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姐夫与亲情

口邢帮开

不记得我第一次去二姐家的准确时间了,只依稀记得在我六七岁时,三哥带着我兴冲冲地奔往二姐家的情景。离开家,朝南,踏上斗折蛇行的田间小道,路两边是绿油油的禾苗,风儿带来远处的花香,沁人心脾。扎入一座村庄,冷不防从土墙草顶的屋子里窜出一条黄狗来,吓得我一身冷汗。

“别怕!”三哥冲到前方。只见他倏地往下一蹲,捡起一个石块“嗖”的一声掷出去,就看到黄狗夹着尾巴逃走了。

一惊未平,一难又起。走出村庄后不久,一条丈把宽的小河横在面前,水流湍急。附近高岗上的山洪急速的倾泻到河中,形同瀑布,响声震耳欲聋。我是三九天吃冰激凌——凉了半截!三哥走到我面前,卷起裤管,蹲下,让我趴上去。

我跃上三哥的背脊,俯视着三哥在激流中摸索着前进的双腿。洪水浸湿了他的裤子;冲撞着他纤细的腿。我一直替三哥捏一把汗,怕他坚持不了,那样我们将被洪水吞进去。

然而三哥还是成功地把我背到河对岸。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压根没想到,二姐家的路是如此的脚跟朝北——难走!

此后,这条小路在我心中便成了恐怖的代名词。每去一次二姐家,对自己的脚便是一次摧残。不但走得大汗淋漓,而且腿肚子酸痛,更有甚者,脚趾会留下水泡。正因为如此,身体羸弱的我妈平生几乎就没有去过二姐家。我便问她:为啥把二姐嫁那么远的穷山沟?

记得母亲的回答是:山里地多,饿不坏;柴草多,烧锅不用愁!

母亲的这番话后来的确得到了印证。每每去二姐家,都能品尝到或煮或炕的香喷喷的红薯;或蒸或炒的饱满的花生;逢年过节,去二姐家吃汤圆,实在是最惬意最解馋不过了。吃到肚子溜圆后回家,一边心疼着脚上的水泡,一边感叹着“不虚此行”。

对我来说,去二姐家最大的收获还不在“吃”字上,而是在“玩”字上。岱鳌山成年累月屹立在姐夫家大门对面,坐在姐夫家堂屋里,举目便能一睹近在咫尺的岱鳌山美不胜收的素颜。

姐夫毛遂自荐的当我的向导。那是一个午后,我吃饱喝足后,随姐夫征服岱鳌山,随行的还有和我同龄的外侄。走过几条田埂,便到了山脚下的林区,山路也开始越发陡峭起来。

凉风习习,松涛阵阵,山气氤氲,鸟鸣啾啾。姐夫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他一边带路,一边向我介绍岱鳌山的人文地理、神话传说。从龙王三太子讲到三仙姑;从秦始皇讲到太平天国;从张老宰讲到张新民;从东龙王岭讲到西藻清山;从老虎洞讲到石婆岭。我那时才七八岁,对于姐夫的高谈阔论,有些一知半解。尽管如此,我还是洗耳恭听。然而对于父母为何把姐姐嫁到这山沟沟里的姐夫,终于有了我的答案——眼前的姐夫,虽是地道的山里人,却是见多识广,温文尔雅的俊男。

到了山顶,俯瞰四野,一片广阔天地映入眼帘。这是我那时到达的最远最高最奇异的胜境。我不得不佩服父母亲的眼光,为姐姐物色到如此富有内涵的婆家。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这天,姐夫带来一则好消息,他们村子通公路了,骑自行车可以直达他们家。我省吃俭用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一路高高兴兴的驶往姐夫家。大公路跨我家东面的芦席山山脊而过,虽然路面不宽也不平,但已经是小路望尘莫及的了。姐夫在门口迎接我的到来,见我有了一辆新车,他很替我高兴,说:“这玩意真是神奇啊!不吃草,不喝油,本领赛过马和牛。”说得我越发自豪起来。

姐姐姐夫仍旧抄小路来我家。父母年岁渐高,他们来的频次渐多。一年三节是雷打不动的,生日更是风雨无阻。每一次光临,都带来许多土特产孝敬我爸妈,有时还挑一担干木柴前来,我妈感激涕零。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父母与姐夫都相继离世。他们的梦想在他们离去后才姗姗来迟。在文旅富民的春风吹拂下,政府为岱鳌山量身定制的大气磅礴的231省道,恰好经过姐姐家门口。与从前的公路相比,四车道淘汰了两车道;乌黑发亮的柏油赶跑了当初的黄土;笔直平整代替了弯曲崎岖。省道的贯通,去姐姐家的时间缩短到不足一支烟的功夫。

闲暇时,我便驱车看望二姐。大道两旁,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蜻蜓、蝴蝶、蜜蜂悠闲的飞舞在路边的花丛中,小鸟一展歌喉与浩浩车流赛跑。车上的我,浮想联翩。父母、姐夫,都安眠在这条大动脉附近,或许他们的灵魂附着在这些飞舞的小生灵身上,冥冥之中为新生的康庄大道喝彩!为新时代载歌载舞!

每年春节,总要回老家拜年。想起当年的小路,埋藏在心中的情愫驱使我重新踏上去,寻找儿时的感觉。小路看上去瘦而老,杂草丛生,全然不见当年的清秀面庞。一种酸溜溜的味道涌上心头,此时此刻,感觉朦胧的雾气中有一位戴着破草帽背着五谷杂粮的俊男在这条路上疾走如风,眼角的泪花随即模糊了我的视线。曾几何时,这条路流淌着浓浓的亲情,洋溢着姐姐姐夫和我们家的最真挚的情谊。虽然现实中小路受冷遇被淘汰,早已人迹罕至,但我却视如家珍而终生难忘!就好比现代人类,尽管驾驶着豪车,谁又能对古代的独轮车嗤之以鼻?

眼前的小路——亲情之路。见证过你的前世今生,你永远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鲜活在我的梦靥中,一如我那虽故犹生的父母、姐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邢帮开,中学从教三十余载;文学爱好者,庐江县作协会员;偶有文字在网络平台及纸质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