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总是竭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但令人心酸的是,有的孩子却把这当成了理所当然 。

最近,一个故事让米粒妈很是感慨,也陷入了教育的沉思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是这样,帖主是一个在异地读大学的女生,每月家里给2000块生活费。因为她比较有存钱的意识,所以上学这几年存下了七万。

不过,她日子过得并不抠搜,该吃该喝的没少过,每个月还会出去穷游一次。

但是,她一直没有把小金库的事情告诉家里人,直到今年春节回家的时候,被妈妈无意中瞥见了她竟然有这么多存款。

开学之后,妈妈就不再给她2000块了,每次她要钱,妈妈都只是两百两百地给。

虽帖主多次打电话回家要钱,但还是“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给,弄得她非常恼火和无语。

拖了半个月,她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只好买东西的时候直接发给父母代付。

帖主认为,她存钱是她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大手大脚。

2000块在同学中本身就不算多,父母这样克扣她的生活费,简直是莫名其妙。

她的疑问是,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存钱,以及怎么和家长沟通才能解决这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她以为把这件事发到网上能获得支持和共鸣,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评论区竟然清一色都是骂她喷她的。

有的人说她是自私的白眼狼,有人说她没良心,也有人质问她,以后工作了会不会也每个月给父母2000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真的,米粒妈乍看到这个故事,第一反应是挺佩服这个女孩的。

2000块生活费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大学还没毕业,她就能存下7万,说明她确实是个量入为出的孩子,很有理财意识。

但是仔细一想,我觉得她应该也隐瞒了一些细节。

这个姑娘还没毕业就已经存了七万,按照2000一个月算,就算她不吃不喝也要存3年。

但事实上,她过得并不算拮据,甚至还有闲钱出去旅游,和同学社交。

那么按每月存1000块来算,她得存6年才能存够7万,大学也才4年呢。

姑娘说存款都是从生活费里省的,那也就是说,除了家里给钱,她没有打工兼职等其他收入。

如果是这样的话,父母除了生活费一定多给钱了,否则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存下这么多钱。

也就是说,父母在保证了孩子衣食无忧之外,也满足了额外的需求,都是普通家庭,做到这一步,我觉得已经够意思了。

可是看这个姑娘说话的语气,却让人以为父母欠了她似的。看看她的措辞:

“结清”、“能拖一天是一天”、“挤牙膏”、“刻意克扣”、“拖延”。

知道的是跟父母要生活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欠钱不还的老赖,或者是榨干工人骨血的资本家呢。

再看看她对此事的态度:“不耐烦”、“莫名其妙”、“急死了”、“气死了”、“探底”。

虽然她说每次都是好好和父母交流,但是这样满腹牢骚的,我估摸着她和父母说话的态度也不会太好,所以一次次无效沟通也是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既然她发现还算大方的父母“不理不睬”“故意隐瞒”、“沉默是金”,那为什么就不想一想,是不是家里有事需要用钱,是不是父母遇到问题怕她担心避而不谈?

这一切,她都没有想过。

她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被吸血父母“无情克扣”的2000块钱,只有自己的存钱大计划,

至于父母是不是要用钱、有什么困难,从来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我不知道这位网友是在怎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也不知道沉默和隐瞒,是不是父母对待她的常态。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孩子面对父母时,只想着索取利益,却丝毫不关心、不体谅父母的处境,满心都是冰冷的算计,甚至双方连基本的、畅通的交流都做不到,那真的是一种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米粒妈刷到过一条视频,是一个在国外留学的女孩子控诉父母重男轻女。

本来看到标题,我40米大刀已经按不住了,就等着磨刀霍霍向猪羊,结果点开一看,却是拔剑四顾心茫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博主控诉的点在于,弟弟结婚爸妈给60万,而自己结婚父母只给了6万。

但是越往后听,米粒妈却越来越同情那位弟弟,因为他们家根本不是重男轻女,而是重女轻男。

姐姐睡次卧,弟弟从小到大没有自己的房间,20多岁还在睡客厅;

姐姐的平板、手机、电脑、零食都是父母买的,弟弟要这些只能自己打工挣;

姐姐和弟弟吵架,父母从来都是无条件站在姐姐这边;

爸爸身患癌症去国外打工,每周都给姐姐打电话,一年却只联系弟弟2次;

姐姐去国外交换,父母每月额外给3000块,她能攒下2万块,而此时弟弟却会因为买了件60块的毛衣被妈妈骂一个下午。

包括弟弟结婚的60万,其实有20多万是弟弟的退伍费,实际上父母给弟弟也就40万。

而她呢,不但拿了父母15万装修费,还花了父母20万买房……仅仅从花销来看,她从父母那里拿到的钱,绝对比弟弟拿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即使博主从小到大受到了这么多的优待,她对弟弟没有任何同情,对父母也没有多少感恩。

甚至当她看到弟弟被苛待的时候,会觉得心里好过多了,仿佛内心的恨意被弥补了。

那么一直作为全家掌上明珠的她,恨从何来呢?

