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时年28岁的李敏带着儿子前往中南海看望毛主席。

离别许久的父女见面后,毛主席看着女儿和外孙很是欢喜。

但激动之余,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女儿李敏说,有时间的话,一定带孩子去上海看看她的妈妈贺子珍。

李敏的“苏联行”

1940年,年仅4岁的李敏被毛主席秘密送往苏联。

那架飞机,先是从延安出发,在兰州中转,随后转向飞往新疆,最后才飞往异国他乡的苏联首都莫斯科,艰难的出国旅程耗时3个月。

李敏在莫斯科安稳下来后,遇到了一个贺子珍,这个在她4个月大时便负气出国的生母。

按照毛主席的意思,李敏此番前往苏联,一方面为了保证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贺子珍和李敏母女重聚,好缓解对方1938年的丧子之痛。

却没想到,李敏这一去苏联就是7年之久,直到1947年她才与母亲贺子珍一道返回国内。

犹记初见井冈山

秋收起义之后扎根井冈山的毛泽东,第一次遇上了年仅18岁的革命同志贺子珍,对方称得上是一名能文能武的巾帼英雄。

两人认识后,双方住处比邻而居。

往往毛泽东有事外出,都要与贺子珍道一句“我走了”,看似平常的举动中却暗含着毛泽东对她的特殊爱意。

1928年5月,互相了解的毛、贺二人顺利地从革命同志的友谊升华为了革命的爱情火花,结为夫妻。

再然后,贺子珍便陪着毛主席一道走过了红军发展史上的艰难十年。

那期间,他们一起突破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的反围剿,爬雪山、过草地,浩浩荡荡的长征之后两人的感情愈发稳固。

1936年,贺子珍孕有一女,取名毛娇娇,又名李敏。

1937年,贺子珍与毛主席在感情问题上发生争执,随后她便负气出国,远走苏联,并在那里生下了儿子廖瓦。

1938年,廖瓦因病夭折,远在异国的贺子珍举目无亲,又遭逢丧子之痛,阴郁、绝望的处境可想而知。

1940年,毛主席排除万难,终于将李敏成功送往苏联,希冀着能够通过李敏的到来,让贺子珍重新唤回对生活的渴望,对亲情的渴望。

再后来,有着李敏和岸英、岸青两兄弟的陪伴,贺子珍终于重新鼓起勇气,继续在苏联苦熬了7年之久。

阔别9年的父女再相见

1947年,贺子珍、李敏母女在远赴苏联看病的王稼祥的帮助下顺利回家,起先被安排在东北地区休养。

期间,贺子珍曾提出与毛主席见面等要求,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随后不久便因身体状况被送往上海地区疗养。

1949年,已经10多岁的李敏也被姑姑贺怡接到了北京城,年幼的她终于再次看见了自己记忆中身影已经模糊了的爸爸。

在李敏的回忆中,毛主席再次看到她时,只是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喃喃道,

“我的娇娇啊,你终于回来了!”

此后,李敏便开始了在京的学习生涯。

那几年,李敏上学期间就待在北京,且被毛主席教育,一定不能暴露他的身份,生活要向同学看齐。

而在寒暑假期间,李敏便被送往上海,随身还带着毛主席给母女二人准备的各种北京特产。

在假期结束后,毛主席总会与从上海回返北京的李敏询问一番贺子珍的近况,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等,还是能看出心底的那深深惦念。

李敏恋爱

李敏在后来的革命工作中,结识了孔令华,两个对革命事业保持热诚的年轻人迅速地坠入爱河。

毛主席在得知女儿恋爱后,便知悉了对方父亲竟然是孔从洲将军,直言李敏的眼光不错。

但此时,毛主席仍旧不忘对贺子珍的尊重,告诉李敏,一定要记得带着孔令华去上海看看她母亲的意思。

彼时贺子珍已经转到南昌修养,她看到女儿李敏和孔令华时,也是同意了这份婚事。

1959年8月,毛主席专程从庐山赶回了中南海,拉着女儿李敏手一直念叨着:

“这回我的娇娇可算是长大了,一晃眼已经要嫁人了。”

但特殊的是,李敏的婚礼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贺子珍不能出席婚礼,这无论是对毛主席,还是对贺子珍来说都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1964年,李敏带着儿子看望毛主席时,毛主席提出让她带外孙去看看贺子珍。

李敏这个时候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恰如20多年前的自己,陪伴着母亲,一起渡过生活和岁月中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