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人物早餐会】本刊2024年4月13日发于江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耶伦走了,老太太回到华盛顿,这几天中国大陆的社交媒体上,吸睛的倒不是一连串的政治活动,反倒是政治秀场外的那些生活片段,美食氤氲,她的美食老饕形象,似乎已深入人心了,公众饶有兴趣的把注意力定格在这种女性精英的“会生活”,本会遥想,在之前她的同僚,赖斯国务卿身上,还有我们曾经最有风度的吴仪副总理身上,都有呈现,只不过,钢琴,小提琴,美食川菜,都是生活乐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太太,俨然看透了人生,更是阅尽千帆后对生活的平凡理解,或许,北美文化本来就是工作和生活兼顾,同时又自然的交融,即使在严肃的高端场合,大洋彼岸政治人物流露出的放松,那种松弛感,至少以目前全球华人社会或亚裔族群角度来看,政治人物所呈现的社交形象,还是弱了不少。

4月4日下午,耶伦抵达广州,拉开了她第二次中国行的序幕。

我们看到78岁的耶伦老太太穿着朴素,一个布包斜跨在身上,手里还拎着一个包,一个人慢慢走下飞机,整个过程,笑容满面,非常自然、大方,和之前的风格一样,高官的架子和气场少之又少,俨然邻家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耶伦转战北京后,4月6日来到川菜馆老川办就餐,餐馆提前为他们准备了刀叉,但他们全部使用了筷子,筷子用得还很熟练。耶伦来广州吃第一顿饭时,也被媒体捕捉到“筷子用得不错”的细节。

老川办就是位于东总布胡同开业几十年的四川省驻京办,口味地道,人均不到百元,很快,“老川办-耶伦菜单”的图片开始在微博流传。有水煮牛肉、麻婆豆腐,也有各式清淡时蔬,还有四川凉面、川北凉粉、担担面、钟水饺四川传统主食、小吃。最贵的是水煮牛肉,价格89元,多数菜品价格在10元到30元区间,菜品总花费约四百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在大厅用餐,自然现场食客看到并认出了耶伦。她还跟周围的食客热情挥手,打了招呼。来中国前,这位政治人物接受媒体采访,是这样阐述她的价值观,“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接触是她工作的一个关键部分,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食物和当地餐馆。”朴素的语言却也传递着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财长,此前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美联储主席(美联储百年史上第一次由女性执掌),耶伦不仅以其敏锐的经济洞察力和坚定的政策立场著称,她还以其独特的美食家身份,为中美文化交流搭建起了一座别开生面的桥梁。

这位财经界的铁娘子,用她的筷子,不仅品尝了中国的美食,更品尝了文化的精髓。不过,耶伦的“吃货”属性其实在上次访华时便已经公之于众了。在2023年7月6日,在首次访华之旅的当天下午,耶伦便被目击在北京一家餐厅用餐,作为一个美食老饕,她的第一顿饭吃的不是北京菜,而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云南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云南菜馆位于北京三里屯使馆区附近,是不少驻华使节和随行喜爱的一家菜馆。据偶遇耶伦一行用餐的网友介绍,点的菜包括香草烤鱼、酸菜炒洋芋片、炒牛肝菌等。总之,“很云南,很家常”。菜馆创始人后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透露了耶伦喜欢吃的食物,还挺特别,那就是菌子。耶伦很爱菌子,“光见手青就点了四份”。此外网友还称,耶伦用完餐后离席经过该网友餐桌时,耶伦还回应了她“明媚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现场照片可以看出,老太太很熟悉筷子的细节,再结合她一下飞机就跑来吃特色菜,华裔人物早餐会判断,老太太是一个十足的中餐爱好者,对华了解不仅局限于政治与金融。

耶伦两次访华多次用餐时并未在包厢,而是选择在菜馆大堂划出一块区域,也没有采取什么封闭措施,颇显随性,家常,生活。据传,之所以选择大厅,是因为之前就听说餐厅很火爆,想坐在大厅里感受这种热闹的氛围。我要享受普通市井生活的生活哲学。

但是耶伦去年访华之旅还有一个热点。

老太太在京期间邀请了九位女性经济学家在“长安壹号”俱乐部共进晚餐,这场饭局在官方的合影照片中得到了确认。女性身份加之又是美国财长,和中国九位经济领域的女性精英推杯换盏的画面,本来是一个上层专业领域精英女性饭局,也是生活的一种延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在一种气氛包裹下,竟然也引发一些非理性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私人饭局”,作为美国财政部部长的职业属性,邀请的大多是国内经济学学者,她们都在各自专业和部分通识领域,取得了远超大部分人的成就。她们又都充满了个性,这种个性,甚至只能用华彩来形容。但这种个性中又似乎有一种共性,这种共性,更多的是一种过去三十年历史所展现出的时代性。时代变化通过她们表现出来,她们构成了时代的某一个重要侧面,因而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以一个平常心看待这份名单,她们是:经济学人中国区总裁刘倩,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小说家郝景芳,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白韫雯,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助理教授龙显灵,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马潇骁,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经济学教授赵耀辉,华泰研究院宏观研究所刘雯琪,八位中国大陆精英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人物是康多莉扎·赖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女性国务卿,出生于亚拉巴马州伯明翰,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斯是美国历史上就任此职的第一位女性非裔美国人。在成为国务卿之前,她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并出任斯坦福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地位仅次于校长。但谈到自己的梦想时,赖斯笑言自己曾立志当一名钢琴家,觉得自己会成为像马友友一样杰出的演奏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国务卿赖斯女士和马友友同台,钢琴和大提琴协奏,是演出,更是自己悦生活。

