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各国实力的消长,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去年,印度历史性地超越前宗主英国,在全球GDP榜单上排进前五名。

并以同比增长7%的速度,在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排到增速第一的位置,令印度人信心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印度央行副行长更是公布了一个大胆的预测。

他宣称,在未来十年内,印度GDP将保持显著增速。到2032年时,有望跻身世界第二。

这一预测,无疑给未来国际格局带来了全新的想象空间。并且,这位副行长接下来所预言的中美排名变化,也同样令人感到意外。

那么,印度央行的预测是否在理?在印度人的未来畅想中,美国和中国分别能排到第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央行副行长:8年超美,26年超中

印度,这个古老悠久但是人口结构年轻化的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服务业的崛起,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再到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印度经济正在以蓬勃的姿态呈现出发展的态势。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印度凭借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向,印度人普遍抱有乐观想法。当地时间3月30日,在日本京都举办的第40届中央银行家研讨会上。

印度央行副行长帕特拉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经济:机遇与挑战》的激情演讲。帕特拉信誓旦旦地向众人宣布:

未来十年内,印度GDP将以10%的增速快速成长。到时候,全球经济排名也会因为印度的崛起,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回印度还是谦虚了一点,没直接说自己马上就能冲到第一。

帕特拉说,给印度八年时间,到2032年,他们就会超越美国,排到第二。至于到时候谁会是第一?帕特拉回答说:我想会是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尽管中国有机会短暂停留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但被印度赶超也只是时间问题。

再给印度18年时间,等到2050的钟声一响,他们就会超越中国,逆袭成为世界顶流。

副行长的这番话,概括起来就是——8年赶美,26年超中,印度早晚会称霸全球。

帕特拉补充说,以上这些推断,都是基于一个前提下做出的假设,那就是在印度克服了自身的经济弊端以及发展局限性之后。

然而,这恰恰又是印度最根深蒂固、最难解决的问题。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

因为印度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弊病,例如基础设施薄弱、贫富差距大、生态环境差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印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对其国际地位的提升构成了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抛去这一点,帕特拉的预测,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至少中美排名变化这一块,还算符合学界的主流观点。

例如,目前OECD等机构大多预测中国GDP会在11年后超越美国。

事实上,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越美国,名义GDP超过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如果是印度这种国家想要超越体量六倍于己的美国,十年八年的时间恐怕不够。

即便是按照年均10%的增长率来推算,8年后的印度,GDP充其量也只有6.88万亿美元而已,仍与中美保持明显的代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大多数机构普遍认为,印度起码要等到2070年前后,经济总量才有可能比肩美国。

并且,这还是在当前现状维持不变的前提下,才会实现的目标。

不过,到那时候,21世纪都快接近尾声了,世界局势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缘政治格局也早已今非昔比。

印度能不能在这一系列大的变动中,挺过来都是一个问题。

因此,在这之前,也有不少机构对印度的发展前景做出过预测,但他们基本不认为印度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中国或者比肩美国。

像国际投资机构高盛此前的预计,就否定了帕特拉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说,到2050年,印度的GDP最多达到22.5万亿美元,排在美国的37.2万亿和中国的41.9万亿美元之下,位列世界第三。

毕竟,在印度经济提升的同时,中美也不会原地踏步。中国的体量是印度的5.26倍。

即便中国坐在原地,印度也要连续8年保持21%的增速,才有可能追赶得上。但就目前来讲,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连续增长。

高盛还预计说,到2075年,印度GDP将达到52万亿美元,略高于美国,略低于中国。这时候,印度才有希望挤进世界第二。

印度经济未来还有可能保持高增速增长吗?

那么,同样是50年后的预测,为什么印度副行长的数值,会和高盛机构的相差这么大呢?

原来,这是因为,双方都对印度的经济走向,有着不同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印度央行副行长的预测,是基于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他认为印度人身上有一股闯劲,在莫迪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做到年年“开挂”,超额完成指标。

但高盛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需要对自家的声誉和客户的利益负责,断然不能满嘴跑火车。

因此,他们的预测,是基于该国近20年来可持续性较差的经济增长特点,得出来的结论。

首先,近20年来,印度的GDP都没有超过10%。并且多次在达到7%以上的高增速之后又骤然下降,非常的不稳定。

例如,2010年,印度的GDP增速为8.5%。过了一年,突然猛地降回到5.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一直维持较低的增速,直至2015年,才慢慢恢复到8%。结果到了2017年,居然又开始往下掉。

因此,要在未来10年内维持10%的增速,对于印度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后发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增速放缓才是常态。

印度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增速很快。

而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突破中等收入、向更高收入迈进的过程。

发展到现在,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庞大,不少行业的升值空间趋于饱和,很难再有创业之初的那种大跨越,因此速度缓很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结合大多数后发国家的经验来看,印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用工成本增加以及制造业企业向外转移。

印度经济很有可能遇到发展瓶颈,导致增速放缓,甚至是停滞不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简单来讲,是一个经济体成长到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无法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进而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状态。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之后。可印度还没有中等收入的命,就率先得了中等收入的病。

种种迹象表明,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遇到瓶颈。除此之外,印度的债务问题也是一年比一年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将借债作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内生动力。这就导致,债务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逐渐接近国际警戒线,债务危机越来越严重。

只要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印度想要在未来10年内年年保持10%的经济增速,几乎是无稽之谈。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看起来很高,但这其实都是2021年之后。

印度政府为了让自己的纸面数据更加美观,故而营造出来的假象罢了。比如在2017年之后,印度的GDP增速就逐渐支棱不起来。

情急之下,印度政府一方面举借外债,加大国内财政支出;另一方面调整GDP统计方式,把牛粪也算进去,这才勉为其难地把GDP增速拉回8%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背后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经济结构依然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不足;政治和官僚机构腐败严重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种姓制度也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平等的传统社会制度,导致资源的分配不均。

高等种姓垄断了社会资源和精英教育机会,而底层种姓则普遍面临营养不良、文盲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社会资源的非优化配置,严重制约了印度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社会发展。

结语

因此,印度虽然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但实际上因为种种原因被限制住了。

早已陷入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以及债务危机中,增长颓势显著,根本不可能做到印度央行副行长说的所谓“8年赶美,26年超中”。

参考资料:

1.印度:二季度GDP增8.2%[J]经济 2018年18期
2.张旭.印度GDP核算概况[J]调研世界 202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