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们,你们的信我都收到了,我很好,你们呢?”这是一封信上的内容。

而写信人,正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这是他写给李敏、李讷两个女儿的信件。

可以看出,毛主席对这两位女儿都十分惦念。

李敏和李讷的名字,是毛主席在古诗词中,取同一句话,为两个女儿取的名字。

这似乎,像是命运的牵连,即使,李敏和李讷不是同一个母亲,也让两人在困难时,选择互相依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讷算得上是,毛主席最宠爱的女儿,在晚年时却说,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李敏偷偷塞钱支持自己。

按理来说,毛主席的宠爱,应该让李讷的生活十分顺遂,她到底经历了什么苦难?两姐妹的感情,为何那么深?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实际上,李敏的原名叫做贺娇娇,跟随母亲贺子珍的姓氏。

1936年,李敏在延安出生,当时的时局动荡不安,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

好在,贺子珍勤劳贤惠,即使生活条件有限,也会把生活环境整理得温馨整洁,由于怀孕期间,贺子珍在心理上,惦记着前线,关注着局势,时常紧张不安,而在物质上又十分匮乏。

所以,李敏在出生时就娇娇小小的,看起来,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吃了不少的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看着怀里的孩子,那么的瘦弱,所以取名叫娇娇。

一家三口,度过了最后的幸福时光,随着贺子珍的离去,毛主席在身边的亲人,也只剩下李敏一个。

1940年,毛主席听闻,前妻贺子珍因为小儿子的离世,精神时常恍惚,就忍痛将在他身边的李敏送到了苏联,让李敏回到母亲贺子珍那里,来安慰贺子珍。

值得庆幸的是,没过不久,新任妻子就为毛主席,生下了一名女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为小女儿起名为李讷,这时的时局,已经相对稳定了下来,毛主席也分出来每天放松放松的时间。

在闲暇之余,毛主席每天都带着李讷散步,也是毛主席的众多儿女中,唯一一个在父母身边长大,相处时间最长的孩子。

李讷和毛主席的父女感情,也是几个孩子当中最深厚的,毛主席常常给李讷讲一些文史故事、典故一类,这使得李讷在从小便种下了文学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讷长大后,与毛主席分开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毛主席也会常常写信给李讷。

在毛主席写给李讷的信件中,可以看出,毛主席会像平常人家的父母一样,关心李讷受伤后的心情好不好,也会在信件中问询李讷,为什么不给回信,甚至写了“是不爱爸爸了吗?”这样的话语。

可以说,李讷与毛主席的其他孩子相比较,度过了一个相当幸福完整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远在苏联的李敏,却连自己的父亲,是毛主席的这件事都不知道。

在苏联生活的李敏,从小便是缺少父爱的,但是她有母亲的照顾,还有两位在苏联留学的哥哥关照,生活过得也十分开心。

在苏联时,李敏常常看见毛主席的画像,一直认为这样的伟人怎么可能和自己有关系,直到哥哥毛岸青给毛主席写信时,才提到他们的父亲,竟然是画像中的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李敏从苏联回到了祖国后,就被安排了和父亲毛主席共同生活。

李敏见到了曾经遥不可及的父亲,这让她感到十分惊喜,又特别恍惚,毛主席看见了多年不见得女儿也高兴极了。

随后,毛主席便为李敏改名,从贺娇娇正式更名为李敏。

李敏和自己的妹妹一样,都姓李,后面的字,也都出自同一句古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李敏十分纳闷,按理来说自己应该跟着父亲的姓,为什么要姓李,而不是姓毛?

中南海的姐妹花

中南海的姐妹花

原来,李讷和李敏都是随了父亲的姓。

1947年,毛主席化名李德胜,谐音就是离得胜。

因为,当时的情况危机,敌人对延安发动了总攻,想要一举消灭中共中央,但是双方的力量差距较大,我党不得不另寻办法来抵挡冲击。

最后,组织上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方针,用来吸引敌人进入延安,再进一步解放延安、北京、上海等地,所以我党选择,暂时退出延安,这样,就进一步赢得了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指挥了这次的对方,赢得了战役,在指挥期间,化名李德胜,寓意就是,祝福着共产党得到胜利。

当李讷和李敏得知自己姓的由来,两个小姑娘的脸上,都挂满了骄傲的笑容。

1949年,李敏回到中南海以后,就和毛主席、李讷生活在一块儿了。

虽然,李讷在此之前,从没见过这个姐姐,但是她丝毫不介意李敏会分走父亲的爱,相反,会十分照顾这个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也对两个女儿一视同仁,在日常的相处中,毛主席常常在闲暇之余,与李讷和李敏玩耍,经常逗得两个小姑娘哈哈大笑。

