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油脂圈流传的一个调侃段子是:“请保持商业信誉,不要往棕榈油中掺混豆油菜油等低价油品"。棕榈油又一次成为行业里的“显眼包”。

3月份以来,棕榈油“领衔主演”油脂行情,价格节节攀高,至今吨价已突破了8000元,追上了豆油菜油,甚至可以贵出一截;现货、期货市场则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表现。

现货市场凉凉:消费剧减

虽然棕榈油是我国第三大消费油脂,年进口量在600万吨左右,但对消费者而言,棕榈油却几乎处于“隐形”状态。

目前我国棕榈油约六成多被食用(烹饪用油、方便面、烘焙、膨化食品、糖果、饼干、冰淇淋等),其他复杂的衍生物用于家居用品和个人护理产品(肥皂、洗发水、口红等)。

棕榈油的竞争力在于廉价和用途广泛,如今不同寻常的抬高身价,从最便宜的油变身“贵族”,导致其在消费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国内现货成交极度冷清,3月份仅成交不足2万吨。

据近期国富期货等机构在华南广州、东莞等地的调研报告,由于棕榈油丧失了价格优势,不再具备性价比,目前在包装油市场的用量已经减半甚至更多。

我国棕榈油的烹饪消费以中包装餐饮油为主。以往华南地区中包装油配方中,棕榈油占比在50%左右,多者可达80%以上;现在豆油取而代之,在配方中占比达到90%-95%。有的工厂甚至将豆油占比提升到99%,而棕榈油占比则下降至1%。菜油如果价格足够便宜,也有机会替代棕榈油。

中信建投期货研报指出,国内调和油中棕榈油需求已被极度压缩,棕榈油需求的刚性主要落在食品工业上。然而,食品厂刚需面临廉价起酥油的挑战。近几年国内大量增加起酥油进口并运用于食品工业,国内棕榈油刚需或降至比2022年上半年更低的水平。

在进口环节,棕榈油国内外价格长期倒挂,现在进口1吨棕榈油要亏损几百元,打击了贸易商的进口积极性。根据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国内棕榈油(液油+硬脂)进口仅52万吨,同比下降36%。

嘉吉投资高管在3月的行业会议上表示,如果棕榈油和豆油的价差保持不变,2024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量可能下降至310万吨。

期货市场火热:多空激战

相比凉凉的现货市场,棕榈油的期货交易如火如荼,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多空大战硝烟正浓。

目前我国70%的棕榈油现货采用“期货价格+升贴水”进行基差贸易。为了对冲棕榈油价格不断走高的风险,油厂等产业客户纷纷进行期货套保,成为空头主力;与此同时,金融资本也盯上了棕榈油国内低库存、产地价格走高、进口倒挂的矛盾,不断有投机资金进场做多,以外资为首的席位成为推升盘面的多头主力。

近期棕榈油期货2405主力合约日持仓量在30-40万手左右,日成交金额高达800多亿,成为多空激战的主战场。随着该合约临近5月的交割期,空头面临被多头“软逼仓”的风险。

如果以棕榈油2405合约30万手的持仓量,对应的是300万吨棕榈油现货,而国内库存现货加近月到港约60-70万吨,空头很难交货;对于多头而言,棕榈油下游需求疲弱,存在高位接货后难以卖出的问题。但在产业空头与投机多头的博弈中,投机多头占据更多优势。

中信建投期货报告指出,油脂走势的关键仍在棕榈油。国内棕榈油近月供应偏紧格局难解,令2405期货合约继续面临钱比货多的挤仓风险,但对棕榈油远月价格能否保持强势持谨慎态度。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认为,前面的做多逻辑并非牢不可破,因为棕榈油的增产总是会出现。后续巴西大豆集中到港,以及近期持续进口的菜油和菜籽,无一不在限制本轮逼空的上方空间。

通常从第二季度开始,东南亚棕榈油进入增产期,并在第三季度某个时候达到峰值。一旦供应不再紧张,将给棕榈油价格带来下行压力。

(注:文中引用数据及信息来自公开可获得资料,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