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门学子圆梦军旅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贫困的山村,家境贫寒。父亲是一名体力工人,母亲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家里口粮勉强温饱,但对我和妹妹的教育上从未马虎过。

虽然家境清贫,但父母仍十分重视教育,他们克勤克俭,省吃俭用,硬是凑足了让我上镇上唯一一所高中的学费。由于家里无力在镇上租房,我每天只能步行5公里的山路上下学。

高中三年,我勤奋好学,发奋图强,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尤其是语文这门课程,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熏陶。我最欣赏的就是语文老师马先生,他身材高大,头发稀疏,脸庞黝黑,手掌粗糙,却总是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将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们能体会到他在破屋里的感受吗?"马老师常常这样问我们。接着就会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在这个小山村工作的这些年,居住在破旧的草屋中,被风吹日晒雨淋的艰辛经历。

从马老师身上,我切实感受到了书本之外的人生历练和体悟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只靠死读书是体会不到诗人内心的,只有用心去感受人生,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辛酸和味道。"这番话让我在那个年纪就开始向往更广阔的天地。

高中毕业那年,我毅然决然地填写了参军志愿,并如愿以偿地通过了体检和政审。尽管因为家庭出身成分的原因一度受阻,但最终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得以如愿以偿地步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军旅生涯。

入伍后,我先是分配到了一个后勤保障部门,主管着军需物资的仓储和发放。一开始的我,虽然干劲十足,想要尽快高效地完成分内工作,却也渐渐发现了部队内部一些陋习和弊端。

有些老兵明显倚老卖老,盛气凌人,对我们这些新兵并不太放在眼里。更有甚者,居然还想利用我们这些"外行"新手来做一些违纪违规的勾当。

一次例行的军需品盘点中,我发现了有数量明显错误地做记录。根据规定,这已经构成了漏报,是不允许的。我多次提议重新盘点核实,却被那些熟门熟路的老兵们以各种借口搪塞而过。

我隐约嗅到了一股阴谋的臭味儿。我判断其中很可能有人想利用这一漏洞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还想借我们这些"新兵蛋子"的手来做些违纪的事。

我在内心反复斗争再三。最终,我还是决定直接写举报信将此事上报。因为这事关军纪军令,我即便暂时处于"门外汉"的位置,也绝不能视而不见。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专门的部门对此事展开了彻查。一些长期以来一直没被解决的旧患很快就浮出了水面,引起了轩然大波。而那些负有直接责任的人也受到了应有的纪律处分。

我的这一举措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嘉奖,从此也树立起了极好的声誉。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我后来的仕途,使我最终能够一步步升任为连队的政治指导员。

23年后,在我攀上更高的军衔、已经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资深军人时,上级却忽然通知我即将转业到地方单位工作。

"铁柱啊,你在部队这么多年,勤勉严谨、功绩卓著。现在需要你这样的好干部到基层去广泛宣传,发挥余热。"上级领导当时是这样对我说的。

42岁那年,我正式退出现役,很快就被分配到当地的人民法院工作。从那时起,我人生的新篇章就此展开。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挑战,正等着我去亲身体验和一一征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转业法律界蜕变

42岁那年,我正式退出军旅生涯,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通过公开竞争面试,我被分配到J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法律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巨大的挑战。

来到法院的第一天,我就被这里崭新而又严肃的环境所深深震撼。那里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和案卷资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穆的气息。作为一个门外汉,我便如同一名新生儿一般,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渴望和好奇。

起初,我只是一名最基层的法官助理,负责一些简单的归档和备案工作。但我上进好学、勤勉认真的个性却很快就被上级看中。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我就连升数级,很快便成为一名初级法官,开始亲自审理一些简单的民事诉讼案件。

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后来逐步掌握诉讼程序和法律条文,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努力。有时遇到棘手的疑难案情,我会求教于同事前辈们。也常常在休息时间去图书馆和网上查阅大量的法律专业资料。

渐渐地,通过这种扎扎实实地学习和实践,我终于在法律这个全新的领域重新站稳了脚跟,逐步摸清了门路。由最初的小修小补,到后来独当一面,我在审理案件方面也渐有心得和手法。

随着服务年限和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也获得了上级的垂青和重用。很快我就从初级法官进阶为中级法官,各项权限也随之扩大。我开始负责审理一些错综复杂的重大案件。

