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汽车销量持续走高,但上游供应商黑芝麻智能却困在了IPO征程中

2024年3月22日,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黑芝麻智能更新IPO文件,试图再次冲击港交所主板。结合此前的经历来看,黑芝麻智能的IPO之旅并不乐观。

2022年7月,黑芝麻智能CEO单记章曾透露,公司正申请科创板流程。不过2023年6月,黑芝麻智能突然转战港交所。因半年内未通过聆讯,黑芝麻智能的首次港交所IPO无奈“流产”。

不可否认的是,黑芝麻智能瞄准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极具成长前景,并且公司业绩增速不俗,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黑芝麻智能一直没有摆脱巨额亏损泥潭,并且客户忠实度也有下降趋势

在国际巨头和本土新贵的围剿之下,难以构筑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粘性的黑芝麻智能正面临严峻挑战。

自动驾驶成时代风口,黑芝麻智能成资本宠儿

招股书显示,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车规级计算SoC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

黑芝麻智能诞生之时,正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前夜,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智驾汽车的市场接受度也逐步走高。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中国自动驾驶汽车销量从610万辆增长至152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35.7%,渗透率上涨36.1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在此背景下,车规级SoC市场自然也会随之成长。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从66亿元增长至1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0.2%。

由于入局相对较早,深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多年,黑芝麻智能已推出多款成熟的车规级SoC产品。

比如,2020年6月,黑芝麻智能推出A1000,在INT811精度下,可提供58 TOPS10算力,这是中国开发及推出的第一款具有自有IP核的高算力自动驾驶SoC。2023年4月,黑芝麻智能又发布了武当系列跨域SoC,成为业内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

由于车规级SoC市场正飞速成长,随着下游需求井喷,以及A1000、A1000L等产品逐步走向市场,黑芝麻智能的客群持续扩大,并且业绩也持续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末,黑芝麻智能客户群有85名,相较2021年末的45名,增长88.89%。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的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营收分别为3430万元、1.42亿元以及2.76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56.6%、86.0%及88.5%。

这自然会带动黑芝麻智能的业绩飞速攀升。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总营收分别为6050.4万元、1.65亿元以及3.12亿元,三年时间,翻了超四倍。

展望未来,智驾汽车的渗透率还将进一步走高,预计2028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为71.6百万辆,渗透率为94.4%;中国市场销量将达25.3百万辆,渗透率为97.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预计2028年,全球ADAS(高阶辅助驾驶系统) SoC市场规模将达713亿元,2022年-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24.2%。凡此种种,预示着,黑芝麻智能还有极为高远的成长空间。

由于黑芝麻智能瞄准的市场红利井喷,而黑芝麻智能的业绩也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其自然备受投资者关注。

招股书显示,IPO前,黑芝麻智能共完成10轮融资,C+轮融资后,黑芝麻智能的隐含估值高达22.18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小米、吉利等一线机构。

客户粘性下滑,黑芝麻智能直面亏损挑战

众所周知,一家优秀的企业,不光需要具备成长性,更需要稳步释放利润。遗憾的是,过去几年,黑芝麻智能持续身陷亏损泥潭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三年时间合计亏损近100亿元。

黑芝麻智能之所以持续巨亏,当然是因为其极度重视研发投入。截至2023年末,黑芝麻智能拥有950名研发人员,占公司总员工数的86.7%。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研发开支分别为5.95亿元、7.64亿元以及13.63亿元,均高于各年营收。

研发费用高于营收,是黑芝麻智能亏损的直接原因,但反过来考虑,如果黑芝麻智能的产品持续热销,形成规模效应,那么也可以平衡上游高昂的研发成本,扭亏为盈。由此来看,黑芝麻智能亏损的深层次诱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有限。

尽管过去几年,黑芝麻智能产品的性能进步明显,但对比英伟达、地平线,依然有很大短板

比如,黑芝麻智能目前正研发,计划于2024年推出的A2000,算力超250TOPS,约为A1000的5倍,但其与2019年英伟达发布的Orin芯片处于同一级别。英伟达最新的旗舰产品Thor算力已经高达2000TOPS,是A2000的8倍。

由于A1000、A1000L等产品性能有限,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诸多客户都开始背弃黑芝麻智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的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基于SoC的解决方案客户留存率分别为0%、60%、37%;基于算法的解决方案客户留存率分别为50%、33%、29%,均呈下滑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黑芝麻智能的第一大客户突然“消失”。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黑芝麻智能第一大客户A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0.7%、43.5%。然而到了2023年,黑芝麻智能的前五大客户中,已没有客户A,排名第一的客户F仅贡献15.2%的营收。

客户A不再大规模采购黑芝麻智能的产品固然有众多理由,但想必与后者的产品综合性能不出众,难以提高自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智驾能力有直接联系。

事实上,不止曾经的客户谨慎选择黑芝麻智能,就连投资黑芝麻智能的股东也不愿意选择其产品。比如,2021年9月,小米领投黑芝麻智能C轮融资。然而,最近火热的小米汽车,却选择采用英伟达的Orin芯片。

黑芝麻智能的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其产品迟迟难以打开市场、实现规模化,自然会引发公司亏损。

现金流仅可维持15个月,黑芝麻倍感焦虑

当然了,作为一家初创公司,黑芝麻智能还在飞速成长,接下来,如果其产品持续精进,并且产能充分释放,也有可能俘获众多下游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资源可供黑芝麻智能成长。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末,黑芝麻智能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2.98亿元。对此,黑芝麻智能表示,假设公司未来平均现金消耗率为8790万元,估计上述资金仅能维持15个月。

黑芝麻智能面临“山穷水尽”的挑战,不止因为公司的研发费用居高不下,下游产品销量有限,还在于缺乏投资机构输血。

前文提到,因聚焦的市场红利井喷,黑芝麻智能备受投资机构关注。然而,因持续身陷亏损泥潭,资本市场已开始谨慎看待黑芝麻智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黑芝麻智能最后一轮融资发生于2021年12月,B-4轮、B+轮、C+轮的最后付款日期为2023年6月。此后,黑芝麻智能再未拿到新的融资。

与之对比,黑芝麻智能的竞争对手地平线却不断融资。招股书显示,2015年以来,地平线共完成11轮融资,平均每年1.2次,最后一轮融资完成于2023年12月。

值得注意的是,与黑芝麻智能类似,地平线也没有回正现金流。2021年-2023年,地平线净亏损20.64亿元、87.20亿元、67.39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11.03亿元、18.91亿元、16.35亿元。

在此背景下,一级市场之所以相对更加看好地平线,主要是因为其产品力更为强悍,并且市场影响力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地平线

官方资料显示,2023年末问世的征程6算力高达560TOPS。截至2023年4月,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破300万片。与之对比,截至2023年末,黑芝麻智能的王牌产品华山A1000系列SoC总出货量只有15.2万片左右,只有征程系列的5%左右。

总而言之,尽管黑芝麻智能瞄准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极具增长前景,但自动驾驶SoC极度依赖巨额研发,再加上产品出货量有限,黑芝麻智能目前正持续深陷亏损泥潭

如果后续黑芝麻智能的产品极具竞争力,那么投资机构确实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其逐步统治市场。但问题是,不论是对比国内新势力,还是国际巨头,黑芝麻智能的产品都有很大的短板。

在此背景下,即使可以登陆资本市场,想必黑芝麻智能也难以博得投资者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