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外表,通常隐藏一个虚伪的一面

当代许多女性对于成婚不再急切,有的是因为条件上佳,对伴侣期望较高;有的因未遇合适人选而选择单身。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女性逐渐步入大龄剩女行列。面对社会和年龄的双重压力,部分大龄女性开始重新考量身边对她们有情意的人。

她们或许曾对婚姻拥有理想,但现实的挑战促使她们调整了择偶策略,以开放的心态寻找合适的伴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如果有的人把大龄剩女这一形象作为一种人设来打造呢?

最近一个自称是优质大龄剩女的女性在网上爆火,结果就有人把她的老底揭了出来,说她是在故意打造的大龄剩女的人设,博取同情!

事件回顾

4月7日,一位来自杭州的女士,她在视频中透露,自认为是个硕士、优质得大龄剩女,本以为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能找到合适的对象。

可现实却是,那些条件不错的同龄单身男性似乎对她不感兴趣,真正向她表达好感的,都是来自农村的单身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子坦言,曾有老师跟她说,年岁稍长的女子在婚姻市场上的吸引力,就像是没钱的男人一样,显得没有那么抢手。

这位女士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经过一番思考,她觉得如果真正想步入婚姻,可能需要考虑到农村生活。

她甚至开始认为,这样的改变也许对她来说是一种新的开始,农村也可能成为她未来幸福生活的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视频在网上掀起了波澜,甚至都火到了外网,不少网友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婚姻观念和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有人对这位女性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龄剩女人设被揭发

有位挺火的女博主在推特上分析了这位杭州女士的视频。

根据她的说法,这视频看着就像是专业人士制作的,目的是卖人设来吸引眼球,割取粉丝的注意力,就像农民割韭菜一样。

她在视频里分析指出,视频的每个细节,包括女主角的眼泪,都是精心设计来打动观众的心,称之为“视觉锤”。

然后用“大龄剩女”这种标签来吸引同情,这她称之为“语言钉”。

通过这些标签和形象,这位女士占领了大众对“剩女”的认知,而她自己则主要通过直播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论区里,这位博主还含着讽刺的口吻说:“这是个狼啊,她在视频里说只有农村单身汉追她,已经到了非嫁不可的地步了。你猜猜在她的直播间,都是谁在给她刷礼物?这种话术不简单,可见这位英国海归女硕士的水平有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进一步讽刺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这位女士,观察一下她是如何不花一分钱就能运营自己的名声,让名声响彻国内外的。

这样的分析让这段视频背后的意图和手法被更多的人看穿,同时也让人对所谓的网红营销策略有了更深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看法

这位大龄剩女的人设被揭穿, 无数网友议论纷纷,都非常反感这种收割流量的行为!

“现在有些人自己吃面多加些肉都不舍得,可在抖音上打赏几十块钱眼都不眨,真是不理解”

“我隔壁有个四川大妈五十多岁在抖音上面显示十八岁,P的比她女儿还嫩,每个月收入几万块,还说准备开班收人”

“网络立人设做直播是一种营销方式,愿者上钩,你可以看但不给钱,这不算是诈骗吧”

“有的说谎会不自觉地摸鼻,小动作暴露了她说的假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爆料这个大龄剩女的年龄也在造假,4月2日说是35岁,4月7日又说是38岁,这简直是时光飞逝,短短5天时间,她长了3岁!真不愧是“大龄剩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这场大龄剩女人设的事件,揭露了互联网上一些营销手法的阴暗面。

这位女士的人设和故事听起来充满了辛酸与无奈,足以触动人心,但背后却是冷静计算的商业策略。

立起一个易引起共鸣的形象,便能吸引那些同情心泛滥的网友围观甚至消费。

这位大龄剩女,在网络上自在的很,开直播,收打赏,其实她根本不会去找一个农村人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的反应也体现了互联网用户的一种普遍心态:面对这些打动人心的个人故事,人们往往不愿意质疑,而是选择轻易相信,并给予关注和打赏。

同情心作为一种强烈的人类情感,可以驱使人们做出支持和帮助的行为,但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同情心也容易被有心人士利用,于是,人们在不自觉中成了情感操纵的对象,为这些打造出来的人设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位所谓的大龄剩女,年龄数字的变化与其忧愁的人设形象也不相符,这又是网络营销中的一种常见手法,通过制造争议和话题来吸引更多的流量。

真实与虚构在她的叙述中交织,让人难以分辨。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学会保持一份清醒。

网络世界里人设的搭建比现实中容易得多,伪装和谎言也更难被揭穿。

我们不能失去同情心,但也需要培养辨识真伪的能力,不被精心设置的陷阱所欺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干啥啥不行,玩心眼第一名。

这些网上的故事,可能跟真人真事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咱们虽然心软,但得有点儿辨识力,别被表面的泪水和心酸故事蒙了眼。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但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和心情是实实在在的事。

别让这些"人设"又消费了你的同情,又套了你的路子。明明白白上网,别让花言巧语的人设戏弄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