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万绿湖旅游热度一路攀升,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教育+旅游”的万绿湖研学游,成为各中小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教育的“新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万绿湖景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研学旅游产品,推动河源研学旅游品牌的打造。近日,省教育厅公示了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拟认定名单,其中广东万绿湖研学基地(河源)位列其中。研学基地的上榜,推动万绿湖研学旅游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选择到万绿湖研学旅游。今年3月以来,万绿湖研学旅游超2000人次。

01

万绿湖研学资源丰富

近日,在万绿湖景区水月湾的万绿湖水文科普馆里,东源县美的城小学的学生们展开了一次研学之旅,研学老师为学生现场比对湖水的矿物质含量、水纯度测试、pH值等,直观验证万绿湖优质的水资源,并向同学们介绍“水资源现状”“为什么自来水有氯的味道”“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元素”等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观看讲解员的实验,我发现万绿湖的水质很好。”东源县美的城小学五年级学生赖子轩说。

万绿湖景区的研学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开发有水月湾、龙凤岛、镜花缘、客家风情馆、万绿谷等。万绿湖生物丰富且多样,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好,为中小学生实践教育提供了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课程内容素材。

“万绿湖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为了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我们特意开展了此次研学活动。通过研学课程,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家乡、了解自然。”东源县美的城小学老师何丽珍表示。

02

打磨精品研学游课程

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充分利用优质自然资源和景区优势,融入研学产品供给,发展研学教育。“目前开设的研学课程有水资源科普调研、动植物科普、客家民俗风情等研学课程体系。”万绿湖研学中心负责人周捷航表示,研学课程特色在于将湖区内的自然生态风光与客家民俗高度融合,学生们可以感受湖面碧波荡漾、探寻湖水奥秘、了解水文化科普知识。

在研学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水月湾的水文化图文展示、中国古人对水的诠释、亲水长廊的书法、水科普知识等了解万绿湖水文化;通过在湖中心用专业采水器取20米以下的水,现场比对矿物质含量、水纯度测试、pH值等,验证万绿湖水资源优质之所在;通过参观万绿湖客家风情馆,了解河源客家人的历史渊源、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民间工艺、生产生活习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龙凤岛还定期开展非遗展演,不仅有“客家民俗舞蹈”“竹竿舞”“客家原创歌曲”等节目,还有客家婚嫁习俗体验活动。在这里,学生们可以零距离体验非遗文化,领略弥足珍贵的非遗之美。

去年以来,万绿湖景区启动打造万绿湖生态研学品牌,把整个万绿湖变成一个“户外大课堂”,通过厚植客家文化、非遗文化等,将研学旅游作为精品旅游产业进行打造,创新构建深层次、多元化的研学旅游产品体系,延展“文化+研学”产业链条。2023年,万绿湖景区共接待研学团队300多批、8万人次,持续擦亮绿美河源名片,推动万绿湖精品旅游产业发展。

“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过程中,万绿湖先后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智慧化导览系统、万绿湖生态展厅、新能源船舶建造、生态停车场改造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万绿湖景区负责人周勇说,万绿湖景区将以“创5A”为契机,坚持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以创争优,强化景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发挥品牌效应,努力打造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为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