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波伏娃,读者们都不陌生。尤其是最近几年女性主义的崛起,这个法国作家的《第二性》一跃成为畅销书,波伏娃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女性主义先锋,然而在文人的圈子里,波伏娃的成就被认为要次于萨特。

萨特,法国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一度登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无数人,包括被称为女性主义的教母波伏娃。

然而,一些研究者发现,萨特的哲学思想中有许多观点实际上是在与波伏娃的讨论中产生的,甚至有一些观点最初是由波伏娃首先提出的。有研究者指出:“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开始,萨特开始采纳波伏娃的伦理学理论。逐渐地,这些理论就被认为是萨特本人的思想了。”

这项研究结果一经发出,舆论哗然。

他们不相信波伏娃的观点竟然比萨特还要超前。原因是波伏娃积极参与萨特的哲学圈子,两人还生活在一起,于是萨特在两人的关系中起着主导地位的看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然而他们不知道,在没有遇到萨特之前,18岁的波伏娃就在日记写到:

“我的人生只有一次,而且我有很多东西需要表达。他不能把我的人生从我手里偷走。”

这句话还被波伏娃打上了着重号。

01

波伏娃从小就表现得异于常人。

1908年,波伏娃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那个时候,女性没有机会参加工作。

幼时的波伏瓦见证过她父母之间完全不平等的关系。

父亲为了生计奔波,在外抛头露面,承担着风霜,在内也有很高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母亲作为家庭主妇艰难地维持着家里人的温饱,却被视为理所当然,在一些大事上做不得主,对父亲的安排听之任之

波伏娃的母亲也对此毫无异议,还反过来批评波伏娃的叛逆。

就像今天的很多母亲一样,对女孩的期待:早点结婚,组建家庭,有男人照顾,再生几个孩子...

波伏娃对此很不理解,她说:

“没有人可以一边说着我在自我牺牲,一边心里不觉得苦。我母亲的矛盾在于,她完全相信奉献是伟大而高尚的,但是奉献和自我牺牲所带来的厌恶、欲望和各种苦涩已经到了她自己没法承受的地步。我的母亲一面强迫自己不断地奉献和牺牲,一面苦苦对抗自由被剥夺的痛苦。”

坚守传统的女性就是这样,一边被剥削,一边内化这种观点,传递给下一代

这样的传统环境下,波伏娃不被鼓励有自己的思想,更不用说建立自己的事业,为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从11岁开始,家里人对波伏瓦的期待是成为淑女,这让她感到困惑。

她开始被不停的挑剔举止不够优雅,行为不够淑女。

从那时起,波伏娃明白,自己的真实的样子,并不是家里人所期待的。

02

虽然母亲不支持波伏娃的观点,但母亲对波伏娃教育的看重还是帮助波伏娃建立了自己的思想帝国。

尽管家里并不宽裕,母亲还是经常带波伏娃泡图书馆,花高昂的费用给波伏娃请家庭教师。

书里面先进的思想,影响着波伏娃。

然而一次去图书馆看书,一位男售货员是个露阴癖。

这让波伏娃再也忍不住了。

他敢这么做,就因为我是女人。

波伏娃产生了质疑,在生理上,女人不是由男人决定的,却因为男人在社会上存在。

多么荒谬!

就像现在,一个男人夸一个女人有女人味很正常,一个女人夸另一个女人有女人味,怎么看怎么别扭。

女人味是什么?

那些不被男人盖章有女人味的女人就不是女人了吗?

什么是女人?

波伏娃后来在《第二性》里提到,

比如,长期以来,从童年开始,女性就被教导说,“女孩要有个女孩的样子”,必须做符合女孩身份的事。

女人之为女人,必须满足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女人是后天被塑造的。

男人和女人首先是人,作为人却被区别对待。

就像现在,在给好朋友的孩子买礼物时,售货员会先问性别,小男孩的礼物通常是汽车,等实用性的工具,而女童的礼物,一般都是洋娃娃这样的。

《第二性》这样描述:

人们要求小姑娘拥有女性的美德,教会她烹饪、缝纫、做家务,同时学会打扮、施展魅力、懂廉耻;人们让她穿上不方便而又昂贵的衣服,她必须细心加以料理,人们给她梳理复杂的发式,强加给她举止规范:站立笔直,走路不要像鸭子;为了显得妩媚,她必须约束住随意的动作,人们不许她做出假小子的举动,不许她做激烈的运动,不许她打架,总之,人们促使她像她的女性长辈那样变成一个女仆和一个木偶。

因此18岁时,在别的女孩情窦初开,沉醉于梳妆打扮,以此来讨好男人时,波伏瓦在日记中写道:

爱情中有许多让人讨厌的东西。关于爱情,我憎恨几样东西。其中一点便是,人们从来没有要求男性像女性一样把爱情当作自己的毕生理想。

03

波伏娃成绩优异,开始为大学做准备。

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对于法国女性来说,能够进入大学学习还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

但是,在这样的时代,年轻的波伏娃却决心要进入大学深造。

在一个视结婚生子为女性归宿的时代,19岁的波伏瓦却如饥似渴地阅读哲学,期望从中找到答案。

她最终考入了索邦大学,并在 1926 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学位。在老师的建议下,她又开始攻读哲学,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哲学的研究中。