作为鹰派的代表人物,“强硬”是赖斯的代名词,尽管如此形容一位女性有些违和,但喜欢通过武力解决国际纷争的作派、和对于国务卿而言都过于频繁的外交活动让赖斯在国际上刷足了存在感,善于直切要害、务实的工作特点也让赖斯收获了足够的尊重。

不少人认为,过于成功的事业已经成了赖斯组建家庭的阻力。就像《莫斯科新闻》在赖斯刚出道时评价的那样,“男人们都不免奇怪:她应该忙于做饭和使她的爱慕者发疯,但她却能迅速地从口中蹦出导弹和坦克的数目以及多次首脑会谈的日期”。

赖斯对事业的进取心让不少男士望而却步,但她自己并不认为事业影响了她的个人生活。还有人认为,赖斯身边的男人都太优秀,令其他男士颇感自卑。在这些年的从政生涯中,赖斯的知己都是美国政界的巨头,如布什、斯考克罗夫特、舒尔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我不成家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任何想与之共同生活的人。我认为,我在生活中保持了平衡。我不是一个工作狂,我也有休闲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大陆,同样有不少女性政治精英,以华裔人物早餐会的视角和国际角度来看,最有能力,最有风度和大国气质的当属曾官至副总理的吴仪女士,她的政治生涯中,留下了“铁娘子”的美誉。

那难能可贵的是,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和卸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吴仪女士乐以享受“普通人”的那种怡然自乐,除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较高的音乐素养,阅尽千帆后的入世生活哲学,也是得以形成的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仪女士以较高的音乐素养,沉醉在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演奏的维尼亚夫斯基D大调波兰舞曲悠扬的旋律里。

悠然生活的吴仪女士的另一面,是作为“铁娘子”的女性政治精英代表的吴副总理。

吴仪在1988年开始步入政坛,走马上任北京副市长。1991年出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全程参与了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谈判的过程极其艰难,面对强国们的“刁难”,她沉着冷静、不卑不亢,虽然身为女性,可她身上和言语中透露出来的气质、气场令人折服,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的“铁娘子”。她从容优雅、坚毅果敢。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大多数女子所缺乏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人生的摸爬滚打中摸索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仪副总理为中国入“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朱总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招待会中的就能所感,她的能力一再被中央所肯定,在1997年进入中央政治局,2003年出任副总理。这一年非典肆虐,她担任疫情指挥部总指挥,在她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吴仪“无疫”成为媒体和公众善意的“玩笑”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08年她毅然裸退,坚决不担任任何官方和半官方职务,回归普通生活,岁月静好,也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任美国总统拜登问鼎白宫时曾说,他将组建一个“多样化”“看起来像美国”的美国政府,至少目前看来他做到了。在他的政府交接团队中,52%是女性,46%为有色人种。100多年前的1919年6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9修正案,赋予女性选举权。经过100多年的努力,美国从政女性超过历来任何时期。

华裔人物早餐会看来,近82岁的拜登就像一个生活家,他领着不同性别的美国人,这当中有不少精英女性,她们在政治的光谱下,生活度日,践行价值,这是基督教立国之本的一种自然体现,似乎政治只是副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回来,无论是耶伦、赖斯还是中国的吴仪,在这些颇具魅力的奶奶级辈分的人物身上,我们能从中领悟什么?

除了她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人生高光时刻,这份精英层的励志样本外,还有燃烧身心,将爱好融入到工作中,在有限的生命里将人生活出宽度,活的精彩纷呈,更有那种平常心,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普通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找到一个能和自己心灵对话的钟情爱好。

这种人生舞台转场切换,是心灵召唤,是心生美好,是拿得起放得下。

你有吗?

本期主要撰稿:Duncan 友然 毛强

文字统筹:周浩然丹增措

美术指导:一洲 郑晓青

本期图片编辑:王梦 孙琪 丁朵朵

多媒体通联:朱南 杭熠

广告公关通联:郑佳佳

华裔人物早餐会 “chinese breakfast”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公众信息,部分文字,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部分来源存在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本平台所有稿件无论原创,转载,改编,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著作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刊联系,我们将及时标注/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登陆华裔全媒体官网

www.breakfast777.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们活跃在全球各地的时尚界,演艺界,美食界,文化艺术界,工商政经界。她们诠释着芳华的人生,上演各自的精彩。共同的是:她们同有一个亚洲面孔,一个华人面容,构筑迷人的东方气质下无时无刻传递着亚裔华人的人生传奇和奋斗故事。华裔人物早餐会归属传奇人物,典藏俱乐部精髓,挖掘幕后的新闻,分享她们的故事,重温她们的笑泪人间。

“华裔人物早餐会”(北京)版权所有,如采用本刊文字或图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