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妧晨

注:本文根据原著立论

◈希望用不同视角看经典,予你不一样的世界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英莲被拐后,贾雨村在处理薛蟠打死人的案件中,得知了英莲如今的境遇,他对着门子感慨道:

“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且又是个多情的,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定情于一人: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见一对薄命儿女。”

当真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而当我看透——贾雨村不帮英莲的真相后,我才发现:

他不帮英莲的冷漠无情,早就被他与甄士隐相聚的那一个动作,给剧透得彻彻底底了。

01.糊涂官司,悲催的命

01.糊涂官司,悲催的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

贾雨村因一招自保而判下来的糊涂案,英莲是其中彻彻底底的牺牲品。

正如门子所说的一样:

“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只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贾雨村哪能够想不到——英莲留给薛蟠后,会遭受怎样的境遇,那些红颜薄命的故事,他定会是知之甚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曾经甄士隐的恩情,和自己要效忠的权贵、逢迎的官场之间,选择了背弃自己的良心。

以前,我以为他对英莲放任不管,只是因为害怕那“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权势。

但是,如今我再看才懂了:

他不是被强权压迫,而不得不去迎合贵人,他却也只是因为本就是秉性凉薄,甚至更是趋炎附势和冷心冷血。

这份不顾恩情的样子,并不是时过境迁的无奈,而是在一开始,他就拥有了这样的品格。

这份冷酷和残忍的心性,早就在他和甄士隐的相处里,就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了。

所以,当我回味他的那个动作,我才知道:

英莲被“卖”了又一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02.动作背后的凉薄

02.动作背后的凉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甄士隐)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

如果看:

贾雨村在受到甄士隐接济前后的动作变化,就会知道,他到底把趋炎附势之人的特点,表现得多么的淋漓尽致了。

在那首豪言壮举的诗歌,得到了甄士隐的大赞后,他只是这样做: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可是,当他并没有吃酒大醉,并露出真正的品格和秉性时,他的态度却是那样的谦卑有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街市上有甚新闻么?”
雨村起身也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
雨村忙笑道:“不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期过誉如此。”

贾雨村不愧是最懂得趋炎附势的人了:

在他发迹之前,他的行为是讨好谦卑,充满礼仪的,这足以说明——他性格里懂事理的妥帖和周到。

但是,当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凡人所能及时,他收到接济时只是“略谢一语”,依旧吃酒聊天。

这一刻,他的前后差距泾渭分明,他的实际性格昭然若揭,所以,他才会在临别时和甄士隐道别的想法都没有。

文中这样写到:

‘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一席话,不足以证明贾雨村性格的凉薄和势利的话,那么,他在糊涂判案后,立刻马不停蹄书信一封给贾政的那份急迫里,我们就能看出来——他,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

甚至,他不是不知道基本的礼节和邀赏讨功的心思的。

他只是不屑和甄士隐之流交往罢了。

所以,对于给不了他利益和荣耀的人,他怎会倾心相助,怎会肝胆相照呢?

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用利益衡量,自然多了一份薄情寡义和恩将仇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贾雨村的那个动作——“施礼陪笑”,才说透了:

他不是不能够帮英莲,但他依旧任由英莲的人生,滑向未可知的绝境深渊。

从那一刻起,他的凉薄和自私被写透了!

所以,不论说什么:

他是人情世故的不通、不得不同流合污的无奈,或者其他什么不得不做的原因,其实,他不帮英莲就一个字——

谁给他的利益更大,谁给他的利益更多,他就可以毫不犹豫丢掉他的感恩之心,他自然就可以无需任何犹豫的努力恭维和效力了。

所以看透这一切后,我只觉得贾雨村不管不顾英莲生死的背后,真够残忍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妧晨,读经典,谈古今,论人性。
愿以现代人的视角,领略古人的大智大慧,用古人吉光片羽般的智慧,过好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
让我们在书中相遇,也让我们都能心有所念,事事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