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事频繁,许多将士迫于形势更换门庭,但仍不失后人尊重,如张辽,马超,黄忠等;也有些人在困境中忠于旧主,誓死不屈,让后人称赞有加,如庞德,关羽等。

但有些人卖主求荣,毫无底线,让自己的亲人陷入绝境,也让自己遗臭万年。

下面,我们讲一个蜀国的败类一一糜芳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糜芳剧照)

一,富二代国舅爷

糜芳祖辈为巨商,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最初糜芳随哥哥糜竺辅佐陶谦,陶谦死后与哥哥追随刘备。

《三国志》记载: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并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以复振。

可以说,糜家兄弟是刘备的恩人,加上糜夫人的关系,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尽管糜家兄弟军功表现不突出,但仍被委以重任。

哥哥糜竺被封为安汉将军,其职位高过诸葛亮。糜芳被封为南郡太守,掌管荆州后勤,在荆州地位仅次于关羽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后方守将为糜芳与傅士仁,糜芳守江陵,士仁守公安。

公安和江陵是刘备在荆州的两大核心城市,各有守军1万多人。而糜芳为荆州的钱粮官。

二,不合格的钱粮官

糜芳这个钱粮官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他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关羽战场的成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羽剧照)

关羽对糜芳十分不满,也谈不上信任,但糜芳是糜竺的弟弟,是刘备的舅子,关羽也拿他没有办法。

富二代糜芳过惯了散漫生活,关羽大军未发,他负责的事就出了问题,江陵城失火,烧掉了不少战备物资。为此关羽严厉叱责了糜芳。

关羽在樊城前线,糜芳又出了问题,战备物资供应不上,关羽这次更不客气,说回去后要治糜芳的罪,这令糜芳心中不安。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糜芳既无理政能力,又无军事才能,也无理财能力。如果说追随刘备,是糜家进行政治投资的话,那决策者也不是糜芳,而是其兄糜竺。糜芳只是跟着他哥哥混而已,哥哥到哪他到哪。

三,投降吴国,气死兄长

当吕蒙带兵打来时,公安守将傅士仁投降。公安是江陵到武陵,零陵的中心,失去了公安,江陵成了一座孤城。

这时,关羽传令官又到,要糜芳限期征粮,如期送到前线,否则军法治罪。

而这时公安已属东吴,征粮如期送到前线已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糜芳向吕蒙投降)

在傅士仁的劝降下,糜芳决定投降。

吴兵一到,他就赶着一群牛驮着酒出城,投降还请客,要犒劳对方。这份诚意,让吴军"感动",让吕蒙高兴。高兴得忘乎所以,差点被潘浚偷袭得手。

糜芳不要脸,他哥哥糜竺却不是不要脸之人。荆州丢失,第一大将身殁,蜀国震动,这其中糜芳投敌是关键。

蜀汉第一显贵糜竺,因弟弟的背判而身败名裂。

糜竺把自己反绑着,向刘备请罪。他远远地跪下,叩地砰砰有声,跪行而前。刘备安慰:"弟弟的罪,与你做兄长的有何关系?"

刘备对糜竺礼待如初。但糜竺内心郁怒,羞惭,度日如年。他仿佛听到了成都地区家家户户的咒骂声。

糜竺大病,年余后暴卒。

四,写在最后

《三国演义》里,糜芳和士仁再转投刘备,被刘备杀死祭奠关羽。但正史并不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糜芳剧照)

糜芳在吴国,仍然是花花公子。

吴人的鄙视,似乎并不影响他的生活。他乘船在江上遇到了吴国大臣虞翻的船,他手下高呼:"回避我们将军的船。"

虞翻大喝:"平白无故送出两座城池给人之人,也敢称将军?"

这时,糜芳可曾感到羞耻?他下令属下避船让虞翻通过,又关上船上窗户,怕被虞翻看见。

兄长糜竺之死,他可曾有过内疚?

但糜芳在异国却长寿,一直活到了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