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水滴公司(WDH.US)公布截至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提起水滴公司,可能大家会感到有些陌生,但该公司的互联网公益产品——水滴筹,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

01

业绩股价双下滑

自2022年扭亏为盈后,2023年水滴公司依然保持着盈利的业绩。根据水滴公司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其2023年净营业收入为26.31亿元,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但对比水滴公司2022年的业绩,其2023的表现有些“黯淡”了。

2023年净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28.018亿元同比下降了6.1%,水滴公司在公告中给出的净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保险相关收入减少,2023年水滴保险相关收入为人民币23.409亿元(3.297亿美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25.592亿元同比下降8.5%,主要由于保险经纪收入减少。

尽管水滴公司的另外两项主营业务出现了增长,但还是难以扭转营收下降的颓势。2023年众筹服务费为人民币1.627亿元(2290万美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558亿元同比增长4.4%。2023年数字临床试验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1.005亿元(1420万美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5950万元同比增长69.0%。

不止营收下滑,水滴公司的净利润也出现了大幅下滑。2023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72亿元(2360万美元),而2022年为人民币6.077亿元,同比下降了72.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水滴公司2023年运营成本和费用也在增长,2023年运营成本和费用为人民币26.375亿元(3.715亿美元),对比2022年同期同比增长了13.5%,主要由于神兰宝的财务业绩合并产生了人民币1.307亿元的运营成本和费用。

2023年水滴公司除了并不好看的业绩以外,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令水滴公司的高管和投资者们感到头疼。水滴公司的股价在前5个月出现了上升态势后就一路往下走。不过,严格意义来说,水滴公司的股票行情好像一直不太好。

2021年5月7日,水滴公司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IPO,成为中国在纽交所上市的“保险科技第一股”。水滴公司的发行价为每股12美元,而这也是其自上市以来的股价最高点。此后,水滴公司就开始了美股大“跳水”。

截止4月9日撰稿时,水滴公司的股价来到了1.29美元美股,对比发行价,暴跌了89.25%,市值蒸发了超过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2亿元。

02

“不是公益组织”

出现在朋友圈等社媒平台的水滴筹捐款链接,是大部分人对水滴公司的第一印象。这也让很多人认为,水滴公司是一个互联网公益性组织。其实不然,水滴公司曾回应过,“水滴筹不是公益组织”,而水滴公司也不只是做水滴筹这一项业务。

水滴本质是做保险业务的。水滴公司主要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即水滴保、水滴筹和翼帆医药。从水滴公司的三个运营部门来看,就是保险:主要包括水滴保险市场、神兰宝保险市场及技术支持服务;众筹:主要包括水滴医疗众筹;其他:主要包括数字临床试验解决方案和其他新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险相关收入包括保险经纪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保险经纪收入是指从保险公司赚取的经纪佣金。技术服务收入来源于向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提供客户关系维护、客户投诉管理、理赔审查、用户转介等技术服务。

保险业务也撑起了水滴公司2023年的主要营收,水滴公司2023年保险营收为人民币23.41亿元,占比营收高达89.02%。

截至2023年底,水滴平台向客户提供了1357款保险产品,较2022年增加582款,增幅达42.89%。

根据水滴公司的财报显示,自2016年上线至2023年底,累计有约4.5亿用户通过水滴筹向超过310万名患者捐赠626亿元。水滴筹为水滴公司带来了所有互联网公司运营的根本——流量,截止目前,水滴筹的主要流量入口还是水滴筹。

光大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通过水滴筹在社交平台上以滚雪球的方式获得大量内部流量,这是水滴独特的引流方式,该部分消费者保险意识强,对平台产品兴趣高,易留存成为重复购买客户。”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这种“水滴筹冲锋在前,水滴保收获在后”的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在过去的5年内确实成效显著。根据水滴公司招股说明书,水滴公司在2019-2020年投入25.36亿元,获得了1750万付费保险用户。中信里昂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19-2020年,水滴公司单个付费保险用户的获客成本为每客144.91元,而此时众安、泰康、易安3大互联网保险获客成本区间在每客164-642元,水滴的获客成本明显更具优势。

