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物价上涨这把镰刀,终于割到了大学学费上。

前几天,美联社报道称,有不少美国大学的花费即将步入“9.5万美元俱乐部”,按照目前的汇率来算,一年仅仅在学费上,就要花60万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加上每个月1000美元的生活住宿费,送孩子去美国留学一年的成本,就要迈进100万RMB大关,如果去读本科,四年下来400万!

具体来说,比较贵的私立大学就有——南加州大学的学费+各类生活杂费一年要9.5万美元,宾夕法尼亚大学要到9.2万美元,达特茅斯9.1万美元,波士顿大学8.8万美元……

除了美国TOP50大学,一些中不溜的学校也要这个价。孩子如果读不上好大学,全额读这些学校,每年也要花不少于50万,图啥呢?自费出国旅游几年?

加上中美关系恶化,一些孩子想去美国读书还被拒签。

困难重重的美国留学,还值不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涨幅超通胀5倍!

为什么美国学费涨这么快?

回想我留学的时候,至今十几年了,当时的学费还是5开头,杂费也算低,结合6美元的汇率,还是比较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几年,学费涨疯了。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从1980年至今,美国的大学学费已经上涨了1200%,这个比例包括公立和私立大学,而普通通胀也只有23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大学学费跑赢通胀5倍有余,甚至在过去10年涨幅陡峭上探。

此外,学费外的杂费也涨了不少。

US News收集了20年以来美国私立、公立大学的学杂费数据,结果发现——私立大学的学杂费在这期间上涨了133%,而公立大学的州内外学杂费分别上涨了127%和158%。

公立比私立涨的还凶。

是什么让美国的学费涨得如此快速,跑赢大通胀?

影响大学学费的因素有很多,州立大学就包括州资助减少、上大学的需求增加,甚至联邦援助金额增加。还有各种人力成本、科研和学校维护的成本,都是助推美国学费上涨的“元凶”。

对比英本、加本普遍在40万人民币以下的学费,美本的价格实在是当中翘楚。

然而即便如此,在美国的官方机构统计来看,中国留学生仍然是以美国为主要目的地。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不完全的统计数字,在2022年高等教育阶段的全球中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国家仍然是美国,近30万人(290086人);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澳大利亚和英国。

选择美国的原因,也无外乎看中它高等教育的名气和实力。在2024最新的QS前100排名中,美国的大学就占了27所。

就学成本高,而且8成学生学完就回国,因为没有本地身份,需要找到能sponsor工签的老板不好找,让许多留学的孩子在出国时就开始焦虑地想,“我会不会变成‘海龟废物’,花出去几百万,赚不回来”?

现在甚至留学机构还传出了一种说法——给孩子规划留学,就是一种消费,别想着回本,它不是一个有明确回报的投资

美国依旧很多人去,但是大部分家长其实忽略了长远规划的重要性,而这个规划就必然包括身份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美国身份vs没有美国身份

花费差多少

我们此前做了一个美国TOP20大学的学费对比表,把本地生要花的钱跟非本地生做了很详细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想要完整版,可以找我们领取。

对比可以发现,私立学校的学费普遍差不多,国内外没太多差异,但公立学校的学费+学杂费,就能相差3、4倍,甚至更多。

比如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给本州学生的学费仅7020美元/学年,州外学生则要将近4万美元,差了5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虽然私立学校的学费对有无身份差异不大,但真正差距其实在于有身份的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或奖学金,而且选择多样,从州发起的到慈善机构发起的,又或者财团发起的。

这些奖学金经常能覆盖7、8成学费。

我在波士顿一所私立学校上大学的时候,与我经常玩在一起的一位韩国同学拿了美国绿卡。

她上学就是用州的奖学金,每个学年只要交6000美元。这个钱当时依靠她在高中毕业时办理的学生贷款基本覆盖,后面找到工作慢慢还,家里则没出什么钱。

对比那个时候留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将近7万,而且毫无减免。

近年来,拥有大量捐赠基金的大学更加注重让不富裕的学生负担得起大学费用。低收入家庭可能只需支付广告费率的10%,而且对于某些家庭来说,就读选择性私立大学可能比公立大学更便宜。

注意,这里的低收入家庭也仅限于美国身份家庭。

也就是说,有了身份,家庭对一个孩子在教育上的支出,可以直接减少上百万块。

(悄悄告诉你另一个好处,有了身份的孩子也更容易申请到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国内家长

缺乏对孩子的规划思维

曾有一个家长找我咨询孩子规划留学这件事。那个时候,孩子正在国际学校就读高一,刚考了2次托福的到100分,但孩子不满意,打算三战托福。

家里对孩子的决定很尊重,所以就打算再花1000+考试(这里要吐槽一句,美国的考试也是真的贵)。

孩子现在国际学校高一,托福考到了100分,还要卷考试?

我当即察觉不对,马上制止这位家长接下去的动作。

高一、高二正是孩子丰富履历,体验海外生活和规划学习专业的时候。

父母可以给孩子报几个夏校,或者让他参加一些英语相关的竞赛,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英语,真正学以致用,这样考托福简直信手拈来。

我在美国呆了4年,裸考托福都能110+,并不难。要把英文真正当作工具,托福考试的定位也是这样,千万不能陷入国内题海战术的逻辑里

同理,我也发现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出国以后,他们的工作就完成了:能不能在国外找到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命,

“我用这么多钱把他送到这,后面的人生如何,他们自己说的算。”

很遗憾,他们可能不知道,现在孩子,美本或美硕毕业后要留在当地有多难

前几天H-1b工签抽签结果出来了,这是美国一年一度给拿到美国本地公司offer的所有海外打工人的一次“抽奖仪式”。

为什么要抽签?因为H-1b的申请人远多于美国要发放的数量。去年顶峰时,申请78万份,只给14万个工签(其中还有配额是分给指定国家)。

今年的中签率,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整体大概25%,但据说中国留学生群里出来的结果,给中国国别的H-1b只有5%

这个抽奖仪式牛就牛在,不论你的孩子是多天赋异禀,抽不中就是抽不中,没抽中就得想办法留下来再抽,或者直接打道回府。H-1b面前人人平等。

而且,这些抽签的人还是已经很幸运地找到了愿意sponsor申请的雇主,

还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因为这个外国身份,在给那些不愿意sponsor的雇主当廉价劳动力。

但抽中H-1b还不是终点,绿卡(永久居留权)申请又是长达十几年的漫长等待。据说现在一些大厂都不走雇主担保,而是另辟蹊径给员工申请人才移民了。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稍微多一点认知,为孩子办一张美国绿卡,那么他拥有的机会就大不相同。

我们之前曾写过一篇《拿绿卡后,我的生活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推荐孩子在美国读书的父母看一看。

除了极少数孩子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明确,大部分的普娃即使到了大学的专业规划、后续的职业规划,仍然需要父母来帮忙把关。

家长们,论人生阅历,孩子绝对没有你们多,所以要帮孩子兜底的时候,就得果断出手。过程中也保持良好沟通,把道理告诉他们,相信孩子们都能理解和接受。

至于怎么申请美国绿卡,以及给自己定制适合的方案?有三条合规并较快速能拿到身份的路径,可以向我获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