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1981年,黄植诚驾机起义,后受到邓小平亲自接见,晚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这一年8月8日早8时20分,台湾桃园机场,黄植诚奉命执行考核任务,但他提前已经做好投诚的准备,此次任务是他最好的机会,于是便如往常一样坐在了飞机驾驶室里。

为了回家,黄植诚在考核完飞行员许秋麟仪表飞行任务之后,下达了命令“你把暗舱罩先盖一下,我要飞一个特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秋麟毫无怀疑,以为是教练员的额外测试,便盖上了暗航罩,顿时许的视线里只剩黑暗。

黄植诚见对方执行命令后,随即执行了在心中酝酿了好久的计划,那么,黄植诚心中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呢?又是什么促成了黄植诚的投诚行动,黄植诚回大陆后后续又是如何呢?

黄植诚出身飞行世家,他的父母在早年时就得到受到重视,父亲以高超的飞行技术进入空军部队,母亲也因为这样,被赠予“模范母亲称号”。

他的哥哥因为父亲影响也参加了台湾地区的空军,不多时就干上了空军少校;姐夫也在其中当一名军官,而且是中校。

而黄植诚本人也因为自己过人的天赋和家庭的影响,进入台湾地区的部队后就是空军内部的“优秀飞行生”,而且在其生涯里飞过不少于5个型号的美援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飞行技术熟稔,拥有成熟的驾机经验,尤其是在驾驶最新型性能最优异的飞机上,他的飞行时长超过2100小时,飞行经验无可匹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台湾地区的军队体系中,面对过去曾发生的所谓“叛逃”事件,对军队的管理显得尤为严格,特别是对于飞行员的监控和约束更是达到了残酷的程度。

50年代以来,以李纯、黄铁骏、刘铭三、郝隆年、何伟钦、徐延泽、黄天明等为代表的台湾省飞行员陆续投向大陆的怀抱,引起了国际上的震撼和台湾当局的恐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省当局严令各级军队做好把控,对于所谓的“叛逃”行为,他们甚至嚣张声称:“我们应当保持警惕和严肃处理。”

“如果涉及飞行器,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其安全降落;若是船只,应当保障其平稳停靠;对于临阵脱逃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严惩。”

解释一下,台湾省的意思就是:是飞机就给他打下来,是船只就给他沉下去,是活生生的人就立即击毙不予同情。

这样的内部高压政策在一时间出了成效,几个月都没有再发生驾机逃跑的事件,他们一方面欣喜于自己的内部建设“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加紧在国际上对大陆的疯狂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让他们想破头都没有想到,他们的优秀飞行员竟然会驾着他们最好的飞机驶离台湾省,一头投入大陆怀抱。

黄植诚于1952年生于台湾省,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从小就有着一股认准了一件事绝不改变的犟劲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成年之后,他利用自己在体能上的优势和对飞行器的熟练掌握,加入了当地的军队,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在服役期间,他接触到了来自大陆的宣传资料,并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他的敏锐智慧让他迅速洞察到了台湾当局的反动本质。军队中对飞行员的严格监控反而激发了他制定投诚计划的决心。

为了确保家人的安全,他巧妙地安排他们以就医为由前往美国避难。同时,他在夜深人静之时,仔细研究了以往飞行员的投诚路径,精心策划了一条周密的逃脱路线。

他还巧妙地应对台湾当局的洗脑教育,使得军队对他的警戒心逐渐降低。

终于,在1981年的一个日子里,机会降临。根据军队高层的安排,他作为飞行教官,负责执行一次飞行任务,任务的内容包括对飞行员许秋麟的飞行技能进行考核。

02

1981年,黄植诚经过多方准备,终于找到机会回到大陆。

在那个决定性的时刻,他驾驶着一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美国制造的F-5F型战斗机,穿越云层,直冲云霄。

正是在那时,他心中酝酿已久的归返大陆的计划正式启动,踏上了计划实施的征程,那么这个计划顺利吗?

当飞行结束后,黄植诚命令飞行员许秋麟关闭暗舱罩,他要进行一段仪表飞行。

许秋麟以为他的教官只是想飞几圈,或者在飞行途中进行对他的再次考核,所以他想也没想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对方的指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依靠着飞行员敏锐的直觉,许秋麟原本预期的飞机飞行轨迹并非是简单的绕圈,而是笔直地朝着一个未知的目的地前进。

许秋麟百思不得其解,他觉得这不应该,但出于上下级的关系没有立即质问,但近乎直线的飞行路线还是让他在黑暗中终于忍受不住,打开了暗舱罩。

许秋麟惊呆了,一眼望去,对面还有几分钟的距离,就能到达大陆了。

许秋麟一时间惊得说不出话来,等他反应过来,黄植诚已经发现了许秋麟打开了暗舱罩,黄植诚接着说出了震惊了许秋麟的一句话:“跟我回大陆吧。”

虽然都在一架飞机上,但黄植诚是做好准备的,许秋麟就不一样了,他没有回大陆的心思,甚至他的家人还在台湾省。

“放过我吧”许秋麟在驾驶室内急迫的喊道,“我还有家人在台湾省那边,你去了大陆,军队高层也惩罚不了你,但我不一样,我的家人会因为我的‘叛逃’被他们虐待的”。

黄植诚见状长叹一声:“飞机没多少油了,没办法飞回去。”

许秋麟哭丧着脸道:“那我怎么办,我的家人怎么办。”