据水滴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2021年,通过水滴筹发起众筹项目的病患数分别为80万人、170万人和240万人,增速明显放缓。而同期通过水滴筹进行捐款的用户分别为4亿、3.4亿和3.94亿,捐款用户数量难创新高。

水滴公司想做到了依靠水滴筹实现稳定的流量来源,但在水滴筹引发一系列争议的背景下,用户增速明显放缓,水滴保的流量模式进入了瓶颈期。

03

争议不断

2016年4月,沈鹏从美团辞职创立了水滴公司,水滴筹应运而生,用沈鹏的话说,希望将“中国传统的职工互助会或民间互助社群“互联网化,以解决用户重疾医疗资金问题。

水滴筹自上线起,实实在在的为不少病患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使得无力承担高昂医疗费用的患者得以继续接受医疗救治,从而挽救生命。水滴筹如今已为国内前排的大病筹款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普罗大众的善意是水滴筹此类平台得以存在发展的根本。

但水滴筹却不止一次陷入诈捐风波,被网友们诟病“消费爱心”。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用淘宝买来的假病历可以在水滴筹发起众筹,不仅假病历可以通过水滴筹平台的审核,甚至众筹文案也可以由淘宝上的个人商家代笔。而且,发起人通过扫描代笔者提供的二维码,可以跳转到水滴筹微信平台发起众筹。

2019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血栓住院。治疗近一个月后,5月1日,其家人在“水滴筹”平台中发起上限百万元的筹款,最终筹得14.8万元。随后有网友提出质疑,“吴鹤臣家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为何还来众筹”?

据央视网报道,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公安分局侦破一起利用伪造水滴筹链接骗取筹款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斩断了一条伪造水滴筹网站链接、收款接口和发布虚假筹款信息黑灰产业链条,该案为全国首例。

据水滴筹公众号显示,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大病患者可以发起筹款,筹款材料主要需要发起人信息、患者信息、求助说明、医疗证明材料和家庭经济情况等。但具体有什么审核标准,不得而知,此前大家所诟病的也一直是水滴筹作为官方平台对于筹款不加以审核,使得不少诈捐案例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有媒体曝光水滴筹中介抽成最高达70%引起了争议。但随后水滴筹发出公开声明,强调筹款中介为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以及水滴筹将持续打击恶意推广行为和水滴筹的服务费仅为3%。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4月开始,水滴筹宣布试行收取服务费,用于维持平台正常运营,收费标准为筹款金额的3%,单个筹款项目收费最高不超过5000元,此外,第三方支付通道收取0.6%的费用,任何超过3.6%的收费,都不是由平台收取。

同时,水滴筹上线至今并未盈利,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水滴筹的运营亏损约2.46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收窄的原因是,自2022年4月水滴公司开始收取一定比例的众筹服务费。该部分2023年的收入为1.627亿元,同比增长4.4%。

在黑猫投诉上,最新一条关于水滴筹的投诉就是“水滴筹调查不实,隐瞒客户财产,帮助客户筹款”,筹款人名下有车有房但平台信息不予披露,水滴筹的信息审核一直被质疑但好像并没有改善多少。此外,关于水滴筹捐款后强制水滴保,也是消费者们投诉的主要内容之一,水滴公司“强买强卖”诱导消费已经是很久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的内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水滴公司不是公益性组织,但依靠水滴筹这个众筹平台起家的水滴公司,需要在公益与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点。

参考资料:
1、侃见财经:《“弃子”,水滴筹?》

2、南方周末:《3.4亿人捐款的水滴筹背后:水滴系做大的保险生意》

3、青澄财经:《水滴公司怎么赚钱?》

| 金投研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