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成大事呢?

聪明?努力?有背景?

这些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打破很多人常识的一个点:懂一个“慢”字。因为成大事者,慢半拍。

这不是小编瞎说的,而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家族通过一百多年的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他们在崛起的每一步都有意慢人半拍,最后超越了所有先下手为强的竞争者,成为“中古第一家族”,绵延800多年。

那就是神秘的琅琊王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指的就是这个家族。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也出自这个家族。

他们培养了50多位宰相,35个皇后,至于太守、刺史等类似市长、省长级别的高官,更是不计其数,堪称中国史上最牛公务员家族。他们的权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远远超过了其他世家大族,著名学者田余庆先生将其称之为“门阀”。

小编今天要推荐给你的这本新书《门阀》,首次以历史非虚构形式,真实讲述琅琊王氏的创业史,揭示他们的成事之道。

成大事者,慢半拍

网上有这样一个戳心的说法:底层和中产之间的差距是知识,中产和富豪之间的差距是财富,那富豪和权贵之间的差距是出身。

不过这句话只对了一半,权贵跟其他阶层的差距不只是出身,还在于他们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成功法则。比如曾国藩家族、梁启超家族等都有自己的家训。当然这些法则只在他们家族内部流传,往往秘不示人。

那琅琊王氏的成事之道是什么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六个字:

言宜慢,心宜善。

“心宜善”不能简单解释为善良,而是上善若水,随势而动。真正与众不同的是“言宜慢”,就是说话做事,都有意慢人半拍。

将这六字家训发扬光大的人大家其实也熟悉,就是卧冰求鲤的主人公王祥。很多现代人一直嘲笑他迂腐,但殊不知,他才是真正的谋略天才。

即使后母虐待他,他也躺在结冰的河面上捞鱼,这就是“心宜善”。而善会带来巨大的回报,当时没有科举,像他这种大孝子会被直接推荐做官。卧冰求鲤的事情传出去不久,来请他做官的人就踏破了门槛,但他都拒绝了。

因为他知道他自己的名气还不够大,出去做官,只能从县令这样的低阶官员做起。于是他跑到山里隐居,几十年不出。直到名气传遍天下,他才出来做官,最终位居三公。

你看,这就是“言宜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道延迟满足,蓄积势能。《孙子兵法》也说深藏于九地之下的人,才能动于九天之上。

王祥之后,琅琊王氏的几代族长都坚持了六字家训。因为他们知道: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总觉得自己慢人一步,不断错过风口,也没有太多背景和资源,年纪也越来越大,不断自我怀疑,还有成事的可能吗?

这次读了《门阀》,小编更坚定了信心,真正成事的人,都是“慢性子”!要会等,会熬,并在等的过程中不断蓄积势能,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一飞冲天。

一部真实版《琅琊榜》,看看你能活到第几页

王祥奠定了琅琊王氏的事业基础,但真正带领家族走上巅峰的,是家族的第三代人王导。

他是王羲之的叔叔,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拿来跟管仲相提并论。

公元307年,西晋八王之乱硝烟未散,匈奴铁蹄又大举入侵。当蛮族、藩王、悍将、豪族等势力展开对中原的角逐时。王导却冷眼旁观,不动如山。因为在别人狂热的时候清醒,才能看清大局。

最终,他悄悄把目光投向了一直被忽视的,还没有充分开发的江东。他将在那里辅佐藩王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

这不是一趟容易的旅程,琅琊王氏将和颍川庾氏、陈郡谢氏等其他豪门,以及王室之间展开长达百年的博弈。不论是朝堂暗斗,还是沙场争锋,都是顶尖高手之间的巅峰对决。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当年爆火的权谋剧《琅琊榜》就有参考这段历史。但真实官场中的谋略要比剧中更残酷、更血腥,也更高深莫测。

比如书中有段惊心动魄的登基大戏,看得让人直冒冷汗。

公元318年,司马睿(司马懿曾孙)建立东晋王朝。登基当日,他拉着王导的手,真诚地邀他共坐御床。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对王导辅佐之功的感谢。因为没有王导,就不会有东晋王朝,以及司马睿的帝位。

但当真如此吗?

