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拒执罪,全称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人民法院最强有力的执行手段,往往效果好,一旦入刑,被执行人还钱意愿强烈,但适用度不高,原因有很多,这里不在说明。今天主要讲拒执罪如何推动,让广大的申请执行人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一、拒执罪如何启动

拒执罪的启动可以是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也可以是人民法院依职权向公安机关移送。法院会综合被执行人的情况,初步判断是否涉嫌拒执犯罪,相关基础的证据材料是否详实,之后才会决定是否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罪的犯罪线索。申请执行人向公安机关以拒执罪控告被执行人,公安机关是不会受理的。

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如何办理

公安机关会对移送的线索进行初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的,会进行立案,立案之后,会按照一般的刑事案件进行办理,这里不再赘述。立案侦查之后,犯罪事实清楚的,会移送检察院,之后也是按照刑事诉讼的流程进行。我们重点讲不立案,拒执罪如何推进。不符合立案规定的,会退回法院,并出具不予立案决定书。但实践中,很多机关没有出具不予立案决定书,而不予立案决定书又是申请人自诉必须的材料,我们后面会讲到。

三、刑事自诉

前面讲到,如果法院移送线索给公安机关,但公安机关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或者检察机关不起诉的,申请执行人该怎么办呢?

法律规定,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以下两点时,可以申请法院以自诉案件立案。哪两点呢?

第一、被执行人有能力而拒不履行,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过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对被执行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从这里看,申请执行人想要刑事自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损害申请执行人的权利。

2、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不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具体体现在在不予立案和不起诉,这两个都是决定,申请执行人要有其中一个决定才可以提起自诉。

满足这些条件后,申请执行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自诉了。

自诉了。

拒执罪到底有多难立案?

首先是公安不够重视。拒执本就是法院内部的执行不能导致的问题,其实可通过完善执行措施解决。

其次是公安警力不足。公安自己应该管的事情一堆,从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到杀人放火偷盗,近年来,帮信案件数量陡增,又要打击犯罪,还要追赃挽损,根本忙不来,没警力再多管执行的事情。

最后是证据收集难。法院移送公安立案得掌握到财产转移的证据,而由于大家都明白的原因,这些材料基本上是申请执行人自己寻找,可以说难于上青天,基本别想。就算委托了律师,由于调查的力度有限,只能收集到一些比较明显的财产转移,比如房产、车辆等有迹可循的,而资金的转移很难查到。

很多拒执案件是符合定罪量刑条件的,就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无疾而终了。

很多人会问,被执行人有能力拒不履行的证据在哪里?

非关键性证据在法院执行卷宗里面,直接复制就行,但定罪的关键证据即财产转移的证据,从执行卷宗里面几乎不能找到,因为别人压根没去做,只能寄希望于申请人自己去找。

之后法院会立案审查,和自诉审理。当然刑事案件对证据的要求很高,很多自诉案件,因为证据不是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明存在瑕疵或证明力差,法院审理后如果认为被执行人不够成犯罪的会裁定不予受理。认为构成犯罪的,会依法判处,而这个时候,被执行人往往会主动还钱,以求得申请执行人的谅解而谋求法院轻判。

了解这些后,大家是否对拒执罪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自己也可以提起自诉,打击“老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贵阳律师,省市律协刑专委委员。擅长刑事案件辩护,百余件刑案办理经验,无罪案例、缓刑、取保等案例多起,1559918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