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莺儿,余氏存活的时间很短,但她像一面照妖镜,照出后宫各位嫔妃的真实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后懿旨摘去余氏“妙音娘子”封号,罚闭门半月。

太后怎么会知道余氏发配欣常在去慎刑司呢?是因为皇后正好在太后的宫里,于是太后就知道了。皇后借刀杀人手段玩得高,她和剪秋说出她的心声,:“现在不是皇上要罚她。我要是罚她,皇上或许会说情,我不能在皇上情面和皇后的尊严做权衡。”太后出面,目的达到了,还没有任何后遗症。

皇后的心机、手腕初步显露。

在处理丽嫔的问题上,太后的态度让皇后知道娘家人也靠不住,也不是必然帮自己,这是多好打击华妃的机会啊,就因为她哥哥是年羹尧,有这层利益在,太后就会投鼠忌器。所以后来剧中才有张廷玉多次向皇上进言,小心年羹尧的话。说皇后怎么又扯上张廷玉了?想想剧中山东总督给皇后进贡的文彩双鸳鸯墨?张廷玉与皇后的配合这又是一个故事,这个我们留在以后的文章再解读。

周宁海不解华妃为何要教余氏如何复宠?华妃说:“现在是太后,不是皇上罚她。说明皇上还有对她动心的一天。现在教她个乖,她就会念我的好,以后帮我分沈贵人的宠。”华妃嚣张、跋扈的背后,也是极有机心,人家靠的不仅是哥哥年羹尧,也是有谋略的。

尤其是小印子下毒暴露,丽嫔提议灭口,曹贵人说话了,一顿分析后,给出结论:让余氏咬死。厉害,华妃第一谋士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氏的“兴衰”与一人关系最大,余氏是“成也甄嬛,败也甄嬛。”

除夕夜倚梅园是皇上与甄嬛“情”之始,余氏面圣时,冒充甄嬛说的一句诗和鞋袜湿了,这恰是皇上最动心之处。因为在古代,女子的脚是女子身体中最完美的部分,只能被自己未来的夫君看,要是被旁人看到,就是罪过!

一句诗说明才华,一句鞋袜湿说明守贞如玉,余氏之前可是宫女啊?所以皇上用朱敦儒的词赞美她的志行高洁。

甄嬛为斩草除根,杀掉余氏。和皇上说了除夕夜倚梅园许愿一事,又提及“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和鞋袜湿了的话。其实在剧中,甄嬛还有一次提及上述的话,就是小产后借蝴蝶复宠,说自己湿了鞋袜,这是让皇上想起当年除夕夜倚梅园中二人相遇的美好情景,把皇上的心弄得软软的。

听了甄嬛的话,皇上大声说,“原来是你?竟然是你?”仔细看陈建斌的表演,表情、语气中带着的那种轻松和恍然大悟。皇上最厌恶什么?尊严有失,谎言蒙蔽,即:欺君罔上。这里还隐含了皇上的薄情,皇家哪有什么一日夫妻百日恩?原来你是骗朕啊?那还不像垃圾一样马上扔掉。

余氏死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说沈贵人沈大美女。

沈贵人比余氏级别高,余氏在辇轿上坐着,让沈贵人给让路。沈眉庄为何没有像甄嬛一样把余氏怼回去呢?

太后和皇上对沈眉庄的评价是:稳重,懂事。

沈眉庄当然是懂事的,从小《女则》、《女训》就没少看,但要是认为沈贵人没有和余氏一般见识仅仅是沈眉庄的大度、宽宏或是息事宁人?那就错了。因为沈眉庄已经开始学习如何协理六宫,她的位置和眼界还不是刚得宠的甄嬛能比的。

和余氏一般见识?

她就是个垃圾,她就是条疯狗。狮子打败疯狗光荣吗?不光荣;但假如被疯狗咬一口呢?

丢人。

所以暂时的让路和皇后借太后处理余氏手法一样,与其脏了自己手?不如恶人自有恶人磨,她嚣张不了多久。

感慨一下:

为何余氏这样的人会得势?

我们要清楚余氏是什么样的人?

余氏出身低,乍富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因为没见识,认准只要得皇上宠,别人都不重要,所以无所顾忌,狐假虎威,貌似很容易得势。

这样的人哪有什么深度?因为曾经卑微,身处底层,一旦锦衣玉食,就幻想着把曾经没有的,比如“被人尊重”树立起来。如果得不到,就只会用更狠毒的方式去报复。

这样的人啊,下场一般不会好,轻则打回原形,重则万劫不复。

人啊,不能猖狂,动不动就狐假虎威欺负人。要我屈膝弥补你的卑贱,你以为你是谁啊?

那么,这像不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垃圾人”呢?

我是九垚,感谢您看完了这篇小文。您喜欢或是同情余氏吗?请评论区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