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市调整到现在,能拿出手的政策都拿得差不多了,很多城市的篮子已经空了,也就一线城市手里还握着个限购,可结果呢?房价没止跌,销售数据没上来,大把大把的人普遍认为:房价会一直跌下去!

现阶段其实挺尴尬,有经济条件的早就买房,他们现在背着房贷,没法再进去,你再怎么刺激也是白搭,没条件的要么是实在没能力,要么是咬牙能买,但预期不足不敢买。

现在中央要求“稳房价、稳预期”,各地对新房价格又有明里暗里的限制,说白了,就是房价降不下来,那么此时此刻想要刺激需求,就要让老百姓兜里有钱,没房的人有钱后释放刚需,有房的人有钱后释放改善。

可大家都清楚,绝大多数人无法通过涨工资来“翻盘”,说难听些,一年两年涨那几百块工资有个屁用,更何况有人在一个公司连干数年一个子儿都没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也许想说,可以通过购房补贴来实现,确实如此,可关键问题在于,购房补贴都是有条件的,比如研究生博士可以拿到补贴,特殊人才可以拿到补贴,二孩三孩家庭可以拿到补贴。不难看出,这些门槛其实是相当高的,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拿到,因此还是要通过其他方式。

回看过去,最简单且直接的方式就是拆迁,我们懂的道理,上面自然也懂,这不从近段时间各市发布的公告来看,拆迁来了,而且范围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得多。

过去拆迁,可能就是村落、小区,而且拆迁时间相当长,就拿我家这边来说,拆迁从2015年开始,结果拖到现在都没完全拆完,不同村子的拆迁进度差距大,有的已经搬进楼房,有的安置房还没建完。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决策层,二是因为拆迁补偿的问题,有些村民对补偿方案不满,有些村民为了多拿补偿于是私自搭建小仓库,结果导致整个拆迁项目延期。

然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老规矩,先来看看部分城市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4月初发布两个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共涉及9大片区和多个街道,开发范围合计达到665公顷,比全市一年的土地交易面积还高。

徐州:征收城中村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启动征迁、成片开发,涉及云龙、经开、鼓楼等21个片区。

杭州:成片开发方案涉及28个开发片区,开发总规模311.9公顷,计划征收集体土地213.2公顷。

另外还有很多城市也都发布了公告,这里就不细说了,而这些城市的征收方案都有一个关键词,叫“成片开发”,说白了,就是征收面积和开发强度更大,能获得赔偿的居民更多。这也是本轮拆迁大幕的第一个特点。

而在相关公告的具体内容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

“县级及以上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成片开发范围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的比例,其中公益性用地比例不得低于成片开发总面积的40%”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次拆迁不是只有“拆除和安置”这两项工作,还要趁此机会去完善产业结构,建设公共设施,让整个片区好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特点则是时间短。

前面提到过,拆迁过程中的赔偿问题是老大难,要是处理不好,拆迁工作根本无法进行下去,但这次开发方案中,开发时间设定较短,比如徐州从今年开始,最晚到2029年,广州更是设定为2年。

地方之所以如此自信,敢把期限设定得这么短,恐怕要归功于一份文件。去年10月底,自然资源部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的通知,其中一条是这么说的: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应当充分征求成片开发范围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并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未经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不得申请土地征收成片开发。
本标准自2023年11月5日施行,有效期五年。

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这与过去的80%和90%相比下降很多,大大减小了征收的阻碍,另外5年的有效期也把这轮拆迁设定的期限包含在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轮拆迁大幕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信号:

第一,国家救市态度坚决,而且这件事肯定能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本轮拆迁时间大大缩短,但并不是一个月两月,一年半年就能完成的,包括现在控制土地供应这些政策,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楼市现有问题。

所以从这方面来考虑,距离楼市企稳回暖还需要较长的时间,除非还有其他力度更大的救市政策可以掏出来,但大家都知道,这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