博主的逻辑是这样:

虽然她从小到大得到了全方位的偏爱,但这些优待到她毕业工作就到此为止了,家里的钱和她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了,因为那些钱是要用来给弟弟娶媳妇的。

更让她接受不了的是,她不仅拿不到爸妈的钱,赡养老人却要她承担一半,简直太太太不公平了,这就是赤裸裸的区别对待,歧视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她经常旁敲侧击地告诉弟弟,家里钱都给你结婚了,所以你不要指望养老的时候我和你付出一样多,我只会比你付出少。

抓马的是,弟弟听了之后竟然受宠若惊,还哭着说:

姐,钱咱俩一人一半,照顾爸妈的责任也一人一半,我不想因为这点钱和你有什么芥蒂。

一圈看下来,很明显,这位博主就是从小享受特殊待遇惯了,所以天然地就觉得弟弟就该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她得到的宠爱和物质都是应该的,弟弟多沾一点都像割了她的肉一样疼,哪怕平起平坐也不行。

在她心目中,如果没有弟弟,那么从小大大的宠爱,60万现金包括家里的车、房,都该是她一个人的。

可是她也不想想,父母好吃好喝好资源,供她到毕业工作,难道还不够吗?

从法律上来讲,父母尽到了抚养义务,剩下的钱想给谁给谁,子女完全没有权利指手画脚。

更别说,她从小到大还是个占尽便宜的人,拿着父母给的钱留学、买房装修,不回报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推卸赡养责任,算计父母那几十万棺材本。

难道在她眼里,父母这二十多年的偏爱和照顾,折算成钱还不值40万?还换不来女儿心甘情愿地尽孝道?

如果我是这姑娘的父母,听到这番话真心要气得背过气去。这不是女儿长大了,这简直是算盘成精了。

有句话说得好,自私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无私的父母。

得到的越多,理所当然越多,索取占有越多,甚至怨怼也会越多。

倾尽所有,却养出一个冷血自私、不讲人情,只会算计进出的孩子,是身为父母最大的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心归寒心,米粒妈还是觉得,一味地责怪孩子是没有意义的。

我相信人性本善,为什么小时候围着妈妈转的有爱小天使,会一步步变得自私冷漠,甚至吸父母的血?

仔细想想,和父母的教养方式还是分不开的。

就拿上面这个案例来说,弟弟是意外怀孕得来的,父母根本不想要他,三番五次地想打胎都没成功,即使出生后也总是后悔不该生他。

所以,父母一边毫无原则地宠爱和庇护女儿,一边百般苛待儿子,这种踩一捧一式的教育,让姐姐自然而然地觉得弟弟是个外人,他本就不该存在,和自己争夺资源。

姐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家庭,什么是相互扶持,什么是包容与妥协,她养成了只会高高在上、享受供奉的习气。

这种现象,在很多家庭中都并不罕见。虽然孩子每天都和父母在一起,每天都住在家里,但其实却活在了真空里,逐渐变成了只进不出的黑洞。

记得不久之前,一位重庆爸爸的吐槽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这位父亲应该烧高香,因为他的女儿各方面样样出众,不仅就读于985高校,而且动漫十级,作文拿全国大奖。长得也漂亮,163的个头,简直没得挑。

可是,他却愁得头都快掉了,说自己“当初有多骄傲。现在就有多糟心”,还放话,谁愿意把女儿带走,他倒贴20万嫁妆。

原来,女儿的生活习惯和个性让他非常受不了,包括但不仅限于:

什么家务都不做,房间猪窝不如,快递、外卖餐盒到处都是;

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开口没两句就嫌烦,天天反锁在房间;

用钱毫无节制,大手大脚,和父母除了要钱没别的话,和聋哑人一样。

看上去这种孩子确实是挺闹心的,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知道,这事儿还真不能完全怪孩子。

就像这位父亲,他只会责怪女儿脏乱差、拒绝交流、花钱如流水,却看不到女儿在尝试和他探讨家庭,也不知道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他在网上po女儿房间的图片,还骂得那么难听,哪有亲爹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自己女儿讲得猪狗不如,任由网友审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真的,如果我是那个女儿,面对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父亲,我恐怕也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我发现,不管是985女儿,还是开头我提到的存款7万的女孩,她们的家庭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孩子觉得没办法和父母交流,彼此只剩下供养和被供养关系,其余无话可说。

像这种高分低能的孩子并不少见:

从小被家长灌输“什么都不用你操心”的观念,吃喝拉撒都有家人打点好,他们的眼睛就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到最后,成绩或许是上去了,可是人也变得对家人漠不关心,自私自利,也因为长期缺乏交流,和父母话不投机半句多。

直到这时候,很多父母就会开始怨孩子“废了”,恨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殊不知,一场起点就错了的长跑,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如果你想要一个难沟通、心里只有自己的孩子,那就拼命地为ta付出一切,任何事都不让ta插手;

相反,如果你想要一个会关心家人、体谅父母、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那就让Ta从小参与到家庭生活里来,让ta明白自己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也有一份责任和担当。

教育专家、辽宁盘锦市前教育局局长魏书生曾说:

“我认为头等大事是让孩子承担家庭责任。”

“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心疼,他怎么可能心疼更多的人,心疼那些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最可怜的是这些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幸福感,因为人的幸福感就是通过心疼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获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魏书生从儿子三岁起,就要求他自己洗脚、洗袜子,出门在外自己拎东西。

上任教育局长后,更是要求所有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务,有时间多做,没时间少做,但不能不做。

想起作家毕淑敏说: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米粒妈深以为然。

一个只爱自己,却连自己家都不爱惜、连父母都不知道心疼的人,哪怕分数再高、挣钱再多,也是冷血动物。

相反,一个有爱和感恩的能力,心中装着他人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更受欢迎。

毕竟,谁不愿意和一个能打从心底关心别人、热心助人的人来往呢?

虽然为人父母不图孩子回报,但是,这份教养和能力,却是我们能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千万别竭尽全力,却养出了一个陌生人!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