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的热搜,陌生的提名,热议的杨颖...
如果没这些信息,很多人都不知道金像奖已经结束了。
虽然都嘲讽金像奖是“自嗨奖”,但其在「华语电影的影响力」从未被否定过。
风雨下的金像奖也度过了它的第42届,虽然辉煌不再,但港味依然十足;
电影以外,它金色人像映射的还有香港电影圈的自救之路。
新人
「王晶称梁朝伟应宣布不再领奖」登上热搜,话题的讨论都集中在“道德绑架”。
确实,王晶没有资格让梁朝伟放弃奖项;
但我们讨论之余,也可看看王晶为什么这样“建议”。
省流版:
一,梁朝伟相比曾经的作品演技并无增长。
二,给电影圈年轻人机会。
香港电影的辉煌大家都知道,但背后电影人做的贡献或许很多人没什么感受;
成龙当年闯好莱坞要求回香港拍摄、全体艺人反黑上街...
可以说相比捞钱和名气,从业者对行业的关心和凝聚力也一直是传统。
曾经邵氏的“行规”再离谱年轻人也挤破头,到现在港圈三代人共享一代偶像。
包括近些年来港星北上,行业不断改革求新,都在肉眼可见的诠释着“衰退和自救”。
发展总离不开新鲜血液,对于凋零的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虽然我不赞同梁朝伟就因此放弃领奖,但也能理解王晶为何口出狂言。
其实,本届金像奖也确实有关注到那些跟老前辈竞争的“新面孔”们;
最佳女配梁雍婷、最佳女主余香凝,都是公认的实至名归。
而且两位都是30岁的演员,名副其实的港影后浪。
“不断层”是保障电影良性发展的基础,也是近年从行业到观众都在期盼的。
再比如:入围最佳影片提名的《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记》的监制都是尔冬升。
两部电影都出自新人导演之手,甚至《年少日记》的导演还是找不到监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联系尔冬升的。
“现在(港影)这样困难的时候,要用我们的经验和人脉关係,去协助他们,捧年青人上去。我还开玩笑,说要不要跟公务员一样,60岁不准做,要是继续最多做到65岁。应该要去推动,电影是需要年轻人。”
尔冬升作为8届的金像奖组委会主席,香港电影业的老炮,但对新人的重视程度一直从内到外的。
可以说“推动香港电影发展,挖掘行业新人”是整个行业本能式的驱动;
即使外界普遍认为香港电影黄昏已到,但力求发展依然是这里的主旋律。
回流
其实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这届金像奖还是不够捧新人,因为老人获奖的情况更多。
其中最大的争议莫过于《金手指》。
卡司阵容豪华,投资规模最大,但就代表梁朝伟拿影帝“头奖”,电影再顺带领一些技术“小奖”了?
当然,评选标准是组委会的事。
但我猜如此“平衡术”的金像奖应该也有自己的理由。
起码在现在,香港电影到娱乐圈靠的还是“老一辈”的支撑,毕竟市场变差影响最小的反而是有实力的那批。
北上是庞大的大陆市场,甚至再远点亚洲、欧美,也有当年巅峰期辐射的知名度加成。
留人也成了整个香港电影不言的共识。
留港对“能外闯的艺人们”来说并不诱惑,所以附加值就成了重点。
从港府的出钱+合作+政策,再到协会基金的挖剧本、讲人情、加深就业优势等,力求为这个圈子塑造成“留>走”的状态。
但最好留人的办法是让你成为香港电影共同体。
这届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洪金宝先生。
从动指到导演的几十年,他是真正参与香港电影成长的人。
这也是演艺圈对洪金宝的付出给予肯定,在成长时的添砖加瓦,在衰落时也未曾离开。
《金手指》的阵容、调度、完成度其实代表当下香港电影的工业程度。
它并不算佳片,更多的是表现了一种标准化成品。
的确,这对外界来说“不够出彩”,但它对行业延续有特殊意义,毕竟革新从来不是一飞冲天的。
我想影帝可能也是这份考量。
黄子华和梁朝伟对比,后者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力、贡献度都要更高,梁朝伟对香港电影更像是种标杆作用。
比起梁朝伟需要金像奖,金像奖更需要梁朝伟,可以说是一种“价值”烘托。
“香港电影加油,努力”。
这是梁朝伟当晚的结束语。
出走
相比影帝的争议,最佳影片的角逐就少一些风波了。
《毒舌律师》荣获金像奖最佳影片。
2023年《毒舌律师》香港地区票房破亿,打破华语电影纪录。
这对低迷的香港市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比起电影好,市场收益才是重点。
内地收获1.8亿票房,要知道这是23年元宵后的冷门档期。
虽然不如22年《明日战记》6亿的内地票房,但低成本高口碑的反馈,更彰显“走出去”的愿望。
香港作为一个750万人口的城市,破亿的票房已经接近极限值;
想让电影活出更宽广的生命力,走出去是唯一选择。
不管是拥抱流媒体,与内地寻求合作,都不如用内容说服观众;
警匪、僵尸、动作、帮派这些曾经香港电影的标志性题材,他们也是令香港电影在世界电影独树一帜的符号;
但这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试错雕琢的水到渠成,进而让亚洲甚至世界有了香港情结。
无法割舍过去,又无力押注未来,香港电影最迷失的应该是方向。
其实翻看近年的港影,也能看出这份纠结。
要么是“过于讨好内地观众”的电影翻车,导致观众看见港影默认烂片;
要么就是过于本土,压根没想过审或进入内地市场,回本不回本全看香港票房。
现在资金、技术都集中在内地上,而东亚电影崛起,加上港台市场低迷,香港电影要考虑的事情也在变多了。
大制作为了市场就要往商业化考虑,插入更多出名的演员,拍摄更加熟手的题材。
小作品“出岛”能力弱,没有宣发和资源优势,有时候剧本出色也难收回成本,甚至拍片都要看港服补贴,更别提投资和出海。
百年香港史,一个《毒舌律师》真不够。
从本土市场重回世界市场,香港的自救还需要更多“走出去”。
金像奖下,我们还能看到更多;
有老人,有新人,有苦难,也有希望,没变的是香港电影那延续百年向上的生命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