蒋介石忽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提出想要结为兄弟确实始料未及的。

在这种情况下,李宗仁的势力就被划归到了蒋介石的麾下,无形中为蒋介石在中原的争夺提供了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这样,蒋介石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这位结义兄弟好一些呢,在夺得大权以后高官厚禄呢?

蒋介石并没有这样,反而是怀疑上了这个兄弟。

1930年中原大战之前,蒋介石就对李宗仁展开了行动,先是剥夺了李宗仁的官职,随后又派遣自己的手下亲信刘峙率部队进攻李宗仁,李宗仁一度逃到香港,但蒋介石并没有放弃对李宗仁的追击。

1929年,李宗仁被蒋介石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隐姓埋名逃亡越南避难,蒋介石打定了主意,不把李宗仁置于死地决不罢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李宗仁返回内地继续从事反对蒋介石的活动,在随后的几年里和蒋介石周旋,蒋介石对这位“兄弟”也是无可奈何。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全国上下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蒋介石和李宗仁暂时搁置个人恩怨,重新投入到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中去。

蒋介石抗日的态度暂且不论,李宗仁却是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激情和热情。

1938年,李宗仁被蒋介石委派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在1938年,山东地区的抗日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着日本人大兵压境,山东的韩复榘竟然不战而退,将大好河山拱手送给了日本人,日本人长驱直入威胁徐州。

徐州正是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部,抗战初期日本人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悍的,所以国民政府上下都认为徐州挡不住敌人重兵集团的围攻,希望李宗仁能够将五战区的司令部迁到河南安徽一带。

那么李宗仁会如何选择呢?

血战台儿庄

对于国民政府上上下下对山东战场的悲观情绪,李宗仁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徐州城高墙厚一定能够抵挡日军的进攻,并且他不打算一直龟缩城内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在战前鼓励全军将士要有勇气面对日本侵略者,并且打算将一部分部队开出城外伺机决战,李宗仁的部署和讲话大大鼓励了麾下将士的信心,全军同仇敌忾就等日本人的到来。

日本人这边,也确实是精锐尽出,南方进攻徐州的敌人是参加过淞沪会战的日本精锐部队,他们挟着胜利之威北进,想要乘势一举拿下徐州。

徐州北边的则是日军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这两个师团在日军内部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所以才会在华北地区作为攻坚的先遣兵团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不能打赢如此精锐的日军部队,李宗仁都要奋力一搏。

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在李宗仁思想的鼓舞之下,麾下的将军们斗志昂扬,但是他们的部队从实际上来讲,成分也是非常复杂的。

徐州地区的中央军除李宗仁的嫡系部队以外,还有原本冯玉祥的军队、东北军的部队、地方的保安军和西北军、川军等等,全是蒋介石口中的“杂牌军”。

正因如此,蒋介石和国防部才会对徐州地区的抗日形势充满悲观情绪。

但是将有求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李宗仁已经报定了为国捐躯的精神,手下士兵们自然是奋勇杀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在进攻徐州的作战中也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前边说过,日本人刚刚攻下了中国的几座大城市,在他们眼中徐州就是唾手可得,所以并没有全力发起进攻。

李宗仁正是看到了日军的这一缺点,将手下的部队分配下去,主要采取运动战和阵地战结合的方式,坚守阵地一步也不能后退的同时,还有其余部队在运动中寻求战机,在台儿庄一带和日本的主力决战。

白天李宗仁的部队分三路进攻日军的阵地,晚上组织小部队夜袭,将白天丢失的阵地或者未能拿下的阵地收入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指挥员,李宗仁是非常合格的,指挥作战的时候从无嫡庶之分,打起仗来都是自己的亲兄弟,派遣作战任务的时候井然有序,克服了蒋介石指挥的国军内部存在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问题。

在这样的指挥和协调下,在全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之下,日军损兵折将但仍旧没有拿下台儿庄,李宗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大大的鼓舞了全民族抗战的自信心,也成为了李宗仁将军的成名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李宗仁的主要活动重点就不再是一线部队了,他的活动中心来到了政治领域,主要对手还是他的“好兄弟”蒋介石。

主持和谈黯然出走

1945年以后,中国的形势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蒋介石发动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一开始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时间一久,蒋介石昏招迭出,在全国渐渐失去了民心和军心。

最重要的是,蒋介石即将失去背后一直支持他的美国政府,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蒋介石的出招实在是太昏了,蒋介石获得美国的援助主要依靠宋美龄在美国的上下打点和演讲,而一直为蒋介石政府提供援助的是美国的杜鲁门,可蒋介石拿到杜鲁门的钱以后做了什么呢?

蒋介石反手就拿杜鲁门给的钱支持了杜威的总统竞选,而杜威是杜鲁门的竞争对手,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杜鲁门成功当选以后,自然是不会给蒋介石好脸色看的。

因为三大战役的失利和国际上的昏招频出,美国政府决定抛弃蒋介石重新寻找一个在中国的代言人,最终他们选定了李宗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副总统的选举中,蒋介石就对李宗仁的参选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愿意,但国民党内部也是派系林立,蒋介石死死抱住总统的宝座不放,那么副总统自然要选择一个让蒋介石难受的人物。

尽管如此,蒋介石的垮台也是无可挽救的,时间来到1949年,美国人对蒋介石的逼迫已经摆到了明面上,他们不想看到国民党被解放军彻底打垮,想推选一个能够和解放军进行和谈的人物。

在美国方面和多方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蒋介石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的总统宝座回到老家,美国人推选李宗仁做了“代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美国人还是小看了蒋介石,蒋介石在国民党经营多年,内部的势力盘根错节,党内的主要人物都是蒋介石的心腹,李宗仁根本指挥不动。

1949年进行的国共谈判虽然是李宗仁主导的,但是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在和谈之前总是征求蒋介石的意见,这也就注定了谈判失败的结局。

可蒋介石是不会管这些的,国共谈判失败以后,解放军高歌猛进解放了南京城,蒋介石仓皇逃亡台湾避难,那李宗仁这个代总统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是去是留,李宗仁一时难以定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跟随蒋介石去台湾,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十几年前蒋介石就对李宗仁多次迫害,现在到了他的手下还能好?张学良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可是留在这里他也有些不放心。

最终李宗仁转道去了美国,开始了闲居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以往的国民党干部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李宗仁在美国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就悄悄派遣自己的老部下打前站,希望能够和大陆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5年,李宗仁终于摆脱了蒋介石集团和美国的监视回到中国,故地重游李宗仁感慨万千,看到祖国的建设一日千里,李宗仁的心中也是万分激动。

为了两岸的和平统一事宜,李宗仁奔走呼号,自己也亲笔给蒋介石写了书信,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1969年李宗仁去世,原本的治丧报告中计划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傅作义”主持葬礼,周总理觉得不妥,于是亲手删掉了“副”,并将“傅作义”改为“周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个小小的改动,顿时让李宗仁的葬礼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也是对李宗仁生前功绩的肯定,这种做法连毛主席看了也是连连叫好。

结语

抗日战争中的台儿庄大战是李宗仁作为军人,为全民族反对侵略斗争做出努力的见证,也是他区别去其他反动军阀的根本特征。

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高官,李宗仁确实有走错路的时期,但是他及时的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并在晚年积极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共产党人也对李宗仁表现出了崇高的敬意和高度的重视,相比较他的“好兄弟”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人宽宏大度,更配得上“兄弟”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