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致谢@有艺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耿雪 米诺 宋若芯 王晨皓 卢英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若芯&王晨皓工作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生》

这是展览的第一组装置。虽然世界很纷杂,有着激烈的冲突,有繁华与破碎,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一尘不染的。我们就这么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西弗神话》

这个装置在描绘的是我们的日常,西西弗每天在推着同一块巨石向上,但他每天看到的风景是不同的,正是这种日常的微差,给了他简单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裹》

我们邀请来的人带上手套感受纸浆湿润时候的柔软质感,把纸浆砸向黑色的椅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来体验的人越来越多,椅子逐渐被纸浆包裹。柔软的纸浆风干,变成坚硬的外壳。环境或他人的影响如同纸浆,以不觉危险的状态靠近我们,随时间,它们会干涸,如同一层厚厚的壳附着在我们的周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觉》

当我们被不自觉的包裹之时,柔软的纸浆随着时间的流逝,水分被逐渐蒸发,形成坚硬的外壳,如同一层厚厚的茧,保护我们的同时,让我们也无法突破。原本是一块如同海盐蛋糕的沙发被一分为二,心里有个声音不断的敲击,溅起层层涟漪,翻动灵魂的每一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伤图鉴》

这个作品将外界刺激导致的种种内心活动抽象成一个个切片,纠结、拉扯、疼痛、愈合、掩盖、转化、生机……一一展现于观众面前,这些动作汇聚形成丘壑。

展览到这里,我们将人生的一些片段摘取出来。或许看见我们创伤的这些阶段,就是一种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生花园》

这个装置群落是我们面对创伤给出的一个状态,或许我们的人生不像像走楼梯一样,一个一个阶梯,一个一个步骤的来,我们经常会面对很多的事情,很多的情绪与创伤,好的坏的一一起共生于此,自成一派生机。相信我们会觉察,我们会突破,我们也会治愈,也会重新发出生机。

展览到此我们讨论了创伤的阶段性过程以及我们给出的回应后,我们讨论的是人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与我》

在镜子里照见的椅子是非常简单的空白,但在人们看不见的背后却生出了繁盛的花。简单也是我,繁华也是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一起》

这是锁链锁在一起的两把椅子,一把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端坐在原地,另一把翻倒在地,背面长出绚烂的生机,锁链的钥匙被悬挂在两把椅子前方的半空中。有时候因为隐秘的联系让一段关系维持,是枷锁也是动力,因各自存在的方式不同而产生的作用力在二者之间徘徊。钥匙是解法,是安全感,也是打破这微妙平衡的纤细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群》

羊围绕着中间的方形纸浆座椅,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行,为首的领头羊忘记了自己并没有被系住脖颈的事实,依旧跟随着队伍。其他被困住的羊脖颈上的绳子,也将中心的座椅围困了起来。我们或许有时可以抬头看向别处,本来就没有拴着我们的绳子,只是我们忘了抬头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气候》

屋顶漏水,落在空间的中心,积成了一个小水滩,主理人想要联系人处理一下。我们觉得这里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即兴创作,于是我们就保留了这个小水滩。用珍珠链将天顶与地面链接起来,屋顶的小气候汇集成了珍珠,落在地上,溅起闪烁的水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家卢英英此次展出的两件作品《黑色蝴蝶的休憩》和《我是一只河蚌》对骨盆、河蚌、胆结石等有机体进行了重新塑造。通过互动机械珍珠蚌和镜面蝴蝶盆骨的最终艺术造型,呈现了她从另一个维度所理解的生活和性别赋予我们的由内而外的“包裹”,以及从生命内在迸发出的强大自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英英《黑色蝴蝶的休憩》

