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地产很惨,GDP很好。

统计局发布Q1数据,GDP增长5.3%,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2%,固投比2023年加快1.5个百分点,失业率同比下降。怎么看,都很好,都超市场预期。不是一般的好,是很好。

反观房地产各项数据,继续整体趴窝。有一点好消息,但基本上还都是坏消息。

0 1

看房地产价格,好消息是:环比降幅收窄,坏消息是:同比降幅扩大。

四大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而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和0.4%,降幅均与上月相同;而同比又分别下降2.0%和3.4%,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9和0.7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二手房售价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而同比大降7.3%,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深圳最猛,同比降7.4%。二三线城市二手房售价环比均降0.5%,降幅均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而同比则分别下降5.9%和5.7%,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8和0.6个百分点。

大略回顾,全国新房已经连跌了10个月,二手房连跌了11个月。

对应于2021年Q1本轮房价最高值,深圳到2024年Q1,二手房真实价格到底跌了多少,相信各位心中自有算盘。

看各项先行指标,继续一塌糊涂。有多一塌糊涂?可能都是创下历史上Q1单季度最低值

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今年Q1大降9.5%,住宅更是大降10.5%,历史上我没查到有比这更惨的Q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宅新开工量从2021年Q1的2.71亿平米,降到2024年Q1的1.25亿平米,降幅54%。四个年度的Q1增减数分别为+30.1%、-20.3%、-17.8%、-28.4%,今年的Q1下跌最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宅销售量从2021年Q1的3.23亿平米跌到了2024年Q1的1.89亿平米,降幅41%。四个年度的Q1增减数分别为+68.1%、-18.6%、+1.4%、-23.4%,亦是最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宅销售额从2021年Q1的3.51万亿元跌到了2024年Q1的1.85万亿元,降幅47%。四个年度的Q1增减数分别为+95.5%、-25.6%、+7.1%、-30.7%,同。(以此计算,全国一手住宅均价自2021年Q1高点至2024年Q1,跌幅1成,从10842元/平米跌到9779元/平米。全国均值只代表一个趋势,具体你所在的城市、区域、你家的房子,跌了多少,要自己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住宅待售面积从2021年Q1的2.4亿平米,大升至2024年Q1的逼近4亿平米(39458万平米),待售量四年大升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数据里面,最令人担忧的也许是个人按揭贷款走势,大家自己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以上看,大体上是一个逐浪下跌的曲线,反弹之后,是更深的下跌。

0 2

但你和宏观数据对比,这个反差太大了。GDP不是一般好,是非常好。这让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体感有问题。尤其是我们这些搞房地产的,完全是……“疯了”(这么好的数据,股市反而塌了,一点都不够“唱响”,股民兄弟们,你们必须要一边吃韭菜一边反思!)。

如果你捂着GDP那些数据,看房地产这些数字,那答案不待言:一定要继续给政策支持,多猛的政策都不过分。但如果你再结合起来看,就会有个问题:数据这么好,房地产为什么还要支持?这样子完全可以不需要房地产都行啊。

关于体感上的反差,不是这次出现的,去年全年GDP发布时讨论就很多了。我当时也写了一篇文章《》,不赘述。

如果这样来结合着看,我倒是认为,有必要把我之前的两个看法在此重申。

1)市场低估了决策层去“房地产化”的意志

过去这2年,全行业,包括房企、中介、房东、买房人,都沉浸在“政策救市”这样一个大逻辑中。整个市场,包括楼市、股市,都在不断上演:小作文——证伪/证实——成交发射升空/股市短暂大涨——再回落、郁闷、继续等待小作文……如此不断重演。

我自己一向对政策没有太高期待,所以在比较早的时候我认为,这一轮的政策基调将是:“小步快走”,而不会有人们期望的大开大合。所以我屡次的建议是,“放弃侥幸”,不要再指望着市场再像以往那样重复一波。这个背后的原因便是,市场低估了决策层“去房地产化”的决心和意志,当然就是我这样,我也低估了,我也没想到可以如此“稳”。尤其当“14号文”出台之后,我认为任何人再没有任何理由抱有侥幸心。

如果在去年你还对此心存幻想的,那么在现在这个Q1季节,当你看到了这些GDP、CPI、居民收入这些数据,应当清醒了。房地产的政策支持会一直有、不断有,但是,这个政策不会是为了让它重新回到原来在GDP中的位置,而是让它不拉后腿/少拉后腿。房地产都塌楼塌成这个样子了,经济还能“如此之韧性十足”,还想什么呢?

2)调整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的?

这是我们的房地产行业最重要的问题,我在去年的时候提出过。当时在跟同行、券商交流时,大家对这个问题是有争论,或者说不愿意相信是后者。但大家都承认,它是第一位的房地产宏观问题。

所谓“周期性”调整,就是说房地产还在大周期内,“萧条-复苏-繁荣-衰退”重复上演,有高峰有低谷,而且下一个低谷高过上一个低谷,下一个高峰超过上一个高峰。过去30年我们的房地产经历过好几轮小周期、中周期,但是从“2001(WTO后)-2019(大流行前)”基本上是一个中国大顺风的大周期。市场不惧调整,每一次下跌都是买入的机会。

而所谓“结构性”调整,就是说国家的经济结构在转换,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再继续依赖房地产,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引擎。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会逐渐从房地产这个巨大的吸金池转向别处。作为家庭,房地产也将逐渐不再是财富增值的第一承载器。就像汽车行业曾经在美国的地位,后来逐渐让位于今日的“FAANG”,或者未来“瑰丽七壮士”一样。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最重要。结合着今日城市化水平、房价水平、居民购买力以及国家决策等等,等等,我想会越来越多人接受后者。但是大众在逻辑和思维上,相信还会有一段时间转不过来。包括统计局,我今天看他们的说法,依然还是一个“大周期”思维。很简单,对于房地产未来如何大家都不清楚,但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那便是,房地产几乎毫无可能再回到2021年的高峰了

0 3

如此,假如本轮是“结构性”的调整——我个人建议开发商,不如直接相信它就是,那样更好做决策调整——相比于判断,开发商时下更需要坚决行动。那么,它在提醒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事儿:就是,预测短期的底部到底在哪儿,其实已经一点儿都不重要了。因为就是那个底部已经接近到了,市场也不可能再恢复过去的高度,剩下的,更多也就是不断的震荡。

一线城市4月份的成交,我相信还是会不错的。得益于政策的力挺,“小阳春”能从3月扛到4月。同时,二手房价格的下跌也出现了趋缓的迹象。如果说底部,那么,底部的证据是更多了一些。但这不能说明什么,尤其不能说明,政策可以不用出了。如果政策不继续(以及不加大力度)的话,这个10万亿级的大行业,可能还是会表现出令人沮丧的波动。还是一如既往,一边我们会看到成交量在上升,而另一边我们也会看到挂牌量也在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市、股市交流,备注加V:budao2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