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余华的一段采访,火到外网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余华说:“现在中国年轻人都不愿意去私人机构工作了”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讲的是如今年轻人看手相,不再问爱情线和生命线,只问“事业线”。

而事业线的问题只有一个:“我将来能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吗?

现实确实如此,2024年国考人数突破300万,比去年增长了43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越来越多年轻人将考公考编看作人生的“唯一的路。”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说痛了一代人的心。

今天想要分享的故事主人公陈同学,她最初也是一个梦想着仗剑走天涯的“女侠”,但是内外环境的变化让她不得不寻求稳定的道路。

然而,上了一个岸之后才发现并不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不舍得放弃就只能再去寻找下一个岸,毕业五年,她一直困于上一个又一个岸。

*为方便叙述,文章以第一人称口吻展开

#1

Dr小鱼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回顾我的前几年,才发现人生的几个关键的节点都“选错”了。

我喜欢地理,但我却是文科生,在当时高考填报志愿,地理是属于理科专业。我最终无缘自己最喜欢的专业。

我的语文成绩很好,轻轻松松120分以上,所以最后选择了父母眼中的女生最值得选的专业之一——汉语言专业。

毫无疑问,未来最直接的就业方向就是语文老师。但是我偏偏不信邪,上大学脱离家里人的掌控之后,我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大学毕业前夕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我毅然决然选择了地理学科。

身边所有同学选的都是语文学科,很多人都觉得我很另类:学了4年汉语言跑去当地理老师,不就白学了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对语文老师真的一点兴趣的都没有。

地理教师资格证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我还记得拿到证的那天是多么激动,未来又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学科教学了。

但是很快现实就给我狠狠地泼了一盘冷水,因为地理老师的需求实在太太太低了,远远低于语数英三科主课老师的需求。

学姐推荐我去一个房地产公司做新媒体运营,但是我算了一下,在广州租房子,扣除吃饭和交通费,基本上就是替房东打工了,我就放弃了。

当时一点都不想考编考公,总觉得进入了编制一眼看到头了,自己还年轻还想多闯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东莞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理老师offer,还只是一个合同工,薪水不高,好在是包住的。

我在这里工作还是挺好的,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我的人生计划,当时疫情已经一年半了,我感觉到大势不妙,所以一定要去考编!

但是地理老师的编制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我想考上编,就只能重新考语文的教师资格证。

疫情期间当时很多编制考试都推迟或取消了,我一口气报考了三个地方,另外两个用心复习了但笔试都没有过。

最后一个是我老家的教师编,虽然千万个不情愿回老家,但是却考上了,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和朋友聊天才知道,她毕业后凭借应届生身份早早就顺利上岸了,而我兜了一大个圈才走到了这里,别人却一步到位。

我曾无数次反思自己,如果当初按部就班考了语文教师资格证,如果当初抓住应届生身份考编或考公会不会更好?

以前我相信人定胜天,一手烂牌也可以打好,现在我觉得当初的自己实在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凭借自己一腔孤勇做出的选择其实一点都不明智,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2

Dr小鱼

考公是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拿到了铁饭碗之后,我被调到一所镇中心中学,这所学校比较少年轻老师,只有2-3个,而且都是已婚已育的。

每天吃饭前我就祈祷他们不要约我一起,因为饭桌上她们的老公、孩子、家婆才是话题的中心,我来到这里不过短短两个月就已经被动地了解了他们家庭的基本情况。

我尝试跟他们说年轻人喜欢的电影、旅游、探店等话题,她们都不感兴趣,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钱。

我在这里就像是一个异类,为了维持表面的友好,我还要装出温和的样子,其实我的内心真的无时无刻不在吐槽他们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精神世界。

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学校的孩子,那才真是拿着白菜的价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镇上但凡成绩好的孩子都已经去市区读书了,留在镇上中学的都是一些所谓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根本没时间找看,更没时间辅导孩子学习。

一些非教学上的任务更是把我压垮,例如汇总学生家里疫苗接种信息、调查学生家里人的社保缴纳情况、家访检查学生家里煤气管道等。

网上说,除了畜牧局之外,其他所有单位都会给老师安排工作,这真的不是段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里到外,在镇上教学的环境和当时在东莞相比真的差距太大了。

东莞的学校虽然也不是什么顶尖学校,但是老师之间氛围比较好,而且定期有学习活动,可以接触更新的教学方式。而且学生乖巧懂事,愿意学习,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教起课来毫不费力。

虽然很委屈,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过想要辞职的念头,除非公务员上岸!

