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想聊一种随处可见的东西:

空瓶

先问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第一,一天之内,你会生产多少个“空瓶”?

答案很容易数清楚,只要掰一掰指头就够了:

喝光了一杯奶茶,空瓶+ 1

用完了一瓶洗面奶,空瓶+ 1

倒尽了最后一滴洗衣液,空瓶+ 1

给小猫开了一个金枪鱼罐头,空瓶+ 1

很多时候,一个空瓶的诞生,往往指向一次生活的小胜利

意味着美味——椰子水空瓶了、黄桃罐头空瓶了、沙丁鱼罐头空瓶了......消灭得干干净净,是吃货最大的肯定。

意味着品质——洗面奶空瓶了,化妆品空瓶了,漱口水空瓶了......用到空瓶,是最能证明好用的、一份显而易见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问题是,你会如何处理一个“空瓶”?

我知道,这个问题乍一听很莫名其妙。能怎么处理?绝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反应大概只有三个字:

“扔掉了。”

扔到了卧室的垃圾桶,扔到了公司的垃圾间,扔到了街边的垃圾箱。

总之,被扔出了当下的生活。

用完一个空瓶,收到一个新瓶,消费在这样的轮替中似乎全部完成,一个瓶子的流转,在生活中已经到此为止。

但或许,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你手上离开的空瓶都去哪里了?

很多人的想法或许恰如海洋学家索菲亚·厄尔博士所说:

“当我们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时,

或者当我们把垃圾从船上扔下去或扔在沙滩上时,

我们认为它们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可惜,不是。

垃圾桶不是它们的最终归宿,甚至整个城市都不是。

我们亲眼目睹,它们出现在一个又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

在沙滩上。

尤其是假期过后,饮用水、防晒霜......被遗落的瓶子们成了海滩垃圾的常客。

留不住热闹的栈桥和沙滩,却唯独能留住一个又一个的空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一条

在海洋的最深处。

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幕:

在地中海,当科学家们将检测仪器下放到海底 1600 米的深处时, 画面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废弃空瓶。

“在这个日光永远照射不到的地方,

漩涡和洋流汇集了许多的塑料瓶,

这些塑料瓶可能会永远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是塑料,每一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制品被倒进大海。

每年,这个数字会增加到 800 万吨。

在朝圣的路边。

2021 年 5 月 28 日,一位旅行者在前往拉萨的五道梁地段,看到一个巨大的、臭气熏天的露天垃圾带。

长 200 米,宽 20 米,高半米,距离公路只有几十米。

里面什么都有,藏着数不清的被丢弃的空瓶。

这条抵达西藏的公路,沦为了垃圾的栖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新京报

我们消耗了远超想象数量的空瓶。

我们还在生产更多的空瓶。

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最火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有数据统计,在立秋当天,超过 4000 万杯奶茶被售出。

4000 万杯奶茶,就是 4000 万个待处理的空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拍摄于 2016 年的纪录片《塑料海洋》中就提到,仅仅是美国,每年至少有 380 亿个塑料水瓶会被废弃。

“每天有630 亿加仑的石油,

在美国被用来制造塑料水瓶,

超过90 %的塑料都只使用了一次,

单是美国每年就废弃了380 亿个瓶子,

这意味着20 亿吨的塑料被填埋,

而且那只是饮水瓶的数量。”

空瓶没有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无力的一个事实是:

空瓶比我们想象得更难处理。

空瓶的材质各异,塑料、金属、玻璃、木材......各种各样的材质,往往意味着各种各样的难题。

比如玻璃。

质量重,运输和处理起来就更费劲;容易破碎,有较大的碎片污染的风险;不可降解,处理起来吃力不讨好。近年来,我国的玻璃回收率呈下降趋势,多数地区甚至不到 30 %。

比如塑料。

我看过一个骇人数据,在过去的 70 年里,全球生产了83 亿吨塑料,其中,只有9 %被回收。

剩下的 91 %呢?

