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进行的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当时世界上的众多国家都被卷入其中,战场主要在欧洲,参战双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奥(奥帝国)为首的同盟国。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经过4年战争,1918年,同盟国战败。一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约有1000万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这场战争改变了世界帝国主义格局,原霸主英国渐渐被新崛起的美日赶超。德国不满战胜国对自己的严惩,为后来的二战埋下祸根。一战催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世界历史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因发生在波斯尼亚地区首府萨拉热窝而得名。20世纪以来,由南斯拉夫人掌控的塞尔维亚王国在摆脱了土耳其人的控制后逐渐强大,波黑地区的南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控制,与塞尔维亚合并。奥匈帝国遂将塞尔维亚视为心腹大患。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与塞尔维亚接壤的波斯尼亚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帝国皇太子斐迪南携太子妃前去视察演习,在萨拉热窝遭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刺杀,奥匈帝国随即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
1916年,法军与德军在法国凡尔登地区进行了一场战争,史称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德军集中大量兵力猛攻法国战略要地凡尔登。法军总司令霞飞任命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全力抵抗。德军在这次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光气窒息弹,法军因此伤亡惨重,但德军仍未能突破法军防线,于是,战争进入僵持时期。10月,法军在凡尔登集结重兵,全线反攻。12月,德军全线溃败。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极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做“凡尔登绞肉机”,双方伤亡总数约为100万。此战是一战的转折点,此后,德国从全面进攻转为防御阶段。
索姆河战役
一战中期,英法军队在法国索姆河地带与德军展开阵地战,史称“索姆河战役”。1916年6月,为突破德军防线并缓解凡尔登地区法军的压力,英法军队兵分三路,向索姆河地带的德军防线发起进攻,遭到德军顽强抵抗,损失惨重。此后,双方沿着德军防线展开了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英军在此战中首次使用了坦克,但收效不大。至1916年11月,损兵折将的英法军队停止攻势,索姆河战役以英法的失败而告终。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英法虽未能突破德军防线,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削弱了德军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至1945年爆发了的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当时世界上的60多个国家约20亿人卷入到战争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这是一场世界人民反对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为首的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正义战争。战争主要分为欧洲、亚洲、太平洋和北非地中海四个战场。经过苏联、中国、美国、英国等国人民的艰苦奋战,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终于在1945年被全部打败,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约500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月4万亿美元,给人类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对日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轴心国与同盟国
二战期间,法西斯各国结成了一个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为首的集团。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形成了以柏林一罗马一东京为轴心的军事集团,加入此军事集团的国家被称为“轴心国”。同盟国又称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反法西斯国家针对法西斯国家的轴心国集团而建立的国家联盟。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抗击纳粹的决心。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召开会议,签订了互助协定。随着美国正式参战及中国等国先后向轴心国宣战,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签署宣言的各国将团结一致同法西斯斗争到底。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同盟国集团正式建立。
慕尼黑会议
1938年,德国借口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受到压迫,声称要对捷克斯洛伐克用兵。1938年9月,英、法、德、意、捷在慕尼黑就苏台德问题召开会议,史称“慕尼黑会议”。会上,英法背着捷克斯洛伐克与德意达成了协定,同意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因此这次会议又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是英法对德实行绥靖政策的重要表现。
丘吉尔
丘吉尔(1874~1965年),英国政治家、演说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早在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时,丘吉尔就在议会中立场坚定地批评这种妥协投降策略,但并未得到多少人支持。1940年,德国进逼英国,张伯伦被迫下台,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首相。他通过演说向英国人民传达了抗击法西斯入侵的坚定信念,并率领人民赢得了不列颠之战。他积极与美国和苏联沟通,推动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丘吉尔在大选中落败,卸去了首相职务。