所以入职后半年我就在准备考公,只要我手上拿着考公的书,我就觉得拿到了脱离苦海的船票,可以让我有一阵子不再被学校的事情烦扰。

但是一边工作一边考公谈何容易,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算上通勤时间半小时,偶尔还要回复群聊,想要复习都已经有心无力。

所以这几年从珠三角到老家,从市直单位到山区小镇,市考、省考、国考,我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考试。

我拒绝掉所有聚会、约会,整整五年都没有社交。最大的开销是给培训班打钱,这几年少说也花了近1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我才发现,我的高中同学都考公考编了,二本毕业生和985毕业生在10多年前是同学,10多年后是同事。

那些当初的学霸无论最初选择了什么行业,最后都在公务员这棵大树上落了脚。他们上大致可以分为,家族企业接班人、体制内以及“流浪”在外的打工人。

去年过年是我唯一一次参加同学聚会,目的是了解搜罗了一下考公信息差。说起共同话题,三句不离考公,不是谁谁谁考上了什么单位,就是谁谁谁工作两年调进市直,要么就是谁谁谁在考公...

听着大家说突然很感慨,当初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少女啊,但是多年后大家的人生好像就是考公。但是自己又何尝不是走上这样一条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普通孩子,如果家里没有人指一条明路,你所谓的闯世界其实就是在走弯路,最后想要回到正轨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然对于天赋异禀的孩子来说,他们真的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破圈。比如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喜欢配音,自学配音,从小兼职做起,现在已经跟国内顶流配音明星一个工作室。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大概也会走回老路。毕竟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她说要走的路,我比较晚熟,很多道理真的要经历了才知道。

不过,当我老的时候,跟别人说起“曲折”的一生,或许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吧。

但是要是能够考上公务员就更好了。

#3

Dr小鱼

人生本是宽阔的河流

关于陈同学的故事,其实我非常感慨。这两年的考公热真的非常夸张,据一位大学老师朋友观察,一个班50人,一半人考公,一半人考研,还有几个人两手抓。

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一群年轻人都涌进了独木桥,他们拒绝风险,幻想着躺平。

但是如今的经济和就业环境大不如前,这让很多年轻人失去信心,寻求保障,追求稳定的铁饭碗。

央媒曾经专门写文章《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体制内工作》,呼吁大家理性考公,但考公的热潮依然一浪高过一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每次经济的下行都会导致考公激烈程度的上升,这是有规律可循的。

新周刊曾提到,中国的第一轮“考公热”,是在2004年前后,当时“非典”刚刚结束,最早的一批考公机构开始萌芽。

第二轮“考公热”,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100万人。第三轮考公热潮就是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下行的那些年,考公人数相比往年都会直线上升,而经济恢复正常之后,考公人数又会趋于和往年一样的平稳,就像是一个循环的周期一样。

其次,公考培训机构的“煽风点火”,侧面鼓吹了“考公热”。

各种广告无孔不入,随便一刷又是某个机构招写手写的经验贴,再一刷又出来了某机构高“过线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X年是最难的一年,但却是未来5年最容易的一年”,给人一种人人考公,你不考公,你就是傻子,你不考公,别人就成功的感觉。

我们看到的铺天盖地的考公广告、考公软文,其实都是精心打磨的陷阱,没有需求就为你创造需求,不想考就给你一个要考的理由。

考公机构是营利组织而不是什么公益组织,多少机构凭借这两年考公狂潮身价暴涨,对于从业者来说,是这几年为数不多的时代红利。

第三,考公被赋予了太多沉重又虚无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多少年轻的孩子是被家里人强迫着要考公,很多家长认为考上了公务员就是光宗耀祖。

而且可以直接解决相亲、退休、医疗、教育等问题,捧着铁饭碗,一辈子不用愁。

如果孩子在家待业,那是不孝子女,如果孩子脱产考公,那是好孩子,家务活都不用做,专心考公即可。

但是,考公真的是“解药”吗?是不是大家把自己的路看窄了?

事实上它不过是消耗青春,消耗精神,不断麻醉自己“上岸了一切都好了”,那上岸之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形势会变化,未来或许会有更好的选择,用长远视角来看或许体制内的“温水煮青蛙”可能会抹掉人的创造性和竞争力。

当某一天想要跳出围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过了庸碌的前半生,面对讯息万变的社会已经比不上那些“闯社会”的同龄人。

面对任何一个“热潮”我们都应该理性思考,多维度考虑职业发展,立足于自身能力和技能的提升,才是永远不被时代淘汰的立身之本。

人生本是宽阔的河流,愿大家都能肆意徜徉,不必等待上岸。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