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诸葛亮的病逝,魏延也在丞相的“安排”下,随着三声“谁敢杀我!”被马岱一刀身首异处。作为蜀国后期第一名将,魏延真的存在必反嫌疑吗?如果诸葛亮死后,魏延没有被马岱杀害,又将对蜀国乃至整个三国产生什么影响呢?今天咱们就结合原著分析 一下。

首先必须肯定魏延能力出征,是三国中少有的将才。早在刘备时代,就曾对魏延委以重任,命其为汉中太守,几乎是与张飞,关羽同等重要般的位置。而魏延也没有让刘备失望,坐镇汉中以来,汉中固若金汤。随着夷陵之战刘备病逝,诸葛亮成为了蜀国一把手,魏延又继续跟随丞相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在南征孟获时,更是与赵云并为大将,俨然是继五虎将之后的蜀国第一名将。尤其在北伐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更是备受后世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虽然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将领,但性格却“刚而自矜”,总是凌驾于诸将之上。若不是费祎从中调停,估计魏延与死对头杨仪早就火拼了。所以就算魏延再优秀,蜀国也不能容下他,所以诸葛亮在病逝前就安排马岱在魏延猖狂之时,出其不意斩杀魏延,将魏延的祸害扼杀在摇篮里。

总结一下就是魏延之死,好比一个人再优秀,如果无法合群,领导也会将这个人剔出队伍。那咱们设想一下如果魏延不死将会对三国产生哪些影响呢?分析之下,至少三种可能是刘禅所不想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可能蜀国内部矛盾爆发,国家动乱。

为何魏延必须死,这也是诸葛亮为何认为魏延必须死的主要原因。魏延作为蜀国后期的头号战将,总想凌驾于同僚之上,而杨仪总是与魏延唱反调,蒋琬又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如果魏延回国夺权,一定会让蜀国内部矛盾爆发,动乱不堪。

魏延官职仅次于诸葛亮,而此时诸葛亮病逝,魏延已经是蜀国军事第一人。至于费祎,蒋琬,杨仪等都是文官,魏延岂能被这些书呆子左右。还有姜维,王平等辈虽然都是忠勇之人,但在能力资历方面与自己没有可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如果不能制止魏延夺权,岂不是有负丞相的寄托。这也是为何在刘禅询问诸人对杨仪魏延互相污蔑造反的看法时,为何蒋琬等人一致认为反贼是魏延的原因,就是认为自己不能节制魏延。所以魏延的性格害了他,当然如果真发生魏延与文臣夺权的局面,肯定是刘禅不想看到的。蜀国内讧,岂不是给魏国可乘之机!

其二,魏延投奔曹魏,为蜀国埋下祸根。

原著中曾写道:魏延收聚残军,与马岱商议曰:“我等投魏,若何?”岱曰:“将军之言,不智甚也。大丈夫何不自图霸业,乃轻屈膝于人耶?吾观将军智勇足备,两川之士,谁敢抵敌?吾誓同将军先取汉中,随后进攻西川。”延大喜,遂同马岱引兵直取南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魏延当时面对蜀国诸将的排挤,已经有了投奔曹魏的想法。如果马岱不能制止魏延投魏,一定给蜀国带来巨大威胁。试想夏侯霸投奔蜀国后,就曾多次助姜维攻打曹魏,并为姜维出谋划策大败魏军。试想如果魏延投魏,岂不是将蜀国国情完全暴露在魏国眼中,届时离亡国不远了。

其三,可能继续北伐,蜀国加速灭亡。

如果魏延没有被杨仪马岱等人制止,反而被魏延夺了军权。立功心切的魏延一定会继续北伐。就算魏延的动机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也会加速魏国的灭亡。因为魏延不是诸葛亮,一没有治国的才能,二没有崇高的威望,一定会被同僚处处掣肘,到时不但北伐无功,还会将蜀国国力耗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国的老狐狸司马懿,从诸葛亮北伐时就掌握大权,直到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可以说身体一直都不错。试想魏延是司马懿的对手吗?如果继续北伐,一定会接连败绩,蜀国岂能长久。

综上来看,只要魏延活着就会对蜀国造成危害,以上三种情形都不是刘禅想看到的。所以单有军事才能,而不懂政治的将军是不会善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