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耶伦刚刚离开中国,美国商务部后脚就宣布,将6家中国企业纳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按照美方宣布的理由,这些中国企业涉及获取美国军事技术、向俄罗斯、伊朗提供用于军事的装备,说白了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美方这个举动,恰好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在日前商务部举行的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耶伦访华后,中美经贸关系是否会稳定一段时间。又有6家中国企业被美方无端制裁,这个就是答案,而我们也不再容忍,立刻反制了回去。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外交部日前宣布,由于参加对台军售,对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实施制裁,冻结这两家公司在中国境内的一切财产、禁止其高层人员入境。对于这两家美国军工企业的制裁,有人会觉得实际效果不大,但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美国侵害中国利益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反制。

有人说,耶伦这次来中国,是为了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实际上,耶伦更像是来“下战书”的,而且一下就是三封:要求中国购买美元资产、限制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产能、停止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但毫无疑问的是,中方一个请求都没有答应。有人说,我们应该和美国对着干,我当然能够理解这种想法,现在的美国,确实越来越过分,很多都是不可理喻的行为。但我们采取的策略,准确地说,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不管对方做什么,我们都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下去。

比如最近西方媒体一直在报道,中国大量取消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小麦订单,并且将其转移给俄罗斯供应商。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一直让西方国家很头疼,对中国提出制裁俄罗斯、劝说俄罗斯停战的那么等不合理要求,但我们也一概不理,所以一些西方人士脑补出中国是为了支持俄罗斯而转移订单,但事实上,就连西方媒体也都承认,中方采取这些行动的本意,纯粹就是市场因素:美澳的小麦价格太高了,俄罗斯能够给出更便宜的报价。这也表明,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不会受到外界任何因素的干扰;事实上,中国与谁的合作都不会受到第三方干扰,除非对方自己作妖。

对于这点,澳大利亚是深有体会的,华盛顿的政客们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能正确理性地看待中美关系,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从2016年掀起了与中国贸易战、经济战,还需要多吃一点苦头,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