黄植诚只好说:“好吧,我这人从来都对得起朋友。我飞到东引岛,你跳伞吧。”这个岛是台湾控制的一个岛屿,黄植诚能做的也只有这样了。

苦劝无果后,黄植诚驾着飞机绕路经过岛屿上空,飞行员许秋麟冒险跳伞降落到岛屿旁边的海域,并顺利被军队救起。

在目视战友跳伞成功后,黄植诚驾着油箱已经所剩无几的飞机,摇摇晃晃的飞向了离他最近的福建机场。

当时,机场工作人员发现一架身份不明的飞机正迅速逼近大陆的领空,他们迅速部署了防空炮和防御部队,以防范可能的敌方突袭。

黄植诚依照预先约定的信号,放下了飞机的起落架,并且让机翼进行了上下摆动的动作,接着沿着圆形轨迹飞行了两圈。那些懂得这一暗号的人员立刻向领导汇报了这一投诚信号。

机场的军事领导层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那个时期,台湾当局对内部的所谓“叛逃”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措施。他们不禁好奇,究竟是谁有如此勇气和智慧,能够在这样严密的监控之下,成功驾驶飞机返回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迅速对跑道进行了清理工作,以便迎接黄植诚驾驶的那架燃油即将耗尽的先进战斗机。在那天上午的9点28分,黄植诚克服重重困难,从成功地在福建的某个机场平稳着陆。

当黄植诚走下飞机时,他所说的第一句话表明了他的决心:“我是来投诚的。”

机场的工作人员对他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消息迅速上报后,军分区的司令员也亲自赶到了现场,与黄植诚进行了会面,整个场景洋溢着喜庆和欢乐的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在飞机离开东引岛的瞬间,黄植诚就遭遇了台湾部队的高射炮攻击。

然而,面对油料耗尽的紧急状况,黄植诚依靠自己卓越的飞行技巧和飞机的先进技术,迅速提升了飞行高度,巧妙地避免了因高空失速而失去动力的危险。

他以恰当的速度和方向,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上,成功地执行了既定的飞行计划。

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陆,自主制造一架先进的战斗机是极具挑战性的,引进一架尖端的战机同样不易,而培养一名技术娴熟的飞行员更是难上加难。

黄植诚的到来,为大陆解决了上述所有难题。与他的前辈们一样,他获得了我军的高度表彰,并得到了6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奖励。

黄植诚的投诚行为也引起了大陆和台湾省高层的密切关注。在台湾方面,由于政治宣传需要,飞行员许秋麟受到了表彰,而空军司令则因此引咎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陆方面,高层官员也安排了对黄植诚的接见,各大报纸纷纷宣传黄植诚的英勇事迹,1981年10月4日,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和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同志接见了他。

席间邓小平同志笑着问他:“还有什么需求吗?”黄植诚认真的说:“我想看看祖国大陆的大好河山。”

邓小平同志哈哈大笑,他开心的说:“你的爱国行动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并在会后亲切地与黄植诚同志留影。

03

1981年,黄植诚架机回到大陆,受到隆重接待,直言不后悔。

黄植诚祖籍广西横显,如今是横州市,回归大陆后他特意回老家祭祖,并在之后的日子里通过努力接回了留在美国的父母,那么他后来怎样了呢?

黄植诚同志在回归大陆后颇受优待,在忙完家乡的事宜后黄植诚被任命前往临汾解放军某航空学院的副校长,空军领导隆重地举行了欢迎仪式,并授予他上校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植诚的驾驶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那里,黄植诚再也见不到军官对部下的无理要求,再也见不到台湾军队的欺上瞒下,他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脸庞。

他为共和国教出了许多优秀的飞行人才,而且当时他开来的先进飞机,不仅使得台湾当局人财两空,还为我国的战斗机发展事业猛猛的填上了一把烈火。

科学家们认真研究了这架F-5F型飞机的构造,学习了先进的造机经验和技巧,快速发展了我军的歼击机、轰炸机、战斗机的建设道路。

在国际上,黄植诚的事迹也在中苏中美对抗以及两岸的紧张关系中使其中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深化,不久之后两岸关系缓和,两岸还在十年后发布了九二共识,在那一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媒体的争相采访,黄植诚淡淡的说他真正的希望是能够看到两岸一统的那天,两岸同胞应该团结在一起向着复兴国家而努力。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不应该是如此尴尬的关系,美苏等国也不能插手我国内政,中国的事也一定要由中国解决。

黄植诚在不久后还和一名空姐结婚,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黄植诚在事业爱情家庭美满后投身于对飞行员的训练和对全党全军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国家的一再赞扬。

黄植诚同志在担任学校职务期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成功培育了众多杰出的飞行员,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其卓越的成就,1995年荣获少将军衔的晋升,进一步体现了他在军事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才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植诚不仅在军事教育领域有着杰出表现,还多次担任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议题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他还热心于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期望通过建立互信机制,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贡献力量。

退役之后,黄植诚积极创办了“两岸飞行学校”,该机构的核心目标是培育高水平的飞行员队伍,以应对国内对航空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海峡两岸在通用航空领域的互通有无与合作交流。

黄植诚的愿景是通过飞行学校的教育与培训,缓解大陆在飞行员人才培养方面的短缺,同时为民航事业培育出类拔萃的飞行员,这不仅增强了大陆的航空实力,也为两岸的年轻一代创造了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植诚还期望借助飞行学校这一平台,吸引台湾青年的积极参与,让他们与大陆的青年共同接受飞行训练。这样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增进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识和对祖国的归属感,从而促进两岸青年间的友谊与相互理解。

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黄植诚提出了强化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提案。他认为,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与文明水平是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

黄植诚始终不遗余力地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他的一系列行动和公开言论均彰显了他对两岸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黄植诚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目睹了祖国在综合实力、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他的个人经历和所见所感,对于启发和教育新一代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