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党和政府给你们派来的‘儿子’,哪里做得不好,您老人家还要训说哩!”这是他常给老人们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10年来,他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来建设,把敬老院的178位老人当作自己的爹娘来孝敬。他就是麟游县中心敬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宝鸡市养老机构优秀院长”“宝鸡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麟游县道德模范”---刘卫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卫军给联系的特殊护理老人洗脸
“没人接,要不我来干”
2013年8月,地处麟游县城以西13公里处的麟游县中心敬老院,急需一名敢担当、能干事的负责人。但因责任大、任务重,位置远离县城,没人愿意接这个“瓷器活”。“没人接?要不我来干。”县民政局公务员刘卫军主动请缨。
对于刘卫军的请缨,局领导既欣喜,又不忍。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刘卫军,工作思路清晰,敢担当有作为,把中心敬老院交给他一百个放心。但考虑到他这一去,身份将从公务员转换为事业职员,不但晋升受影响,而且工资也会降低很多,加之他父母年老多病需要照顾,当时不忍心让他去。“他说干工作都会有困难的,希望自己能为老人做点事。当时确实没有其他合适人选,所以最终决定让他任院长。”时任县民政局局长的亢启明回忆道。
“洗不了澡还吃不好。”刘卫军刚一到任许多老人就给他反映问题。面对老人们期待的眼神,他没有等待观望,迅速筹集资金4.3万元,为敬老院安装了一套洗浴设施,让老人随时能够洗上热水澡,同时,他还主持成立膳食委员会,由院民参与编排食谱,坚持每周21顿饭菜不重样,并开办了病号餐,每天坚持询问老人的饭菜合不合口味。
之后,陆续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硬化绿化院落,改建餐厅、增加餐位、加装电梯、煤改电供暖,修建休闲廊亭廊架,安装太阳能洗浴设备、茶水炉、生活饮用净水器等,敬老院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
2023年底,中心敬老院二期工程竣工验收,四层大楼、宽敞平坦的硬化路面、美观整洁的环境,凝结了刘卫军的心血、热情和执着。
“老人权益必须保障,关怀必须跟上”
他在走访中了解到入院老人中相当一部分一直没有户籍,无法享受合作医疗、养老保险、高龄补贴、失独老人补贴等待遇。他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恢复户口涉及单位多、时间跨度长、佐证资料难寻,原来弄过,但都因难度大而夭折,你就不要揽这‘麻缠’事儿了!”“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把老人的权益维护好!”面对老职工的劝说刘卫军的态度坚决。
有跨省跨市跨县的、有被认定死亡销户的.....落实过程比预想的还艰难。但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他先后为56位老人补录了户籍,为3户失独老人办理了计划生育补助,为60岁以上及70岁以上老人分别办理了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
“我行动不便,又不识字,本以为上户口的事儿没指望了,没想到有生之年不光能把户口上上,还能领上养老金、高龄补贴,全托刘院长的福了!”90岁的老人任玉莲感激地说。
他主动联系市级医院为24名患白内障的老人做了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为2名股骨头坏死老人做了置换手术,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2023年春节期间,尚金虎等8名住院老人因疫情影响无法出院,情绪低落。大年初一一大早,刘卫军就为他们送去了热腾腾的饺子,并坚持每天将饭送到他们的床头。
“我无儿无女,这段时间生病住院,刘院长还把我们当‘宝贝’一样侍候着,让我这辈子咋报答呀!”尚金虎老人哽咽着说。
“就是因为你们没有儿女,党和政府才指派我们来给你们当儿女,专门照顾你们呢,我们哪里做得不好,您老人家还要训说哩!”听着刘卫军回答,几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主持建立院民财物管理制度,将老人存折和现金统一管理,一人一档,一人一账,领取申请,签字记账。生活用品腾出专门房间登记存放,整洁了老人的房间,消除了火灾隐患。
“吃什么怎么吃,老人们说了算”
“有蛋有奶有水果,肉烂菜软花样多,营养丰富又入味,过节过寿吃席呢!”王栓锁老人用顺口溜评价着敬老院的伙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老人们过集体生日
刘卫军了解到老人最为关注的是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为此,他主持召开全体院民大会,推荐有特长的院民组成膳食委员会,建立周食谱管理制度,走访征求老人们的意见,排出周菜谱,提前公示。做到每周21餐菜不重样、汤不重样、主食变花样,每周肉菜达到5顿以上,2顿蛋奶、2顿粗粮。一个月保证1顿面皮、油条、油饼、豆花、饺子。二个月保证1顿羊肉泡馍,每年7个传统节日集体会餐。为了防止膳食委员会出现路径依赖,坚持每半年由老人们重新推荐产生新的膳食委员会,确保食谱始终能够按照大多数老人的意见排定,真正做到了“吃什么怎么吃,老人们说了算”。
“要让老人快乐的生活”
