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司法部在京召开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对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其中,濠江区司法局达濠司法所荣获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近年来,达濠司法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提质增效惠民生,提升法律援助实效

达濠街道是濠江区商贸、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密集,常住人口约10万人,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社情复杂,法律服务需求相对较大。达濠司法所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加强法律援助实体平台建设,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法律援助实体平台,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动法治资源下沉基层,服务“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打造半小时“服务圈”,方便群众就近获得及时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建设,和濠江区法律援助处建立对接机制,深化构建部门上下联动、有序衔接的多元化法律援助体系,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如2023年1月,濠江区某改造项目工人李某羿等13人因被包工头拖欠工费到达濠司法所申请法律援助,达濠司法所立即与区法律援助处进行对接,开通绿色通道,当天了解详细情况后一次性全部受理,历时近半个月后,成功为13名工人追回被拖欠的工费共计21万元。

二、“援调结合”化矛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达濠司法所不断优化工作措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整合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人民调解职能,推进“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模式,为辖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2月,达濠司法所接到一起调解案件。辖区内发生1宗物业保安员突发意外死亡事件,死者家属与物业公司就是否构成工伤死亡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对补偿金额意见分歧较大,双方险些发生肢体冲突。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伤认定问题,工作人员及时联系区法律援助处,由区法律援助处指派值班律师,为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经过多轮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由物业公司支付死者家属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各项费用人民币30万元,至此该案得以圆满解决。该案以“援调结合”的方式依法维护了死者家属的权益,有效避免矛盾激化升级,确保辖区和谐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强化宣传扩影响,巩固法律援助阵地

达濠司法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不断增强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法律援助政策的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一是科技赋能,营造氛围。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在达濠街道10个社区设置智能普法控制台,组建环绕全街道、布点各社区、分布各重点地区的立体化、精准化、全覆盖的智能普法矩阵,向辖区群众宣传法律援助相关法律规定。二是开展活动,增强宣传。加大法律援助宣传范围和力度,拓展法律援助服务覆盖面,切实增强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满意度。结合 “3·15”、“4·15”、“12·4”等重要节日节点,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置法律援助咨询台现场答疑、法援工作站公职律师主动接待来访群众等形式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引导群众利用广东法律服务网等线上平台开展法律咨询。2019年以来,达濠司法所累计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约34场次,受众约5500人,接受法律咨询800余人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约5000余份。三是完善措施,便民利民。定期向辖区群众发放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让辖区群众有事即可随时随地联系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时获得法律服务。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工作目标,达濠司法所热情解答来访群众的法律咨询,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指引其依法向区法律援助处申请,告知并帮助当事人准备所需材料,及时与区法律援助处互联互通,实现无缝衔接;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则说明理由,并为当事人提出解决办法或合理性建议。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纠纷,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及时组织调解,就地依法解决问题,必要时邀请区法律援助处律师以“援调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达濠司法所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聚焦困难群众多元化、便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服务质效,发扬热情、高效的良好作风,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努力在每一起援助案件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