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人物早餐会】本刊2024年4月10日发于江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近三日各媒体凤凰网、都市日报、顶端新闻等报道:2024年4月5日, 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因为“不明的核辐射泄漏”进入紧急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城拥有大约63万人口,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口东岸,与黑龙江省抚远市隔江相望,航道距离只有65公里。距离靠近中俄边境,只有30公里左右。其潜在的跨境影响引发国内部分居民的担忧。

突发!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因核辐射进入紧急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发!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因核辐射进入紧急状态!

根据最新的消息,辐射源已经被找到并安全地移入特殊容器中,随后被运送到放射性废物储存设施。尽管俄罗斯当局并未详细透露,但哈巴罗夫斯克的工业区将至少维持三天的紧急状态,以便执法机构调查泄漏的源头。

事件发生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发生地点。

报道称,令人惊讶的是,在采取行动或向公众发出警报之前,哈巴罗夫斯克的潜在致命辐射泄漏被人发现大约一周的时间了。在3月28日,一名男子首先注意到了异常的辐射读数,当他走过一个“废物堆”时,辐射读取器迅速上升。他的读数器在0.45微西弗处发出警报,屏幕上可见的最高读数为5.99。科普一下,辐射值在0.57微西弗以内是正常的,这个5.99已经超标了10倍。相比正常的范围,辐射已经很惊人了。再看看日本核废水的辐射数值,两者对比:0.13 VS 5.99。用计算器测算一下,这次泄漏事件的数值是日本核废水的46倍,比日本的核废水要大的多!

最高读数为5.99,严重超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高读数为5.99,严重超标。

随后该男子报告给了俄罗斯的相关部门。然而,直到4月5日,紧急状态才被正式宣布。哈巴罗夫斯克的市民防部门负责人安德烈·科尔钦表示:“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辐射源,并且已经封锁了该地区。”有关方面决定在哈巴罗夫斯克实行紧急状态,以加快应对工作的速度。当局坚称没有生命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生核泄漏的地方是哈巴罗夫斯克,曾经被叫做“伯力”(英文名称:Khabarovsk),又名:伯力城、哈巴罗夫斯克,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的中等城市。伯力是清前期东北边疆重镇之一。伯力是俄罗斯东岸重要的航空、水路和铁路重镇。伯力原来是属于中国(清)的领土,在1860年后归为俄罗斯的领土。

俄国割占中国东北领土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国割占中国东北领土示意图。

1858年(清咸丰八年),俄罗斯侵略军侵占,建立军事哨所,并以17世纪沙俄侵略黑龙江的头目哈巴罗夫的名字命名“哈巴罗夫卡”。1860年(清咸丰十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 ,伯力城及其乌苏里江以东至海洋的广大地区被沙俄割占。1893年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

中俄北京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北京条约。

略有讽刺的是,哈巴罗夫曾是最早入侵黑龙江流域的头目之一,后世还被尊称为“英雄”人物。而这城最初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说到这里,现在的伯力城中都还屹立着这位“民族英雄”的雕像,叫做哈巴罗夫纪念碑。如果以民族主义的大旗来讲,可不可以说,一个国家的英雄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来说可能就是无耻的侵略者。勿喷......

哈巴罗夫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巴罗夫雕像。

回到核泄漏事件,哈巴罗夫斯克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口东岸,与黑龙江省抚远市隔江相望,航道距离仅65公里,拥有大约63万人口。尤其是这个事发地,离佳木斯也就几十公里!

