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号称江东第一武将,张辽则位列“五子良将”首位。两人虽然在合肥之战时大战不分胜负,但在张辽的高光时刻逍遥津之战时,太史慈早已战死多年。不禁令人遐想,如果当时太史慈在场,能否击败张辽为江东挽回颜面?本文认为完全有可能,太史慈单打独斗根本不惧张辽!依据原著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太史慈原是北海人,因被北海太守孔融赏识,所以就在太史慈外出闯荡时,孔融总是派人照顾太史慈老母。当黄巾贼管亥围困北海时,正赶上太史慈归来,在老母的授意下亲到北海来助孔融破敌。

太史慈弓马娴熟,单枪匹马杀入阵中,独自闯到北海城下。只因孔融虽然知其名,却不相识,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打开城门。太史慈无奈翻身再次杀入贼军之中,“连搠数十人”,如入无人之境。再次杀退贼军,孔融慌忙打开城门将太史慈放入。进城后太史慈拜见孔融,孔融可谓百感交集,甚是欣喜。

此战太史慈两番厮杀,独战数百贼军,可见其勇,但突围求援更是经典。太史慈请战敌军,但孔融认为寡不敌众,不如去刘备处求援,太史慈请命突围。只见太史慈饱食之后一骑杀出,管亥知道这是要去求援,于是亲率人马从后追赶,只见管亥立住铁枪,拉弓八面而射,无不中箭落马,贼军大骇,太史慈方成功突围。

其后太史慈请来刘关张三将,关羽数十合斩杀管亥,太史慈与张飞冲入阵中,如狼入羊群势不可挡。由此可见,在作者看来,太史慈完全是被视作赵云,张飞般人物。只可惜北海解围后,太史慈受刘繇之邀,投扬州而去。

这是太史慈的早期战绩,可谓惊艳众人。但真正让太史慈威震天下的是神亭岭之战。刘繇无能,太史慈只得独身来战孙策,只有一小将相随。太史慈面对孙策十三骑将领,毫不胆怯,单挑孙策,两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连老将军程普都对太史慈暗暗称奇。太史慈与孙策两人不打不相识,再战“五十回合”照样难分高下。最后因孙策大败刘繇,太史慈孤立无援,被孙策俘获。自此孙策手下又多一员大将。

这是太史慈的早期战绩,可谓从未折却胆气,与孙策为同一战力。如果说孙策武艺参考性不强,那合肥之战,则是太史慈的巅峰时刻。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逃回北方,江东迎来发展的春天。在周瑜强攻南郡之时,孙权率太史慈等人亲征合肥。两军对峙之时,张辽出马,单挑孙权出战。只见太史慈杀出,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谁知两人厮杀之时,魏将乐进偷袭孙权,幸亏有贾华宋谦护卫,在宋谦出阵追杀之时,被李典一箭射落马下。太史慈见后军有人落马,于是拨马而回。张辽从后掩杀,吴军大败。

后面的故事熟读三国的朋友就都知道了,太史慈复仇心切,张辽临危不乱,将计就计,乱箭射死了太史慈。由此可见,单论谋略,太史慈与张辽根本不在一个等级。如果单论武艺呢,估计太史慈技高一筹。

很多朋友都知道,三国单挑战,如果两人大战“五十回合”,基本可以判断两人为同一战力。而太史慈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足以说明两人武艺基本相当。如果公平对决,短兵相接,实在难以分出胜负。

但是张辽有一缺点却成了胜负的关键,那就是避箭能力极差。如延津之战时,张辽徐晃双战文丑,反被文丑两箭射倒坐骑。如不是徐晃眼看,大叫:“贼将休放冷箭!”估计张辽早就成了文丑的箭下冤魂。而张辽最终也没有逃脱中箭而亡的命运,在曹丕南征时,为了保护曹丕,张辽腰中丁奉一箭,虽然救得曹丕突围,但张辽回到营中伤口崩裂而亡。由此来看,张辽与关羽有同样的短板,防御能力极差,与张飞赵云等万箭丛中毫发无伤的能力差距太大。

原著中写道:岸上一彪军杀来;为首一将,乃丁奉也。张辽急拍马来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却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军无数。

单论箭法,太史慈在三国诸将之中可谓名列前茅。且不论北海突围时,八面而射无不中箭。在随孙策攻打严白虎时,太史慈就曾一箭射中敌将手臂,赢得城上城下满声喝彩。

原著中写道:城上一员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太史慈就马上拈弓取箭,顾军将曰:“看我射中这厮左手!”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采。众人救了这人下城。白虎大惊曰:“彼军有如此人,安能敌乎!”遂商量求和。

由此可见,太史慈一箭令严白虎折服,不禁遣使求和。如果张辽遇到如此神箭手,又能躲过几箭呢?所以说如果在张辽冲杀吴军之时,只要太史慈将其目标锁定,凭张辽的避箭能力,又怎么如此猖狂呢?

综上来看,单论武艺,太史慈混战单挑都不惧张辽,而精妙的箭法更是张辽的克星。所以太史慈在二十四将中名列张辽之前,也是实至名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