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随“山西博物院志愿者万里行”参观了三星堆新馆,在此做一导览式的回顾,顺便复习,才疏学浅,错漏难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路线:主展馆分为三个展厅,一层是“世纪筑梦”和“巍然王都”,二层是“天地人神”。 主展馆外还有一个三星堆修复馆,可以看到科技修复的各项成果。

三星堆名头大,游客多,明星文物前总是拥堵,也算是文博热的副作用,接受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世纪筑梦

主要介绍三星堆考古发掘的历史。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中心有三个土堆和一个状如新月的月亮湾台地,组成了“三星伴月”的景观,1986年这里发现的一、二号坑震惊世人,按考古学文化“最小地名”的命名原则,称为“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要追溯到1927年,曾做过小官的乡贤燕道诚,同他儿子在燕家院子外疏通水车时,发现玉器,这是最早出土的三星堆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道诚深夜把玉器搬运回家,其中有“古代圭、璧、琮、玉圈、石珠”各若干,后或赠或卖,消息传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春,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考古和人类学教授美国人葛维汉组织考古队,经省政府教育厅同意,在月亮湾一带进行发掘,这是三星堆遗址的首次科学发掘。

建国后有多次探查工作,1986年发现一、二号器物坑,一醒惊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到2020年发现三至八号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器物坑中出土的文物数量近2万件、种类丰富,足以显示古蜀国的繁华。

八个器物坑的简单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号坑:面积16.2平方米,出土器物500余件,重点文物有金杖、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面具、龙柱形器、龙虎尊、玉璋、玉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号坑:面积11.9平方米,出土器物1400余件,重点文物有金面罩、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面具、头像,神坛,玉璋、象牙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号坑:面积14平方米,出土器物729件,重点文物有金面具、青铜顶尊人像、神坛、大面具、神树、神树纹玉琮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号坑:2024年新发表了发掘简报,有确切的信息。面积9.33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1970件,另有象牙47根,海贝50枚。对灰烬堆积的显微观察发现有麻纺织物以及丝绸痕迹。重点文物有青铜扭头跪坐人像3件、金带、玉凿、玉琮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C14测定,有95.4%的概率落在距今3148~2966(cal.BP)时间范围之内。(cal.BP是指经过树轮校正后距公元1950年的年份),通俗地说,就是4号坑的年代为1199B.C.~1017B.C.,商周之际。(3148-1949=1199,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是减194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坑的性质发掘者认为是“基于突发性事件而形成的祭祀器物掩埋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号坑:面积3.5平方米,“含金量”高,重点文物有金面具、鸟形金饰、金箔、牙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号坑:面积4.1平方米,出土了三星堆首次发现的木箱,重点文物有玉刀等。

七号坑:面积13.5平方米,重点文物有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彩绘青铜人头像、青铜铃、玉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号坑:面积19平方米,重点文物有青铜神兽、神坛、鸟足神像、龙形器、代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着裙人像、金面具、玉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配图为“世纪筑梦”展厅的展品,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