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91团被美军包围,在制定突围方案时,团长却建议向南反向进攻。众人一愣:“团长,我军的主力在北边,为何要向南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的每一个决策,不仅仅关系到指挥员自身与手下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战略全局,

我们今天要讲故事的主人公,12军31师91团团长李长林,就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断,让全团化危为安。

李长林是四川渠县人,红四方面军成长起来的猛将,参加了川北苏区反“六路围攻”的战斗、长征、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要战役,是在枪林弹雨中成长为我军的中坚力量。

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战斗中,李长林带领全团官兵执行穿插迂回任务。为了保证绝对安全,李长林命令部队昼伏夜出,并执行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制度。

李长林平日里抓训练极为严格,因此带出的兵战斗力非常强,他们快速向前穿插,击溃了不少遭遇之敌。

可是正如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危险同时向全团靠近,因为李长林的部队速度实在太快了,将兄弟部队远远抛在了身后,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发电报,什么?还联系不上?”在军指挥所里,12军军长正在坐立不安地来回踱着步。

原来,军部获得情报,美军第三师等部队已经在前方集结完毕,12军军部就果断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除了李长林所在的团,其他所有部队都已经联系上。

“军长,试了多遍了,还是联系不上。”发报员说道。无奈之下,12军军长只好直接联系31师师长,命令他无论如何要将命令传递到李长林那里。

31师师长试了好几次,发现电报根本没有回应,就果断派出作战科副科长带领两名战士前去寻找91团。

三人出发没有多久,两个战士就被敌人投出的手榴弹炸死了,副科长也多处受伤,但他还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91团。

“李团长,师长命令,迅速停止前进,伺机返回大部队。”副科长向李长林说道。

此时,李长林才知道,91团已经打到了北纬三十七度线,深入敌后100多公里了,而且附近全是装备精良,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危险迫在眉睫,现场气氛异常紧张。

于是,李长林迅速组织营级以上干部开会,研究突围方案。与会的干部们一致认为应该向北往回突围,因为志愿军的主力部队在北面。

“我不同意这个方案,我们应该向南继续进攻。”李长林在分析了地形和敌情后,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掷地有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向南?”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接着,李长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没错,向南!我们虽然最终是向北突围,可是眼下91团北面全是武器精良的美国鬼子,我们这点兵力即使突围成功,也是损失惨重。”

李长林顿了顿,继续说道:“南面就不一样了,那里是战斗力较弱的韩军,且敌人认为在自己的大后方不可能出现大批的志愿军,势必会放松警惕,这就是“灯下黑”效应,我们可以穿插迂回,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后再向北突围。”

一众干部们边听边频频点头,对李长林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李长林也不打算硬碰硬,他迅速对部队进行了分组,并将会朝鲜语的战士打乱建制,分到各个组里,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除此之外,他还命令每个队伍前面和边上的战士都穿上刚缴获的韩军衣服。布置妥当之后,部队立即开拔。

途中我军碰到了好几股韩军,不过要么蒙混过关,要么迅速击溃敌人,竟然连续冲破几道关卡,终于来到了汉江东南的雪岳山一带。李长林利用地形的优势,在山里兜了一个大圈。

指战员们虽然武器装备不如敌人,但军事素养、战斗意志、精神品质上占据绝对上风,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抵御住饥饿、寒冷、伤病等负面因素影响,在完成方向调转的同时完全甩开了敌人,从此一路向北,连夜急行军,终于与31师大部队会合,突围取得圆满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突围过程,我军伤亡极小,却歼灭了数百名韩军,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志愿军司令部听说李长林和91团的战绩后,火速晋升李长林为31师副师长,并授予91团“英雄部队无愧于红军团队”的荣誉称号。

同年8月,李长林率领部在金城前线接替兄弟部队指挥防务,创造性进行坑道防御,坚守9个月,抵挡住了美国鬼子一轮又一轮的狂轰乱炸,最终保存了有生力量,稳住了阵地。

1952年10月,李长林代理31师师长,带领全师参加了上甘岭战役,战绩显著,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

回国后,李长林调任27军79师师长。后来进入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毕业后又历任20军60师师长、12军副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重要职务。

直到1988年,李长林才以大军区副职离职,在南京军区干休所休养。1999年,李长林病逝与南京,享年8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长林有勇有谋,屡立战功,为革命胜利及部队的正规化建设,为边疆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谨以此文向李长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