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没有新坦克,也没有新火箭炮,号称地表最强的中国陆军近些年的军费花在哪了?
今年国防预算已经出来了,16655.4亿元,较去年增长了7.4%。这么多的钱,海军又要多添几艘战舰了,空军歼20、歼35可劲造,陆军有什么?近些年中国陆军好像没有出什么新装备,那么钱都花在哪了?
答案很简单,用在后勤上面了。
其实陆军军费到手并没有多少,占比还不到1/3,当下中国军费的大头都被空军和海军拿去了。5000多亿元的军费,要养活100多万人,外加各种装备的维护,更新换代已经是相当节省了。
如今我国陆军在后勤方面投入非常大。
谈及解放军的后勤力量,许多人常以炒糖色、红烧肉为例,凸显其供应之丰富。然而,仅仅满足于士兵的吃饱吃好,只是后勤保障的最基本层面。
实际上,一个完善的后勤体系远不止于此。它涵盖了军队的财务管理、士兵的薪酬与福利待遇、营房的规划与建设、供水的稳定与安全、士兵服装的更新与供应、医疗服务的完善与及时、物资的保养与维护、油料燃料的充足与高效,以及子弹等作战物资的及时补给。
除此之外,后勤还涉及到军队的物流仓储管理,以及整体战役的战勤规划与实施。这些复杂而精细的工作,绝非仅仅用“吃得好”就能简单概括的。后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度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以确保军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我国陆军后勤目前是有很多短板的。
第一个短板就是战线垂直运输能力不足。
无人机小火锅无疑为现代军事带来了一种新颖且独特的补给方式,然而,在实战的关键时刻,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无人机的载重能力有限,难以胜任大规模物资运输的任务,更别提运输伤员这样的紧急需求了。无人机还容易被敌方电磁干扰,一不小心,这自热小火锅就成了别人的了。
相比之下,直升机特别是大型载重式运输直升机,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能够在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条件下,快速、准确地将大量物资和人员运送到指定地点,还能把伤员及时的运回后方战地医院。因此,在战场上,直升机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可是,在直升机领域,我国比不过俄罗斯和美国。中国缺少一款通用型直升机,直-20说实话只能凑合着用,否则我们也不会购买俄罗斯的卡-52了。今年年初,第一批卡-52交付,我们显然是想利用这个来加速研发本国的通用直升机,这些都要花钱。
第二个就是全地形无人运输车能力不足。
这个也是陆军目前要发展的重点后勤保障车辆,一台无人全地形车,可以运送2吨左右的弹药和食物到前线,具备一定的装甲防护能力,还能攻击敌方步兵,配合我方地面部队作战。这个通用型运输车甚至比直升机还要重要,因为它在地面行驶,很难被雷达侦测到,油料消耗也比直升机少。另外它的造价也便宜,参考“山猫”。
实际上,之前解放军是想把“山猫”当成通用无人运输车的,不过它的装甲防护能力不够,现在看来还是要升级。
最后一个是远程投送能力不足。
远程投送兵力和物资需要大飞机,虽然我们已经有了运20,但是数量还是太少。另外运20也要更新换代,早在2021年的时候就有人拍到运20的新款发动机,直径更大,军迷们称呼为“大酒桶”,这款发动机可能就是涡扇20。装上之后,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将会达到220吨,载重也有66吨。
目前我国有80多架运20,这还远远不够,起码还要造120架。不要以为运20是运输机就在空军服役,它直属于战区,实际上与陆军关系更加密切。大飞机能飞多远,就代表一个国家在紧急情况下兵力能投送多远,和美俄比我们目前还是差了点。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后勤补给线一断,那么前方的士兵战斗力就等同为0。用“后勤补给线”这个词或许都是不准确的,21世纪的陆军,要的是全天候立体化后勤补给网。这个网要非常严密,天上飞得要有、地上跑得也要有,从班级到旅级作战单位都要有相匹配的运输工具。
一旦网结出现了窟窿,要有快速补上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那就参考一下俄乌战争初期,交战双方丢弃了大量重型装备,没有油,不论多么先进的坦克它也开不走。
后勤补给是非常耗钱的,一般国家根本玩不转,所以我国打包出口的全套装备大多是合成营一级,而重型合成旅只有沙特这样的富国在战时才供应得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