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号公约》

1620年11月11日,载有102名乘客的“五月花”号帆船在今北美洲普罗温斯顿港口抛锚。船上的102个人是经殖民公司授权来到美洲定居的,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港口登陆后,从前任何法律与规定对他们都不再看约束力,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他们在上岸前拟定了一份公约这份公约即《五月花号公约》,公约指出,国家是民众以契约的形式合意组建的;国家的权力来自于民众的部分权利的组合;法律的力量源于人们对其公正性的认同。这份公约为北美洲后来的自治与法治奠定了法理基础,公约签订后,这102个人组成了美洲第一个公民政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由杰斐逊起草、富兰克林润色、北美洲13个殖民地的代表共同签署的宣布北美摆脱英国统治而独立的文件,被称为《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定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指出人的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是不可剥夺的权利;政府是依民意组建、并为保障人民的权益而存在的,否则人民有权通过革命形式推翻政府。这些原则代表了殖民地人民的心声,并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产生了影响。

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1732~1799年),美国的“国父”和第一任总统。他是英国人后裔,出身于富有的种植园主家庭。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在战斗中多次打败英军,为美国的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担任立宪会议主席,并凭借自己的声望冲破一切阻挠,使美国宪法得以在殖民地各州推行。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总统,1793年连任。在任期间,他大力发展美国经济,推动民主法制建设。1797年第二任期结束后,华盛顿拒绝继续担任总统,为美国摈弃总统终身制作出了榜样。

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一场大规模经济开发与殖民活动,是美国人开发北美西部荒野的活动,同时也是美国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美利坚民族趋向融合的过程。西进运动开辟了大量农田,奠定了建立资本主义农场的基础。保障了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促进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东西部互补性贸易模式的形成。同时,在西部开发出的大量资源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要,并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西进运动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其国际地位,但同时,西进运动也迫使大批印第安人背井离乡,走上一条“血泪之路”。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是1861至1865年美国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展开的战争。19世纪以来,北方自由劳动制度与南方奴隶制度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战前南北双方斗争的焦点。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引起南方各州纷纷脱离联邦政府宣布独立,并向联邦政府宣战。林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争取民心,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南北战争使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大国奠定了基础。

林肯

林肯(1809~1865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正直勤奋,从事过多种职业,并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读书。他常常在集会上发表演讲,抨击奴隶制,提出有利于公众利益的意见,因此在群众中威信甚高。1834年,他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860年,极力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引起南方奴隶种植园主的恐慌。而后,南方各州纷纷叛乱,南北战争爆发。林肯从大局出发,着力调动人民废除奴隶制的积极性,使联邦政府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1865年4月,许多新政策还未来得及落实。林肯就在剧院遭同情奴隶主的演员刺杀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意志的统一

长期以来,德意志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进入19世纪,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广大人民越来越迫切地盼望国家统一。1862年,德意志中最为强大的王国普鲁士王国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容克贵族阶级出身的俾斯麦上台后放弃自由主义政策而推行“铁血政策”,使普鲁士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864至1871年间,普鲁士连续发动丹麦战争、普奥(奥地利)战争和普法战争并全部取得胜利,消除了外国威胁。181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此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德国一跃成为欧洲极具侵略性的军事强国。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

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伟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黑格尔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的唯心辩证法。传统的唯心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是人的精神的发展过程,黑格尔研究和发展前人的理论后,首次全面地描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系统阐释了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及相关范畴,将整个自然的、历中的、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并努力揭示这个过程中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他的辣证法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毁誉参半的哲学家尼采

尼采(1844~1900年),德国著名直觉主义哲学家。他大胆地质疑西方哲学中的“理性”这一重要概念,疯狂地强调人的生命本能,歌颂具有强大本能生命力的“超人”。他在普遍信奉上帝的西方世界第一个喊出“上帝死了”,可见他对传统哲学的强烈反对。这种离经叛道的精神也给他招来了许多非议,在他有生之年,几乎无人能理解他的思想,他的人生在孤独中匆匆而逝。但是在他死后。他的思想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后世诸多的哲学和文学流派都受到了他的启迪,从他的思想中汲取营养。

美西战争

1898年新兴的美帝国主义同老牌殖民国家西班牙争夺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等殖民地,历史上将这些战争称为“美西点战争”。当时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雄厚,拥有强大的海军,古巴和菲律宾分别是其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基地。而这时作为古巴和菲律宾宗主国的西班牙国力衰弱,无力控制大片殖民地。1898年4月,美国以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为借口对西班牙宣战。经过几番激战,1898年12月,美国获得了胜利,夺走了原属西班牙的大量殖民地。美西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大战,它助长了美国侵略扩张的气焰。此战后,美国立刻加入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争夺。

马克思与《资本论》

马克思(1818~1883年),德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体系主要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与自己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为研究无深刻分产阶级革命理论而合作,二人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并合写了许多著作,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资本论》。《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占有,阐明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势。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了一场无产阶级革命,因发生在俄历十月而被称为“十月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是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阶级剥和阶级压迫,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极大冲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师列宁

列宁(1870~1924年),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国政治家,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继承者。他以自己的革命实践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将马克思主义升华为列宁主义。他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成为苏联第一任领导人。在建国之初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的情况下,他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鼓舞了广大劳动人民。1924年,列宁因脑溢血去世,其遗体经防腐处理后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列宁墓中。

来源:《世界历史常识》(刘永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