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共同协办,作为庆祝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也是“国际漆艺联合工作坊”项目内容之一,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工艺科漆艺教授小椋范彦以“受日本出口漆器影响的漆器”为题的讲座,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开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座上,小椋范彦由考察欧洲各国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所藏的“南蛮漆器”展开,讲述了十六世纪下半叶,由于海外远洋贸易的兴盛,以日本为主要产地的外销漆器繁荣兴起并开始大量出口;螺钿镶嵌与莳绘工艺为代表的漆器成为风靡欧洲的新时尚,颇受欢迎,还一度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了东方的奢华财富和异域的优雅品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产品类型方面,与陶瓷、金工等外销艺术相比,外销漆器的类型较为丰富:从大型的屏风、桌椅、箱柜,到小型的茶叶盒、托盘、化妆盒、扇子等,几乎囊括了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对欧洲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英国V&A博物馆所藏江户时期制作的漆箱,周身满绘山水庭院与人物故事场景,以起伏堆叠的高莳绘表现层次变化,以细腻精致的平莳绘表现植物、水纹等装饰纹样,局部还浮嵌金属铸造的花卉,箱内顶部饰以满金梨地及高莳绘风景。此类漆箱也出现在荷兰、德国、西班牙等国博物或被私人收藏。除最具代表性的莳绘技艺之外,也出现黑漆堆高、象牙地高莳绘、蛋壳涂高莳绘、瓷片浮嵌、瓷胎莳绘、和服织物裱褙、衬色鲍贝镶嵌等特色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莳绘及特色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制作具有东方风格的漆艺

小椋范彦特别提到,17世纪至18世纪风靡欧洲的中国外销漆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科罗曼德尔漆屏风即款彩漆屏风,运往欧洲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使用,经拆解、裁切、镶嵌和重组,从完整的家具转换成欧洲宫殿和贵族宅邸中的室内装饰镶板,以至于扩展至整个欧洲的漆阁时尚。包括广州制作的外销漆器(木胎黑漆描金茶盒),符合西方社会热衷的“中国趣味”,又具岭南髹饰特色。其防水密封、重彩烁金、典雅华贵,将实用与审美价值高度统一。

18世纪中叶后,由于外销漆器的价格、艺术风格的转变、经济因素以及欧洲本土的漆器制作已成规模,出现了用欧洲漆大量仿造东方风格的漆器,由“漆器热”扩展至“仿漆器热”。意大利是最早将漆艺技法运用到家具中的欧洲国家,中日漆器备受英国贵族阶层的青睐,因此被英国工匠仿制,但漆树在欧洲不易成活,漆液在远洋运输过程中不易长久保存,因此英国用欧洲漆(虫胶清漆)调色粉代替大漆,出现了SPA彩绘工艺;优点为易干燥不致敏,缺点为不耐晒、漆层易龟裂剥落、忌高温、耐水性能差等。小椋范彦认为,用欧洲漆(虫胶清漆)制作的器物,严格说“不能算漆器”。他说,一些漆器只是风格上受日本的漆器影响。“裂纹比较明显的基本都是当时欧洲漆的典型特征,大漆基本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开裂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外销漆器(款彩漆屏风、广作黑漆描金茶盒)

除木胎、锡胎、瓷胎外,还有papier mache混凝纸成型工艺(加进动物骨胶等经浆状处理的纸,用以制作器物胎体及家具造型),都促使了欧洲仿东方风格的漆艺制品的生产,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各式器具、钢琴、建筑壁饰等),漆器装饰图案也随着“仿漆器热”对西方的建筑、家具、绘画甚至消费模式与审美标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自19世纪开始中日外销漆器已经逐渐地失去了欧洲市场。

综上,16至19世纪外销漆器的繁荣兴起,同时影响了亚洲和欧洲地区的漆器生产模式,在工艺特征和设计类型等方面都显示了不同以往的面貌,也可清晰地看到中日漆器对西方艺术、文化及相关学术研究的影响。

讲座现场,学生们与小椋范彦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提到中国漆器与日本漆器的异同问题上,小椋范彦认为,中国漆器在情感表达因素融入方面较好,创作更自由。而日本漆器则更注重工艺,但有时候可能太重视工艺而束缚了表达的自由。

对此,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则补充表示,“东京艺大的漆艺毕业生作品,不仅有精湛的漆工艺,同样有对内心,对自我情感的深邃表达。”他认为,这些都是值得漆艺学生积极思考与学习的。

对于在场学生,漆艺就业问题也成为了焦点,小椋范彦介绍,在日本,漆艺专业的就业也并不多。大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到游戏或者设计公司,尤其是珠宝设计类居多。

据了解,本次讲座是小椋范彦在11月25日至12月3日在工艺美术学院漆艺实验室开展的“漆艺研出莳绘”教学工作坊中的活动之一,而上一次到访广州美院,已经是2019年的事。齐喆表示,“能用这么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工作坊的教学工作的外国专家,极为少见,小椋范彦先生严谨而投入的工作态度让我们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椋范彦 割贝莳绘作品

齐喆认为,从小椋范彦分享的漆器,让大家看到在那个时期,东方艺术和生活方式如何深深地影响着发达的欧洲地区。通过细致研究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欧洲贵族家族里,都少不了东方漆艺的身影,小到一把梳子、一把扇子,大到化妆箱、家具屏风。从小角度带出的东西方文化传播现象,尤其具有启发意义,“广州美术学院作为本硕博全学历的高校,我们的学生如何实现从实践型往研究型艺术家的转变,如何展开研究,怎样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一个有深度的专业性研究,这是小椋范彦先生带来的一些启发和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艺美术学院团队与小椋范彦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