有一次,我主审的是一起涉及数个部门、数千万元公款的重大贪污案件。案情纷繁复杂,利益关系错综纠缠。最初的几年里,案件一直进展缓慢,手头的线索也岌岌可危。

作为主审法官,我未曾气馁。我带领团队前前后后走访了几十次现场,重新梳理了成百上千份证据材料。我们加班加点点、夜以继日,只为能够彻底查清事实真相,绳之以法。

终于,在我们近三年的锲而不舍地努力下,这起案件终于水落石出。隐藏在幕后的"大老虎"也一举被我们锒铛入狱。当我亲手将厚厚的案卷资料画上句号的那天,我的法官生涯也就此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的工作能力和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我一路高升,很快便从中级法官做到了审判长,最后被破格提拔为副院长。

在担任副院长期间,我把以往审理案件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帮带给了新进的年轻法官们。同时也坚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要求和监督下属,努力营造一个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法院环境。

在我的不懈努力和带领下,我们这家法院的工作效率和审判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连续几年我们都排名全市前列,成了一个遍及全市、影响力很大的典范。

那段时期,我们还多次受邀参加市里的业务讲座,或到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法院系统里,我的名字和工作作风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三、原则为重遭质疑

就在我声名鹊起、事业腾飞之时,一件有关"人情味"的质疑却将我推向了人生的低谷。

那是一年春节前的事了。我难得地休了个长假,打算回老家村子里和父母团聚。离别将近20年,家乡村子早已是面目全非的模样。

村口的小卖部门口坐着一个中年人,我仔细一看,竟是当年的邻家哥们儿齐格。虽然他已经步入中年,但那张热情好客的面孔和活泼作风还是让我一眼就认了出来。

"咦,这不是我们铁柱吗?都多少年没见了,都快认不出来了!"齐格大嗓门地喊着,热情地拉着我到小卖部里坐了。

我们一边回忆着儿时的种种往事,一边把酒言欢。酒过三巡,气氛正酣,齐格神秘兮兮地凑到我耳边:"听说你在城里混得风生水起?做了个大官老爷?那啥,我家小安考不上大学,你能不能."

我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指望我动用关系,帮他家孩子改一改录取通知书上的大学名额。

"齐格,这可不行。"我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我现在是副院长,根本不可能做这种违法的事。你们也不要再问我这样的事了。"

齐格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放下酒杯便夺门而出:"哼,仗着位子高高在上了是吧?看不起我们这些老乡了!"

从那次之后,我在家乡小村慢慢就被冠上了"无情无义""忘乡之人"的骂名。一些曾经的街坊邻里、儿时玩伴开始对我指指点点,说我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忘记了自己是寒门出身”。

连我亲爱的父母也不免被这些流言蜚语所牵扯和影响,他们虽然对我的为人很是了解和信任,但还是被村里人的谩骂惹恼。最终他们亲自托人跟我解释,希望我"以后多帮帮乡亲们的忙”。

我当然理解父母的用意。对于那些老乡朋友们的无理想象,我虽一开始有些困惑不解,但后来仔细想来,也有些可以理解。

毕竟,他们都是没上过多少学的村民,对法律常识并不了解。在他们看来,为亲朋好友行些小小的方便之举,是很正常也无伤大雅的事。如果连这点小恩小惠都办不到,在他们眼里自然就显得小家子气了。

可是,作为一名事业有成的法律人,我是不可能去做这种有失身份和原则的事情的。就算出于私人的友谊我想去做,代价也是极为沉重的。一旦被发现,我一手持重建立起来的声誉和事业就会统统化为乌有。

我为了今天的成就,是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艰辛和努力的。我不能对不起自己多年来一直矢志不渝的良心和坚持,更不能对不起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些贵人恩师。

就为了一些狭隘的个人私利,而去毁掉自己毕生的事业心血和操守,这在我看来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所以,不管村里有多少人对我有多大的非议和埋怨,我都决心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拿捏好为官之道和分寸。

四、恪守底线不阿

尽管有人对我指手画脚,对我进行非难和污蔑,但我决不会因为这些闲言碎语而动摇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作为一名从基层护士做起、吃过很多苦头的人,我太清楚德不配位会带来怎样的祸害。我见过太多因为熟人而遭受失败的例子。一旦丧失了底线和操守,等待着你的将是无尽的耻辱和万劫不复。