事发地距离中国领土极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发地距离中国领土极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30多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比,此次事件规模较小。然而,这次事件是苏联核试验基地遗留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再次提醒人类,放射性核废料的危害并未随时间减少。

哈巴罗夫斯克州曾是苏联重要的核试验基地,尽管苏联解体多年,但这里仍然残留着大量放射性废料。监管力度的降低和基础设施老化导致核废料泄漏事件时有发生。可能是存放核废料的仓库或运输管线出现问题导致了哈巴罗夫斯克的辐射泄漏。

然而,由于信息披露有限,外界对事件的具体情况仍然一无所知。据俄罗斯官方表示,放射源已得到控制,但并未透露辐射源的具体强度和扩散范围。这让中国的公众更加焦虑不安,因为毕竟,哈尔滨距离事件地点仅有700公里,它是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人口密集。

俄方表示,放射源已得到控制,但未透露辐射源具体强度和扩散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方表示,放射源已得到控制,但未透露辐射源具体强度和扩散范围

据本会了解,相关官媒(顶端新闻等)联系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工作人员表示,当地对部分地区进行管制,对核泄漏的源头进行紧急处理,目前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也没有影响到中国边境。但是紧急状态暂时没有解除,提醒中国居民不要前往限制区域活动。

此前,民间已经有部分传言,此后,少量社交媒体开始出现此事件的相关信息,据华裔人物早餐会目前统计,随着近几日凤凰网,顶端新闻,腾讯,东方网等媒体进入事件的报道进行时,此事相信会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坦率的说,这类事情牵涉到民生安全,核辐射又因为其不可控和敏感度,会引起公众的担忧和思考,有网友说,“让人想不明白的是,日本排放核废水热度最高时,每天都会喜提几个热搜,但这次俄罗斯远东发现放射源却与日本的核废水全网的媒体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网易跟帖网友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易跟帖网友评论。

不得不说的是,俄罗斯在中国国内的基本盘是真的强大。“俄粉”一词出自于各界对俄罗斯和普京拥趸的社群称呼。类似“美狗”一词两派阵营的民间非理性用语。

不久前,俄罗斯大规模庆祝“达曼斯基岛”(珍宝岛)保卫战胜利55周年,据传一大群“俄粉”跑去给人家点赞,还盛赞伟大的苏联战士……,有网友说,“俄粉”连一点基本的历史观和羞耻心都没有了吗,真是“大鹅虐我千百遍,我待大鹅如初恋”。

就核辐射这件事,还有三个亟待查清的问题:

Q1、这次核辐射的危害有多大,究竟有没有波及到黑龙江的可能?

Q2、能不能及时控制?有无升级危险?

Q3、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规避?

另外,最关键的是,俄罗斯自己有大片领土,为什么把核辐射物质放在邻中国边界地区?期待权威媒体和专家尽快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事件的发生,不免让人回忆起俄罗斯曾经发生的核电事故——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或简称“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一件发生在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县的福岛核事故)。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

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切尔诺贝利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切尔诺贝利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是近代历史中损失惨重的灾难事件之一。

有了切尔诺贝利的前车之鉴,但愿此次“小微”事件,定位“核泄漏”也好,定义“核辐射”也罢,尽快烟消云散,让平静的生活继续。

本期主要撰稿:Duncan 友然 毛强

文字统筹:周浩然丹增措

美术指导:一洲 郑晓青

本期图片编辑:王梦 孙琪 丁朵朵

多媒体通联:朱南 杭熠

广告公关通联:郑佳佳

华裔人物早餐会 “chinese breakfast”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公众信息,部分文字,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部分来源存在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本平台所有稿件无论原创,转载,改编,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著作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刊联系,我们将及时标注/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登陆华裔全媒体官网

www.breakfast777.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们活跃在全球各地的时尚界,演艺界,美食界,文化艺术界,工商政经界。她们诠释着芳华的人生,上演各自的精彩。共同的是:她们同有一个亚洲面孔,一个华人面容,构筑迷人的东方气质下无时无刻传递着亚裔华人的人生传奇和奋斗故事。华裔人物早餐会归属传奇人物,典藏俱乐部精髓,挖掘幕后的新闻,分享她们的故事,重温她们的笑泪人间。

“华裔人物早餐会”(北京)版权所有,如采用本刊文字或图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