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两年的金融行业离职潮比较明显,一旦有岗位的缺失肯定就有人员的增补,这里就会导致一些真的是鱼龙混杂的人在任职一些支行行长后,真的就在瞎指挥。

这里有一个比较残酷的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银行的领导层一般不太喜欢自己土生土长的基层员工上位,更偏向从社招的渠道获取人才,毕竟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我并不反感社招的优秀员工,但是很多打着莫名的头衔跳槽而来的“和尚”其实念不好原本的经,因为水土不服。毕竟每个银行都有每个银行的具体情况,在之前银行的管理先进经验可能是不适合本土自身银行的发展的,无奈,领导总喜欢这种高大上的、会侃侃而谈的人。

H跟我说最近他所在的支行调过来了一个新来的行长,然后呢,其实自己是没什么业务资源的,能进来做行长这个岗位,背后有什么关系不得而知,但是挺能吹的。有一次他在请教H一项低风险业务的调查报告该怎么写的时候,H很耐心地跟他讲报告的细节,但是这位领导总是针对他讲的业务,提出是不是有风险?这个客户你真的了解吗?会不会是套利?其实银行的业务从风险的角度考虑是没错,但是具体的业务假如你只追风险的细节,那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很多业务你基本没机会落地。

然后这个行长自己做了这么久银行,但是本身没有什么业务资源,总是PUA自己的客户经理要多出去外拓,然后总喜欢开会,总喜欢抓考勤,总追着客户经理的工作汇报。

其实做过营销岗位的人都懂,假如一个领导只处处要抓工作细节,天天要工作汇报,其实这真的是自身能力不足,包括自身的自信以及对于自己下属的信任是完全不够的。这样每天、每周的工作汇总无疑就是在做表面功夫,这样的领导累不累,我不知道,但是作为他的员工是肯定挺累的。

对于有工作激情的员工来说,这个是很打压积极性的,毕竟在职场里其实身体的劳累还是次要,精神方面的累,可不是放假就能缓解的。只是现在的行业情况很差,谁也不敢随便就撒手跳槽,毕竟谁的背后没有一个家庭,谁的背后没有房贷,没有车贷呢?

所以,到最后面对这样的领导该怎么办呢?我的答案就是,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或许摸鱼会是一条出路,毕竟卷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