德国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谎称波兰侵犯德国边境,于凌晨在夜色的掩护下出动大军从西部对波兰实施大规模“闪电战”,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9月3日,波兰盟国英法对德宣战,但并未向波兰提供有效的军事支持,两国的大批军队在防线上实施“静坐战”。波兰军队虽奋勇抵抗,最终还是被强大的德军击败。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出兵攻入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惨遭瓜分。
马奇诺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了防备德军再次入侵,自1929年起由陆军部长马奇诺主持,在德法边境修筑了一套坚固的防御工事,被称做“马奇诺防线”。防线于1936年建成,此后又经多次修补,全长达700公里。马奇诺防线由北向南依山据险,密集地配置了大量碉堡、炮台,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然而1940年,德军进攻法国时绕到马奇诺防线背后,直捣巴黎,在法国人看来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丝毫没有起到防御作用,驻扎在防线一带的数十万法军大部分成了德军的俘虏。从此,马奇诺防线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笑柄。
敦刻尔克撤退
绕过马奇诺防线后,德军在法国境内横冲直撞,直扑英吉利海峡,40万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遭到德军围攻,只得撤退到法国的敦刻尔克港等待船只救援。为保证大军能够从这条最后的退路上安全撤回英国,丘吉尔领导的英国政府进行了全国动员,发动一切军用和民用船只前往敦刻尔克运输部队。在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的10天里,各类船只昼夜不停地在英吉利海峡间穿梭,奇迹般地将33万联军士兵撤回了英国,为日后反攻欧洲保存了有生力量。然而这次大撤退也令英法付出了惨重代价,其大批被抛弃在法国的战略物资全部被德军缴获。
法国的沦陷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德军加紧了对法国的进攻,各路德军迅速向法国腹地突破,很快就围困了巴黎。1940年6月17日,巴黎陷落,法国投降,双方签署了停战条约。根据条约,法国贝当政府将2/3的国土交给德国统治,德国则将贝当政府迁至法国南部的维希市,组建起维希政权,听从德国法西斯调遣,自此,法国沦陷。从发动西线进攻到攻占法国,德军仅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随后,德国开始积极准备入侵英国。
戴高乐
戴高乐(1890~1970年),法国军事家、政治家。1940年法国沦陷前,他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维希政府成立时,他拒绝做亡国奴和卖国贼,于是逃往英国。在英国,他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号召法国人民奋起抵抗德国入侵者。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戴高乐麾下的法国第一集团军随英美军队一起作战,其中勒克莱尔师成为首批进入巴黎市的军队。德国投降时,戴高乐代表法国接受投降书。1958年,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总统,在他的任期内,法国拥有了核武器,并成为西方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苏德战争
在二战中,苏联抗击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友的战争被称为“苏德战争”,又称“苏联卫国战争”。苏德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战争从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开始,至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留下了像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经典战役。苏联人民在战争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战,遏制了法西斯德国的扩张势头,极大地损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许多学者都承认: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最大的国家,没有苏联的顽强抵抗,战争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苏军与德军在苏联斯大林格勒市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较量,历史上称之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役。参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巷战,整个城市几乎被炮火摧毁。最终,苏军赢得了这场伟大战役的胜利,消灭了约60万敌军,全歼德军精锐部队第六集团军,并俘虏其总司令保卢斯,使之成为德国军事史上首位被俘的元帅。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被美国总统罗斯福赞为“史诗般的战斗”。德军在战斗中损失了东线1/4的兵力,再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苏军由此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逐渐收复失地,走向最后的胜利。
珍珠港事件
日本在亚洲展开的疯狂侵略扩张活动,引起了美国的警觉,于是,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非军事措施制裁日本,打算遏制其扩张势头。随着日本与美国的矛盾不断激化,日本军国主义者认识到将来与美国的战争绝对不可避免,于是决定先发制人,消灭对日本威胁最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1941年12月7日,依照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山本五十六的部署,日本海军中将南云中一率舰队偷袭了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史称“珍珠港事件”。这一事件激发了全美国抗击法西斯的决心,此后,美国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途岛战役