“呵呵!当时,我们是自愿登记,刘院长带人给我们布置新房。当天刘院长主持婚礼,县上的领导参加,许多记者照相,想起来就感动!”现年88岁的袁世英老人,提起2018年1月22日,她与孙应凯等4对老人在敬老院参加“集体婚礼”的情景时就激动地合不拢嘴。婚后,老两口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刘卫军主持的这次“集体婚礼”不仅在当地传为佳话,还被多家媒体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4对老人举办集体婚礼
从2021年和2022年敬老院自排自演的“春节七天乐”节目被《中国民政》《养老周刊》杂志报道,2024年春节又演出“春节八天乐”节目,受到老人一致好评。
刘卫军深知,人老了最怕孤独,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此,他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来自家乡家庭的互动交流活动,给老人以心灵抚慰。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回家探亲看大戏活动,带领老人拜访左邻右舍,看家乡变化。定期与村幸福院老人互动交流,或邀请村干部及亲属来敬老院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织老人们外出观光旅游
他每季度组织老人外出观光旅游。成立院内文艺队,每个月和老人共同开展一次文体娱乐活动,每个月为老人集中过一次集体生日,常态化开展“晨操晚练”活动,组织老人们唱红歌、吼秦腔、掀花花、下象棋。举办“扑克牌比赛”“趣味体育比赛”“养植盆花比赛”“关节操比赛”等活动,让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获得极大地充实。
他主持创办开心农场,建成生产基地和养殖场各1处,种植蔬菜3亩,养鸡600只,全体工作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院民积极参与种养劳动,不仅让老人们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身体,还体味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享用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工作如涓涓细流,无声地润泽着老人的心田。
“要让老人有尊严的离去”
敬老院大部分为特困老人,他们身边没有亲人,唯一的家就是敬老院,所有寄托都在敬老院,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病故后没人料理,孤单且没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
刘卫军深知,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去,是敬老事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他带头倡导并践行给病重弥留之际的老人提供细致周到的医疗护理,让老人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安详,用温馨的临终关怀送别每位老人。
2017年6月27日,九成宫镇紫石崖村一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去世,其祖籍远在河南,老人生前性格孤僻,与人很少交流,村镇一时无法联系到老人的亲属,善后工作受阻,刘卫军闻讯当即前往。由于老人去世前大小便失禁,加之天气炎热,出现难闻的气味,他进入老人居住的房间后,不顾难闻的气味,立即动手为老人净身、穿衣、安放遗体....。半个小时后,老人已安详地躺在寿床上,换上干净的寿衣。他把这些收拾妥当,并与村干部商定好老人安葬事宜后,在村民们赞许的目光中踏上归途。
“要是没有您的帮助,我的父亲不会走得那么安详!咱们素不相识,我们感激不尽,这是一点心意,您务必收下!”“我在敬老院工作,经常给去世老人做善后工作,今天的事儿只是举手之劳,无需感谢!”。这是2023年1月,刘卫军在宝鸡住院期间,在同病区住院的1名新冠感染老人因抢救无效突然去世,家属束手无策,他不顾自己的病情,亲自为老人剃胡须、剪指甲、擦身、更衣。事后,老人的儿子掏出500元以表谢意,被他断然拒绝。10年来,有50多位老人去世前都是他在床前陪伴,有38位老人病危,都是他及时送到医院诊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他10年来没在家过过一个春节”
从担任院长的那天起,刘卫军就与老人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管理好敬老院、照顾好老人上。哪怕逢年过节,他也顾不上回家吃个团圆饭。
“10年来,他从未在家过一个春节。院里事情多,我们知道他脱不开身,也理解、支持他。”妻子兰红艳言语中流露出遗憾。
那是2021年的一天晚上,刘卫军的弟弟突然打电话说父亲病危,当时他正在送一名病危老人赶往宝鸡的路上,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就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复杂的情感一股脑涌上心头。“爸,儿子对不起您,没有好好照顾您啊,儿子不孝啊。”那是兰红艳第一次见到刘卫军哽咽流泪。
“流年不语,誓言无声”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履行着一名民政养老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麟游县政协 任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