灵感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从骨盆与座椅的紧密联系中延伸,引发了对女性生命体验的深度思考。在作品中,女性的骨盆放置在镜面之上,形似一只黑色蝴蝶在水面上休憩。珍珠从骨缝中涌出,巨大的白色珍珠和尾椎构成了女性器官的隐喻,优雅的造型象征着经历刺痛与重生后的女性之美。通过艺术的手法,这件作品赋予了日常生活一种诗意而荒诞的意境,引发观者对生命觉察和内在力量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英英 《我是一只河蚌》

在腹腔镜手术后,我见到了多年折磨我的那颗胆结石,它如鸟蛋般大小,仿佛一只从内在窥视我的眼睛。来探望我的学生说,老师你就像那只河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变成了你的珍珠,而你留给自己一颗胆结石。这番话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一排河蚌此起彼伏开合歌唱的画面,身体里形成的石头宛如一种压力的可视化表达,让我感受到了肉身在应激之后经历的自我修复历程。同时,这一瞬间也让我感受到了某种个体与宇宙间的深刻共鸣——我仿佛一只拥有内在小宇宙的河蚌。也许,整个宇宙亦是一只巨大的河蚌,其中的星辰正是由宇宙大爆炸后的尘埃聚合而成,宇宙本身就是产出这些珍珠的大河蚌。

这启发了我的作品:七只整齐阵列的珍珠机械蚌,代表造物主创世的七天。每一只河蚌内部都孕育着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宇宙,包括胆结石小宇宙、矛盾空间小宇宙、银河系小宇宙,以及白洞与黑洞阴阳共生的小宇宙、宇宙曲线构成的露珠小宇宙等。珍珠机械蚌悬浮于黑胶唱片之上,控制其开合的银色机械臂宛如唱针,随着蚌壳的开合演绎着一场无声的歌唱。河蚌托盘下方,由象征梦境的黑色沙砾构成的河流,从物理世界蜿蜒流向虚拟世界,无声诉说着生命与宇宙之间的故事。这次展览不仅是我的疗愈之旅,也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共同感受生命带给我们的奇妙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若芯&王晨皓|房间里的椅子

FINALLY,I GOT A DRESS

策展人/特邀参展艺术家:卢英英

展期:2024.3.17-4.16

展览空间:M的房间/T3国际艺术区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永青路98号4栋

预约观展:foxsoda(微信)

95后宋若芯&王晨皓及他们的导师卢英英带来了展览《房间里的椅子》,是他们2021年至今以来以纸浆包裹进行创作的一系列实验。那些捡来的被废弃的椅子,被他们以柔软的纸浆包裹后有了坚硬了的“壳”,仿若自我追问以及与现实世界交集产生的冲突与化解。M房间大空间挑高5.65米,非常考验艺术家。“房间里的椅子”带来丰富的叙事,里面包含很多“故事”,如“初生”、“西西弗神话”、“觉”、“共生花园”、“我们这么在一起”、“伤痛图鉴”等多组/件作品。特别要提到作品“局部气候”是根据空间场地特别创作的,因建筑已10年,防水系统需要进一步修缮,但目前无法解决,所以空间屋顶有一处一直漏水。三位艺术家根据这种情况,做了巧妙结合。卢英英也带来了她的两件作品《黑色蝴蝶的休憩》和《我是一只河蚌》,对骨盆、河蚌、胆结石等有机体进行了重塑。其中机械装置作品深受观众喜欢,也要提到作品中有一只蚌壳里是艺术家做胆结石手术,从身体里取出的“石头”。

——米诺Mino

开 幕 现 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的房间新空间@2023-2024

★特别致谢艺术家肖鲁提供空间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的房间”非盈利艺术项目,由米诺于2017年发起,不定期邀请艺术家进入她的个人生活、工作空间进行艺术创作,就一些艺术领域命题进行实验性自由探讨。目前进行到第八年,已有近200位国内外艺术家参与。

M'room is a non-profit art project initiated by Mino in 2017. From time to time, artists are invited to her private space for artistic creation, Now in its eighth year, nearly 200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rtists have particip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