李敏在刚刚回国时,不是十分适应国内的语言环境,毕竟李敏从记事起,就在苏联生活,只有和妈妈哥哥在一块儿时,才会使用普通话,大多数的时候,都要使用俄语。

所以,导致了李敏刚回国时,普通话不熟,跟人沟通常常慢一节拍,才能够听懂身边人在说什么,李讷就当起了姐姐的小小“语文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李讷也不懂俄语,但是,两姐妹用手比划得十分来劲,没用多久,李敏就能够用普通话,与人流利地交流了。

李讷和李敏,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但是二人的姐妹之情,却是十分浓厚。

但是,姐妹俩哪有舌头不碰牙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李讷和李敏就会找到父亲评评理,毛主席也不偏不倚,常常将姐妹俩一人训斥一顿。

毛主席告诉姐姐李敏,要让着妹妹,也告诉李讷,要听姐姐的话。

这样一来,姐妹俩在吵过架后,便会变得感情更加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李讷和李敏都已经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1959年,李敏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李讷也考入了北京大学,等着两个女孩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姓名的缘故,谁都没有猜出,李敏和李讷使国家伟人毛主席的孩子,在大学的时光中,她们度过着与普通学生无异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敏在大学期间,认识了一位优秀的男青年,名叫孔令华。

李敏和孔令华的想法总是出奇地一致,这让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向上级申请结婚报告。

毛主席在得知女儿想要结婚的消息,也对孔令华考察了一番,认为孔令华是一个值得托付的好同志

于是,在毛主席的主持下,李敏和孔令华完成了结婚仪式,虽然仪式十分简单,但是也处处透露着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李敏的结婚,李讷的生活又怎么样了呢?

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

相比之下,李讷的生活就看起来有一些形单影只。

直到1968年,李讷的母亲才为李讷安排了一场相亲,毛主席将话说在了前头,绝不允许李讷嫁给高干子弟,要结婚只能在工农家庭中寻找。

李讷对这场相亲反响平平,李讷的母亲也对这个详情的男孩不是很满意,此后,便就不了了之。

1970年,应毛主席的要求,李讷来到了农村锻炼,对此,李讷也没有一丝不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农村后,李讷依然保持着从前的习惯,对外隐藏着自己的身份,没有人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女儿,再加上李讷平时为人低调,鲜少与人交流,一时之间,竟然没了朋友。

这时候,当地招待所的服务员,小徐,走进了李讷的生命中。

小徐为人热情、乐善好施,经常邀请李讷与他一起运动锻炼,还在李讷需要帮忙的时候,帮助李讷完成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慢地,李讷对这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有了好感,虽然小徐只有初中文凭,但是家庭背景都是工人出身,是妥妥的积极分子,也符合了毛主席的要求。

等到李讷和小徐,发展到了该结婚的时候,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虽然中间,有李讷母亲的阻拦,但还是抵不过李讷坚定的内心。

婚后,时间一长,李讷和小徐的不合适,就慢慢显现了出来,李讷受到过高等教育,而小徐却没什么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李讷还是和小徐离了婚,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

起初,李讷的生活还算好过,毛主席经常将自己的稿费,寄到李讷家中,让李讷可以宽裕地生活,但随着毛主席的逝世,李讷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讷一个人带着孩子,既要收拾家务,还要买菜做饭照顾孩子,还要工作,工资也不多,生活过得紧紧巴巴,甚至一条毯子,都要半铺半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讷的生活和平民老百姓一样,周边邻居也都不知道这是毛主席的女儿。

那时候,父亲逝世,母亲又犯了错,被关在监狱里,对李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就在李讷一筹莫展的时候,李敏来看望李讷了。

姐妹两个很久不见,在一起抱着哭泣了很久,李敏走时在李讷的手里塞了一笔钱。

从那以后,李敏每个月都给妹妹寄一笔钱,用来补贴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李敏和李讷的姐妹情深,李敏的温暖陪伴着李讷,度过了一段段艰难困苦的岁月,让李讷对能有李敏做姐姐,感到十分的庆幸。

再后来,毛主席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和他的妻子,为李讷寻找了一个靠谱的丈夫,名叫王景清。

至此,李讷的生活,也终于趋于平稳安定。

晚年时,李讷多次提到姐姐,眼眶中都含着泪,说:“如果没有姐姐帮我,那时的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

可见,一直到姐妹俩垂垂老矣,都在相互爱护着对方,常常聚会见面。

结语

结语

李讷和李敏虽然不是一个母亲,但胜似亲姐妹。

李敏有着作为姐姐的担当,虽然和继母的关系一般,但是李敏没有迁怒在妹妹身上,也没有因为父亲对妹妹的宠爱,而产嫉妒度之心,依然在妹妹的危难时刻,用心帮助李讷,可以见得李敏身上的伟人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讷作为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却从不拿架子,也不会父亲产生占有欲,而让姐姐回国后感到尴尬,而是事事帮助姐姐,让姐姐尽快地融入这个家。

两个姐妹的感情,时至今日都让人动容,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感情深厚的兄弟姐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