我是一名人民的公仆,更应该秉持正义,遵纪守法,决不能有任何玷污和亵渎。纵使偶尔会给一些不太理解的人一种的感觉,我也宁可承受片刻的非议,也不愿意今后去做一些对不起自己良心的勾当。

是的,我拒绝给那些想利用我的人"走后门",但对于真正的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人,我一直都在暗中资助和扶持,只是我并不想把这些事往外炫耀宣扬

比如说,我的老家乡村里有一个孩子叫小龙,家境贫寒但个子很聪明好学。为了让他能够顺利上学,我悄悄资助了他全家的生活费,直到他考上了大学为止。如今,小龙已经大学毕业,靠着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家境也由此渐渐好转起来了。

再比如邻村谢家的小芳,一个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怜女孩。谢家原本是我们村里出了名的穷苦人家,小芳的病一直拖延不治。有一次,我无意中得知小芳病情恶化,需要动手术却无钱可治。于是我便暗中帮助她们家,让小芳能及时在省城最好的医院动了手术,也全额资助了她们全家的所有医疗费用。

除此之外,我每年的年终奖金也会拨出一部分,支援家乡的灾民和特困户,或者资助贫困学子。家乡村小学的操场足球场等基础设施,也都是靠我的这笔捐助建成的。

我做这些自认为是应该的事,并没有太过张扬,也从未对任何人吹嘘过。因为在我看来,这只是作为一名有社会地位的人,本分之内该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已。

可是,那些生活在小村子里头的乡亲们,往往难免因为眼界狭隘而有些莽撞固执。他们中很多人都希望我能"法外开恩",给他们的孩子高考改分数、录取通知书改学校。甚至还有人想让我动用影响力,为他们的案件说项。

可是,作为一名事业有成的法律工作者,我是万万不可能去做这种玷污自己、败坏风纪的事情的。因为一旦被发现,那将是对我多年来一手持重建立起来的声誉和事业的全盘否定。更不用说,那将是一种对曾经帮助过我的诸多贵人恩师的最大亵渎和背叛。

我为了今天的成就,是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艰辛和努力的。我不能对不起自己多年来一直矢志不渝的良心和坚持,更不能对不起那些在困难时刻曾给予我力量的人们。就为了一些狭隘的个人私利,而去毁掉自己毕生的事业心血和操守,这在我看来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

所以,不管村里有多少人对我有多大的非议和埋怨,我都决心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拿捏好为官之道和分寸。我相信,只要我自己行为端正,时间终会沉淀下来,大家自然而然就会释怀。

五、淡然赢得尊重

面对家乡亲朋好友的一时的质疑和非议,我并没有太过介怀和动怒。我深知,坚持原则终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对我的行为酸言酸语的人,现在也都渐渐平息了当初的愤懑和不理解。他们看到我这些年来,不但在事业上越做越有作为,而且我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回馈家乡、资助乡邻。

现在家乡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地从我这里获得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不论是修建水泥路的路费,还是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甚至一些突发的重大疾病医药费,我都尽我所能予以资助。只要家里有啥实际困难,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找我这个出阔气儿的"乡里亲"求助。

曾经诽谤我、污蔑我的那些人,现在也都看清楚了我的本意。他们意识到,我之所以拒绝违规违纪的事,并不是因为我已经"忘本"或是"无情无义",而是因为我一直在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和操守,坚守着作为一名法律人的职业底线。

正是因为我始终如一地坚持,才没有把自己的声誉和事业置于风口浪尖之上。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能今天经得起大家的质疑和考验,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理解和尊重。

现在,每当我回到老家,那些曾经怀疑我、指责我的乡亲们都会热情地相见。有的人还会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看看,这不就是我们的好乡亲吗?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人正直诚恳,当得起这官儿!"

我心里也由衷地感到欣慰。我觉得自己没有辜负从前的艰苦奋斗历程,也没有亏欠过任何一个人的恩情。如今的我,位高权重、饱受敬重,却依旧保持着一贯的谦逊淡泊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分寸。

退休后,我打算就回到家乡,在这片人老成精的热土上,用余热温暖更多的乡人。无论是修缮学校,还是资助济困,抑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我都将乐在其中,继续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毕竟,把初心挂在心上,踏实前行,我相信前方的路终将变成一片康庄大道。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好每一天,就是我此生最大的愿景和追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