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虽小,却连着文明,连着城市。从“扔进一个框”到“细分四个桶”,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背后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自党员冬训开展以来,为进一步引导儿童了解“垃圾”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危害,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近日,龙景社区党支部组织辖区青少年儿童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垃圾分类,共“童”学习

“我知道,我知道,榴莲壳是其他垃圾!”孩子们对“垃圾”有着许多的好奇和疑问,为了丰富孩子们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现场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包括直观生动的图片展示、富有趣味的故事讲述,以及互动性极强的问答环节。随着活动的深入,孩子们的惊叹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同时掌握了宝贵的环保知识,为成为地球的小守护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垃圾分类,共“童”行动

为了让理论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设计了一系列互动体验环节,通过“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个垃圾桶及写有垃圾名称的标签,让孩子们根据掌握的分类知识把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并说明分类的理由,工作人员根据情况给予充分评价。在欢乐的氛围中,孩子们牢牢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

垃圾分类,共“童”创作

“快看,我做的摩天轮转起来啦!”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摩天轮,这些摩天轮是由回收的矿泉水瓶盖和细小木棍巧妙组合而成。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品变成了充满创意的艺术品。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分类垃圾,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魅力。“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增长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通过动手制作进一步提高了变废为宝的能力!”现场一位家长说。

垃圾分类意识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次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利用沉浸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参与其中,提高了孩子积极动手、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活动,让青少年儿童进一步明白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通过‘小手拉大手’,携手一同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和行动者,共同创建文明城市、呵护绿色家园。”龙景社区党委书记周欢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