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髦

编辑/豆浆

俄乌冲突已经打了两年多,没想到一场军事冲突的持续时间,比想象中的要长得多,无论是乌克兰还是其背后的北约国家。

现在,估计清醒的人增多了,还在说“轻松打台”的人明显见少了,对战争有了一点点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战前库存的数百万发炮弹用完了,乌克兰前后120万发也是消耗的无声无息。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至少从苏联继承到600万吨弹药和数百万把AK突击步枪。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中,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消耗了1100万发到1200万发炮弹

北约30多个国家本把希望寄托在俄耗尽苏联天量弹药之后,实施大反攻。但似乎低估了俄罗斯的战争潜力,特别是其军事工业的实力与武器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场冲突转向为消耗战之后,此时弹药的生产、供应显得非常关键。据悉俄罗斯已经进入了战时生产动员体制。

俄罗斯很多军工厂目前正在实施“两班倒”的工作制,每个班次工作12个小时。也就是在不影响国内其它行业生产的情况下,最大效率的生产武器弹药,每周7天24小时永不停歇。

火力全开,不仅仅炮弹产能在增加,各类火炮、装甲车、无人机产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导弹和火炮生产能力提高5-20倍于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4年,俄罗斯军工媒体报道:俄军坦克的产量增长4.6倍,迫击炮产能增加20倍,多管火箭炮产能增加5倍,牵引式大炮产能增加10倍。

自行火炮产能增加10倍。俄罗斯炮弹产量增加到1年300万发,最具代表性的制导炮弹-152毫米红土地精确制导炮弹产量已经增加了20倍。

俄罗斯本就是资源大国,大量的钢铁厂、化工厂,让俄罗斯军工具备极大的潜能。理论上,在原材料充足情况下可以做到武器无限量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国家进入战时状态,生产就不是以加工成本销售成本来核算的。武器成本,本质上都是人力成本。

不能以武器装备单价衡量花钱多少,只要不进口国内武器均只有人工成本,其它研发、物流、检测、采购等费用均不存在。也就是说,一年300万发还不是俄罗斯军工的极限。但毫无疑问,俄罗斯的军工企业才刚刚进入到战时生产状态。

俄罗斯小摩托大型自杀型无人机产能将增加到1年11000架,弹道导弹1年产2760枚,要的就是量大管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

乌克兰的军工基础设施大多已毁于战火,很难为乌军提供充足的装备。

炮弹则主要依靠北约,乌军在反攻中每天最多能消耗7000发炮弹,远远不及俄军

由于前线乌军炮弹供应量严重不足,乌军一个连队被迫把炮弹的日消耗减少了80-90%,这意味着他们每天只能在战场上打10到20发,打不中就只能向他们扔石头了。

乌军在对美媒采访时说过自己一门炮一天就打5发,而俄军目前战法一般都是直接对目标据点直接炮火覆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器弹药产能增加10倍,直接意味着俄军战斗力增加10倍,乌克兰面临的问题,比想象中还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