1942年6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日本联合舰队在日本中途岛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海战,史称中途岛战役。由于没能在珍珠港击沉美军航空母舰,加上之前日本东京遭到美军轰炸机的袭击,山本五十六决定通过此次海战报仇血耻。然而日军的电报密码被美军破译,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于是,美军提前设下埋伏,在中途岛附近海域伏击日本舰队,以损失1艘航母、147架飞机为代价,消灭日军4艘航母、330架飞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这场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美日双方的攻守形势从此转变,此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
阿拉曼战役
英国第八集团军与法西斯“非洲军团”在埃及阿拉曼地区展开的决战被称为阿拉曼战役。双方的指挥官分别为英国将领蒙哥马利和号称“沙漠之狐”的德军将领隆美尔。英军与德国、意大利联军在北非的争夺自1940年便已开始,双方在两年中实力此消彼长,一直未分胜负。1942年10月23日,蒙哥马利集中优势兵力,对隆美尔的德意联军展开全面进攻,经10多天的苦战,最终取得胜利。此战役给“非洲军团”以沉重打击,消灭了6万德意联军,并迫使隆美尔的部队全线后撤。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法西斯军队自此在北非一溃千里,并于1943年被彻底逐出北非。
开罗宣言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出现转折时,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会晤,讨论共同对日作战的方针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置等问题,史称“开罗会议”。经过反复协商,与会三方签署并发表了《开罗宣言》,表示中、美、英与日本法西斯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它的侵略行为。同时明确宣布战争胜利后将剥夺日本自一战起在太平洋夺占的一切岛屿,将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开罗宣言》是第一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它明确地提出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日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依据。
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同盟国已经开始掌握二战的主动权的情况下,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为讨论如何进一步打击法西斯国家等问题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一次会议,史称“德黑兰会议”。会议确定了英美将于1944年5月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三国最终达成了《德黑兰协定》。这次会议对加强同盟国协作、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经过充分准备,英美盟军在法国沿海的诺曼底地区实施了两栖登陆作战,史称“诺曼底登陆”。在这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登陆战中,盟军投入了近300万的兵力,并出动了大批空军、海军对登陆部队进行掩护,还在登陆前利用空降兵对德军防线后方进行骚扰和破坏。经过诺曼底滩头的激战,盟军成功突破了德军防线,击溃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诺曼底登陆的成功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法西斯德国从此面临同盟国的东西两线夹击,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当时,法西斯势力已经日暮途穷,英美与苏联的利益冲突渐渐突显。为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同时协调同盟国间的关系,三国首脑在会议上进行了积极协商,最终决定,战后德国由美、英、法、苏分区占领;苏联在欧战结束3个月后对日宣战;战后建立联合国,美、英、法、苏、中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次会议确定了被称为“雅尔塔体系”的战后世界格局,对稳定战后世界局势有重要作用。但会议的一些协议严重损害了弱小主权国的利益,有明显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攻克柏林
1945年,英美盟军和苏联红军分别从东西两线逼近德国首都柏林,完成了对法西斯德国政治中心的合围。此后,两军为抢先占领柏林展开进军竞赛,最终,苏联集中了250万大军,于4月16日率先发动了对柏林的进攻,与希特勒调集的100万德军展开殊死搏斗。4月27日,红军攻入柏林市中心地区;4月30日下午,希特勒自杀;当天晚上,红军战士将红旗插上了象征着纳粹党法西斯统治的国会大厦的楼顶;5月2日,戍守柏林的德军宣布投降。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及二战中欧洲战争的结束。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举行会议,商谈处置德国、对日作战、确定战后世界格局等问题。会议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联合发布了敦促日本投降的公告,史称《波茨坦公告》。公告要求日本立即停止顽抗,解除军队武装;接受《开罗宣言》中提出的条件;将战犯交付审判。公告最初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苏联对日宣战后,也正式在公告上签字。
日本投降
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后,美军先后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苏联红军也出兵中国东北打击驻扎在那里的日本关东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展开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国民政府的军队也开始在正面战场上收复失地。在同盟国的合力打击下,日军各条战线接连崩溃。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日本投降,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结束。
来源:《世界历史常识》(刘永升 主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