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沭阳县扎下镇公调对接调解室以枫桥经验为指引,创造性地运用“走出去、请进来”这一独特工作方法,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栽钢菊引发的民间纠纷,这一举措不仅有力维护了邻里和谐,更为社会稳定增添了一抹亮色。

2024年3月24日下午,调解室受理了一起卢巷村某组村民杨某某与邻居徐某某因路边钢菊栽植问题引发的纠纷。杨某某始终坚持说,钢菊虽然戳人,但是栽在自家的地上,别人没有权利干涉。而徐某某却说,钢菊虽然栽在自家的地上,但离她家门前的路边太近,对她一家正常生活有直接影响,有种不安全的感觉,必须要去掉。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调解员们并未气馁,他们深入了解情况后,决定暂停调解,让双方冷静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随后的深入分析中,调解室敏锐地发现了纠纷的根源所在——杨某某栽种的钢菊确实离路边过近,对徐某某家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双方此前因道路问题产生的矛盾也为此次纠纷埋下了隐患。为了彻底化解这一难题,调解员向镇分管领导党委副书记姜正安、派出所所长杨佳、综治局长胡峰分别汇报和探讨后决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调解策略。

调解员胡道钢亲自走访现场,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深入沟通。在了解双方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后,调解员从法律角度和农村风土人情出发,耐心劝说双方以和为贵,互谅互让。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双方态度逐渐软化,同意再次进行调解。

在3月27日的二次调解中,调解员胡道钢更是别出心裁地邀请了当地有威望、公道正派的群众代表参与调解。他巧妙地回顾了纠纷始末,指出双方其实均有和解意愿,只是面子上过不去。他强调钢菊问题不仅影响双方,更对行人构成安全隐患。在胡道钢的耐心劝说下,杨某某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初衷,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徐某某及家人也表示愿意配合。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钢菊和厕所均将被清除,这场多年纷争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邻里和谐也得以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体现了扎下镇公调对接调解室在处理民间纠纷时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彰显了调解员们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调解理念。事后,双方当事人都纷纷送来感激的锦旗,上面写道:“用真情做实事,用爱心暖民心”“公平正义化纠纷、排忧解难调解员”。调解员们面对问题从不畏惧、不慌乱、不逃避,他们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了众多百姓的烦心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信赖。

自2017年6月以来,扎下镇公调对接调解室已成功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062起,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和信任。未来,调解室将继续发扬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多力量。这一成功的调解案例不仅为当地树立了榜样,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胡义志 徐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