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疗愈身心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是春天的仪式,醇厚而充满温情,千百年来一直在中国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老少踏青,耳聪目明”。清明时节,人们踏青赏春,郊外远足、赏花踏青,领略自然春日景象,漫步山野疗愈身心。

清明也承载着国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思考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口口相传的雷山民间故事《燕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燕子》讲述了一位苗家姑娘努力生活、对抗恶霸的故事,蜕变成为春天的燕子,年年守护着苗寨的父老兄妹......

雷山民间故事《燕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箐坡下的坝子里,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苗寨子。居住在这个寨子里的苗家,身上穿的衣服裙子,头上戴的帕子全是青色,只有妇女的颈下的开胸领上镶着红色的绣花的花边。

苗寨中,有个叫做燕子的姑娘,不仅模样俊秀,而且心灵手巧。她纺的纱,又细又匀;她织的布,又结实又细致;她剪的衣裙,又合身又漂亮;她绣的花,看上去像真的一样。

燕子姑娘心肠好,待人热情,遇到别人有困难,她总是尽力帮助。年轻的姑娘和妇女们都愿意和燕子姑娘在一起,向她学纺纱、学织布,学裁剪,学绣花。

这一年,燕子姑娘已经十八岁了。苗族姑娘到了这个年龄,不管有无对象,都要做点以后陪嫁的衣物。一天,燕子几个女伴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做针线。这时一个衣服裙子破得丝丝褛褛的老婆婆,提着一个要饭篮子朝她们走过来。老婆婆来到一个姑娘面前,可怜巴巴地对她说:“善良的姑娘,天冷下来了,你行行善,给我老婆子一件衣服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姑娘正在赶她的嫁妆,她只有一个多月就出嫁了。姑娘瞪了老婆婆一眼,厉声说:“我要赶做嫁妆,不要耽搁我。看!一条花边还没有绣完呢!”老婆婆走到另一个姑娘那里,对她说:“好心的姑娘,天已冷下来了,做做好事,给我老婆子一条裙子吧!”

这个姑娘正在画花,她不耐烦地把手一挥:“别啰嗦,我这里一个花样还没描出来呢!”老婆婆慢慢走到燕子身边,燕子心想,家里只有一套舍不得穿的新衣裙子,这老婆婆太可怜,就送给她吧。还没等老婆婆开口,她就站起来说:“老婆婆,你等等,我回去给你拿套衣服来,只是做得粗针大线的,不够好。”

一会儿,燕子捧着衣服、裙子来了,双手递给老婆婆,老婆婆接过衣服,从她那要饭的篮子里取出一把剪刀,对燕子说:“好心肠的姑娘,这把剪刀就留给你用吧,你会更巧的。”说罢,提着篮子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拿着老婆婆送给的那把剪子,想试试这把剪子好用不好用。她随手从针线箩里拿出一块碎布,剪了一朵桃花。刚剪完,手上就出现了一朵含露欲滴的桃花。一只蜜蜂飞过,竟围着花嗡嗡地叫着,久久不肯离开。燕子姑娘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剪了只小鸟,一松手,小鸟飞上树梢,向着她欢快地唱歌;她剪了只公鸡,公鸡从她手上跳到院子里,“喔喔”地啼着。

啊,这是一把神剪!于是,燕子姑娘用这把剪子,给寨子里的穷人们剪牛、剪马、剪猪、剪羊、剪鹅、剪鸭、剪纺车、剪织布机子……从此,苗寨里有了生气,寨子里牛欢马叫,鸡鸭成群。男人们在田里吆喝着牛犁田耙地,妇女们在家架着纺车织机纺纱织布。苗家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

消息传到苗霸那里,苗霸眼红极了。他立刻派了兵丁,把燕子姑娘抓去,苗霸要燕子姑娘剪高楼大厦,姑娘不愿剪;要姑娘剪金银财宝,姑娘也不剪。苗霸恼羞成怒,扑过来抢燕子姑娘的剪子,姑娘不给。她把剪子藏在背后,一步步后退。退到窗子边,再没有退处了,可苗霸还在一步步逼近。燕子心想,无论怎样,也决不能让神剪落到贪婪的苗霸手里。等苗霸扑到跟前,她猛地举起剪子,对准苗霸的咽喉狠狠刺去。苗霸大叫一声,倒在血泊里,待苗霸的兵丁赶来,燕子已拨出剪子,纵身向窗外山塘跳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姑娘死后,从绿波荡漾的山塘那边飞来了一只只小鸟。这鸟浑身的毛色都是青的,就像燕子姑娘那一身青色的打扮,小鸟的颈下有一小块红色,像燕子姑娘开胸领上那镶着的红色花边。它飞起的时候,尾巴成剪刀状,就好像把神剪。它一直飞到苗寨的农家小院,在檩子上垒窝,在屋檐下呢喃,像似在诉说着燕子姑娘的身世、苗霸的贪婪。人们都说,这鸟是燕子姑娘变的。燕子姑娘虽然死了,她仍然惦念着苗寨的乡亲们,舍不得离开苗寨的父老兄妹。于是人人爱护它,保护它。

直到现在,每年开春,可爱的小燕子就乘着春风春雨飞来苗寨了。它始终眷恋着山村农家,眷恋着明镜般的山塘,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消息,催着人们去耕耕耘播种,创造美好生活。她仍然带着那把神剪,剪裁着大好春光,用春雨的细纱,编织着无边春色……

故事来源:“悠游雷山”微信公众号

故事流传于雷山、台江一带

讲述人:杨妮往(报德)

文远荣 收集整理

春游雷山·苗家风情

雷山处处是美景,来到这里你会发现,这是一处大山深处的“绝世秘境”。探寻古老的、传奇的故事,体验休闲的假日时光获得身心愉悦的浪漫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山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境内传统苗寨众多,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其苗族建设、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

到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是“智游雷山”全域旅游生态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上线村寨介绍、节日活动、旅游产品、非遗体验等,和您一起解锁更多地道玩法。

从早上的肉沫粉到酸汤鱼、酸汤牛肉、盦汤、牛瘪火锅,再到宵夜必吃的烤鱼、烤肉、小龙虾、螺蛳,雷山美食处处留香。再到雷山苗寨,体验苗族银饰制作、蜡染制作、苗族刺绣等各种非遗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您走过声名在外、历史悠久的西江千户苗寨、郎德苗寨,还有特色各异、地道生态的南猛苗寨、白岩苗寨、格头苗寨、乌东苗寨......近距离了解这个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邀您“智游雷山”,一起尽情歌舞!

编辑:木空空

审校:木空空

审核:希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