真的有人愿意分享皇帝的权力吗?

王导知道远没有这么简单。

司马睿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忠厚软懦,恰恰相反,他骨子里留着司马懿的血,长于蛰伏,意志坚定,是深谙帝王术的谋略天才。

所以司马睿的举动至少有两层更深的意思:

一、试探王导的忠诚。王导功高震主,司马睿必须知道他有没有自立为帝的野心。

二、逼着王导当着所有大臣的面表达对自己的忠诚,获得权力的合法性。如果王导都支持他做皇帝,其他人还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想象一下,如果你身处王导境遇,能分析出几层意思?又会如何应对?

真正聪明人的较量,大多时候都不是露在面上的明刀明枪,而是静水深流:一个似有若无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一次看似云淡风轻的职位调动。越是如此,也越是危险。踏错一步,万劫不复。

纵观琅琊王氏往前走的每一步脚印,都有鲜血的痕迹。

打开《门阀》,你会发现里面充满了关于权力、人性的洞察,诸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还绘制了19张地形示意图,细致呈现了几大家族的领地,以及他们战争的路线图。对照着地图,参与几大家族的沙场争锋,有种进入大型军事游戏,角逐天下的快感。恍惚之间,还以为在看《权力的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

《门阀》是历史作品,但小编拿到手后却是一口气看完,有种阅读爽文的炸裂感。不仅有令人拍手叫绝的智慧较量,还有近乎爽文大男主一般的人物描写。

江东管仲王导、东晋曹操王敦,风流宰相谢安、撸鹅达人王羲之,“闻鸡起舞”的主角祖逖,“枕戈待旦”的刘琨,清谈领袖王衍,竹林七贤王戎,“华亭鹤唳”的主角陆机……这些豪门贵胄、名士、名将在异族入侵,神州陆沉的大背景下悉数登场。

他们出身豪门,长相俊美,博学多才。看他们在的乱世中纵横捭阖,完全就像在看神仙打架。

他们还放诞不羁,爱嗑药、抚琴,以及长啸。行事出人意表,个个有梗有趣,每人身上都至少了背负了一条成语,或者典故。说句不该说的,要是他们被从历史上抹去,咱们要学要背的成语至少减去三分之一。

比如“明目张胆”的王敦,他是王导堂兄,不仅出身琅琊王氏,还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年纪轻轻时,就是一个睥睨天下的曹操式枭雄。

有一天,王敦、王导去高官王恺家里做客。王恺令美人劝酒,但凡客人不饮,就杀美人。王导素来不擅饮酒,但为了救侍女一命,每次都一饮而尽。

但当酒杯递到王敦面前的时候,王敦就是不接酒杯。美人神色惨白,王敦还是傲岸自若,看都不看她一眼。

《世说新语》说:

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

主人连杀三人,王敦还是不肯喝。

王敦是能饮酒的,为什么就是不肯喝呢?

《世说新语》说他“固不饮,以观其变”,也就是故意不喝,想看看主人是否真的会杀掉美人。

王恺是西晋首富,还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敦不肯饮酒,对他有挑衅的意思在里面。

回家之后,王导曾责备他,说你今天确实有些过分了。

王敦却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他杀自家人,与我们何干。

多年之后,王敦在武昌起兵叛乱,剑指南京朝廷。和堂弟王导一起控制了东晋王朝。

本书作者南朝深研魏晋史十年,翻遍《晋书》《资治通鉴》《世说新语》等40多种材料,用电影画面一般的叙事,将这些人物逐一复活。即使千年之后,也能感受到他们摄人心魄的魅力,以及独属于魏晋时代的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