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成就了无数名将,如大闹长坂桥的张飞,长坂坡单骑救主的赵云,赤膊上阵大战马超的许褚,乃至神亭岭大战太史慈的孙策都被后人传为佳话。但其中最成功的估计还要数关羽,关羽一登场便来了个“温酒斩华雄”,一时威震天下。后期又有“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的不俗战绩,甚至后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更是红极一时,连奸雄曹操都对其忌惮不已,甚至提出要迁都以避关羽锋芒。

而在关羽这些耀眼的战绩中“斩颜良文丑”无疑是最出彩的。颜良文丑号称“河北四庭柱”,但两人均死于青龙偃月下,一个死于阵中,一个被关羽赶上一刀结果。虽然很多朋友都认为颜良之死极为蹊跷,水分较大。但文丑确实是关羽“仅三合”击败的,这可是在原著中明确写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著中写道: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

可见关羽虽然后期武艺有所下滑,但前期的战绩却是实打实的超一流水平,比张辽徐晃等人要厉害不少。那问题来了,关羽三合击败文丑是不是作者夸大其词,如换做吕布大战文丑需要几个回合将其击败呢?

关羽号称三国虎将,原著中说其“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俨然是一个高大威猛形象,再加上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必然是一员猛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马之战,关羽骑着赤兔马,倒提青龙刀杀入阵中,颜良猝不及防被斩于马下。袁绍得知大惊,急忙召众人商议对策。与颜良并列的河北名将文丑请战为兄弟报仇,袁绍命刘备辅助文丑进军。谁知文丑嫌弃刘备点背,于是命其为后军,自己火速进军迎战曹军。

曹操自白马之战被颜良连斩两将,所以对河北名将极为忌惮,这番又是大将文丑为将,自然不可小觑。先用牛马吸引河北军士,然后趁乱命大将张辽徐晃突击文丑。可文丑毕竟是威震河北的名将,面对张徐二将,只见文丑丝毫不慌,先拉弓射箭,两箭射倒张辽坐骑,然后挺枪来战徐晃。两人厮杀之时,文丑后军赶到,徐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正在文丑沿河追赶之时,关羽赶到。这才有了上文所说关羽大战文丑之事。文丑不敌关羽拨马而逃,但赤兔马快,被关羽赶上脑后一刀所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丑是匹敌颜良的猛将,其武艺甚至高于张郃高览等辈,为何被关羽轻松斩获呢?如果从原著分析来看,文丑死得并不奇怪,原因有两点。

其一,颜良武艺高强而被关羽所杀,文丑在败兵口中得知一赤面长须者斩了颜良,但并未真正见过关羽。关羽身高九尺,再有青龙刀赤兔马的加持,突然出现在文丑面前,给了文丑极大的冲击,毕竟这样高大威风的对手古今罕见。

其二,关羽前期战斗力爆表,战将立功都是分分钟的事儿,很多对手都很难坚持住,如“温酒斩华雄”就是因为华雄没能挡住关羽的前几刀暴击,而被关羽轻松立功。如今文丑也是同理,与文丑交战的对手基本没有关羽这种腕力等级的。所以文丑极度不适应,只得拨马而逃。

如果说颜良之死极为可惜的话,那文丑被斩就是死有余辜,自不量力的表现。如换作吕布大战文丑结果会如何呢?答案当然很简单,吕布必胜,但要“三合”击败文丑几乎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布为三国第一猛将,掌中方天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虎牢关前先是“五十余回合”战平张飞,再又与关张二人联手厮杀“三十回合”而不败。这等战力换做谁都做不到,吕布也因此战而垫底三国第一名将头衔。吕布武艺高于关羽也就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文丑绝不是吕布的对手。

但如果说吕布多少回合能击败文丑,估计就要近二十回合了。虎牢关前吕布“战不数合”击败了公孙瓒。而不久的界桥之战,文丑同样战不到“十余合”而杀败公孙瓒。所以说文丑与吕布还是有些许差距。但吕布在濮阳之战时曾“二十回合”杀得曹操急忙招呼众人支援许褚,可见吕布在面对弱超一流武将时还是稳操胜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著中赵云与许褚,文丑都有交手,其中少年赵云与文丑大战“六七十回合”不分胜负。而禳山之战时,赵云大战许褚“三十回合”难分高下,可见三人武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从吕布战许褚的战绩来看,文丑在吕布面前坚持最多也就“二十回合”。

综上来看,关羽斩文丑也是在一定战斗情况下发生的,并不是关羽比吕布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