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

“几乎所有塑料制品,都以某种形式存在地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更专业地处理空瓶,昂贵的成本是不可逃避的课题。

我们必须认清的残酷事实是:

没有被好好对待的空瓶,同样不会好好对待我们。

多一个不被妥善处理的空瓶,

我们就会失去一处珍视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一个不被用心安置的空瓶,

我们就会失去一个珍视的朋友。

这是我最心疼的一条鲸鱼,死于 2018 年的印度尼西亚海岸。

被发现时,它已经死去多时。

解剖后,人们在它的胃里,得到关于这场死亡的、最血淋淋的答案:

115个塑料杯,

25个塑料袋,

4个塑料瓶,

数千块塑料碎片,

以及,只人字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世界自然基金会

还有无数的海鸟。你知道一只海鸟的体内可以藏多少塑料碎片吗?

一只出生 90 天的小鸟,人们在它的体内找到了 276 块塑料碎片。

占到它整个体重的 15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的遗体,就是一次次声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正在失去。

而这一切,最终的最终,都将与你有关,与我有关。

以微塑料为例,它的主要来源,是磨砂膏牙膏或者化妆品中的微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海洋中大量的微塑料吸附毒素,成为浮游生物的食物,它们被鱼类吃掉,被贝类吃掉,最终将沿着食物链,一路回到我们的身上。

我们会一口一口吃下代价。

正如纪录片《塑料海洋》的导演乔·鲁克斯顿所说的:

“这些化学物质会进入食物链,

不孕不育、癌症、自身免疫系统问题、

内分泌紊乱、发育中儿童的行为问题、

以及胎儿发育问题,都与其有关。”

警示灯已经拉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资料的过程中,我读到一则令人伤感的旧新闻。

“1950 年代,瑞典设计师图林看中了塑料耐用、便宜、轻质等各种优点,并开发出了设想中完美的‘塑料袋’。

上世纪领先潮流杂志LIFE宣传的生活理念是:‘Throwaway Living’(抛弃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正是我们差一点忘掉的事情:

不光塑料,任何一次技术革新,最初指向的,都是更便利、更自由、更美好的生活。

只是,从“抛弃式生活”到抛弃了生活,我们走得太快了。

快到忘了停下来想一想,这种“更便利、更自由、更美好”的生活,是否从始至终,都没有给自然、给地球留下一席之地。

如今,象征着文明进步的「空瓶」,正一步一步变成文明的代价。

追悔不是解决办法,逃避更不是。

我们需要行动。

比如,少点、少用一次性塑料瓶;

比如,学会识别并主动选择使用“绿色包装”的产品;

比如,了解相关品牌的举措,将用完的化妆品、护肤品空瓶,投入到指定的回收站点。

不要小看这些小事,有研究证明,回收一个小小的玻璃瓶所节约的能量,可以让一个 100 瓦的灯泡点亮 4 个小时,让一台电脑运行 30 分钟。

你我的力量或许微弱,但远比想象中更有用。

最后,我想和你分享纪录片《塑料海洋》的一幕,是导演讲述他拍这部片子的初衷:

“我们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因为了解伴随着关心,

而关心则孕育出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必须关心,我们必须改变。

是时候让我们一起为地球减负了。

谷雨始终坚守自然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理念,与「爱回收」将在 4 月环保月,结合木头环保理念,共同发起「雨」木共生计划。活动期间,收集家中的化妆品空瓶投递到指定的回收站点,即可兑换相应的谷雨全新产品。

爱回收会将这些空瓶进行专业的分拣处理,并输送至下游产业链循环再生,帮助空瓶以新的形式重新回归大众生活中。而木盖的部分,计划与禾希有物&GIVINGBACK一起,将木盖再生成环保产品,反哺到公益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种材料都将拥有第二次生命,而你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为想要的世界投票。

撰稿:周七

部分素材来源:

纪录片《塑料海洋》

一条《全世界都在指责中国污染环境,他们做出了反击》

果壳《地球@人类:怎么解绑我们的“塑料情”?》

@澎湃新闻@新京报@界面新闻 等。

晚祷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必须关心,

我们必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