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四川省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发布,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释放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烈信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理念,海纳百川引才,千锤百炼育才,真心实意留才,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广纳贤才“引”,汇聚人才“汪洋大海”。“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人才乃国之根本、兴邦之基、富民之源,要想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目标,必须不断扩充乡土人才“储备库”。一方面,应优化引才机制,通过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系、畅通晋升渠道、打造品牌亮点等方式,吸引各行各业的专家人才、行家里手投身基层;另一方面,应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人才无贵贱,有用即人才”的引才新理念,加大对“外部”骨干技术人才及“内部”乡土人才的引进力度,因地制宜制定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奖励激励制度,变“孔雀东南飞”为“凤栖梧桐枝”,逐步形成乡村吸引人才的强大磁场,为乡村振兴汇聚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精心培育“育”,打造人才“成长摇篮”。“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组织部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不仅要关注人才的专业技能,更要重视人才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才成长培植沃土。要持续健全人才培育体系,采取精细化、专业化模式,通过交流座谈、专题讲座、轮岗培训等方式,让人才尽快补齐能力、知识等方面的短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寻找经典案例,通过“请进来”名师讲堂、“走出去”现场教学等方式,教育引导人才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凝聚人才的思想共识,激发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诚心诚意“留”,构筑人才“聚集高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引才育才是基础,留才用才是关键。各用人单位应少当发号施令的“指挥员”,多当贴心服务的“勤务员”,对人才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从感情上贴近人才、从细节上关心人才,持续完善各类扶持政策,真正让人才安心扎根基层、用心服务乡村。应探索出台人才子女入学、家属就医等保障政策,为人才提供信贷资金、土地优惠、优先招聘等支持服务,使人才成为“常驻客”而非“过路人”,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推动乡村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