在这个过程中,波伏娃广泛地阅读了柏拉图、叔本华、莱布尼兹、柏格森等哲学家的著作。这些思想巨著不仅拓宽了她的视野,也坚定了她只做自己的决心。

在这期间,她不惜与催她结婚嫁人的父亲闹翻。

对于波伏瓦来说,通过婚姻获得男性的帮助,并不如靠她自己的能力来得可靠。波伏瓦努力学习,很快拿到了各种资格证,这为她日后独立生存奠定了基础。

女性不被社会鼓励独立,这种文化氛围难以被打破。

作家苏青曾说:你看!我的每一根筷子、每一只碗都是我自己挣钱挣来的,但这又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张爱玲把那些为生活而结婚的女人叫作“女结婚员”,然而,她又说:作为女人,当然是要独立。但是我仍然愿意想象自己是端男人的碗,被他养着,宠溺着。

以孩子般的依赖状态存在,认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角色是提前命定的,这种方式要舒服得多。

波伏瓦认为,被动地保持孩子般的天真是一种自欺行为。

就像现在流行的少女人设,不是少女就不值得骄傲吗?少女是什么?是需要男人保护的,是出于被动的。

改变女人的经济状况就能改变女人被动的地位。

在 1928 年波伏娃获得了哲学学士学位,出于谋生和当时的就业机会考虑,波伏娃的开始谋求教师的职位,在准备大中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考场上,邂逅了影响她一生的人大才子萨特。

认识萨特后,经萨特介绍,波伏娃才有机会进入那个由男人组成的文化圈子。

很快,波伏娃的才华让她为整个圈子接纳。但有时这些人又会对她的性别而对她的思想区别对待。

作为一个女性哲学家,波伏娃说:“有时候,我在抽象概念的讨论中听到男人对我说:‘您这样理解,因为您是一个女人’,我感到很恼火;我知道,我唯一的捍卫方法就是这样回答:‘我这样理解,因为事实如此’,这句话取消了我的主体性;我不能这样反驳:‘您意见相反,因为您是一个男人’。”

即便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女性的偏见仍根深蒂固。

福楼拜维护女性气质,讽刺对质疑这一看法的其他作家,像福楼拜这样的人在波伏娃那个圈子里是常态。

波伏娃毫不客气的讽刺那些人:

“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波伏娃涉猎广泛,尤其深受十七世纪鲜为人知的哲学家普兰·德·拉巴尔影响,这位哲学家曾经提到过这样一种观点:

牵涉到他们对女性能力的评估时,男人并不公正,他们有其利益所在。

波伏瓦意识到,男性对女性的权威是神圣的不容反抗的,实质是一个社会群体支配另一个社会群体。

04

波伏娃生活的年代,是一战后,战后的经济萧条和随后的复苏,催生了人们思想的蓬勃发展,这个时候,新思想的种子如同蒲公英在各个行业里生根发芽。

工业方面,女性开始大量参与工作,以香奈儿为首的服装产业开始第一次考虑到女性的主体性,服装设计不再像过去那样突出女性的纤细身材,而是以凌厉的剪裁,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以服务女性更好地适应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这一改变让当时的男人们大惊失色,并恐吓女人们,这样的着装有多么不成体统。

波伏娃对此嗤之以鼻。

“穿着裙子,您指望我们去哪儿?”

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工作机会也由秘书,老师等向外延展,司机,工人···

实业与思潮互相反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越来越激烈。

波伏娃一直想写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终于《第二性》出版了。

开头第一句便振聋发聩: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她在书中大谈性话题,对于女性的欲望大书特书。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作家公然把女性的欲望放到主体的位置,还是一位女作家!

普罗米修斯的盗火种式的行为,引来口诛笔伐。

在书中,波伏娃说,女人不再由男人定义,而是由自己定义。

这一行为无疑在挑战传统的权威!

《成为波伏瓦》中是这样描述的:

可可·香奈儿(CocoChanel)穿着长裤和飘逸的时尚服装,使中性风格变成一种潮流。女性进入工作场所的人数空前高涨,同时她们也刚刚赢得了选举权。一些女性甚至在竞争激烈的全国考试中排名高于男性。但是女性仍然不能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

在当时,女人的一切权益还不由自己掌握,包括表达内心欲望的权利。

05

波伏娃不仅提出了女性也是有欲望的,还身体力行践行着这一主旨。

她和萨特之间的关系也成了当时巴黎茶余饭后的流行话题。

然而即便人们把她看做一个不守妇道的浪荡女子,在她和萨特之间的关系里,人们也把萨特看做主导关系的人。

不过有一件事他们说对了

在婚姻这件事上,是萨特向她提议结婚,而波伏瓦则告诉他“别傻了!”

波伏娃见过父母相处的行文模式,也深刻的意识到,结婚只是给男人找一个顾家的免费保姆。

目睹了母亲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一味地自我牺牲,波伏娃十分激烈地反抗自己的母亲。

因为她看到在现实里,母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付出并没有把她变成一个神,反而受尽嘲讽。

波伏娃宁可做一个悍妇,遭人憎恨,也不想步母亲的后尘。

不仅不结婚,波伏娃还向萨特提出自己的需求。

她想和男人女人同时交往。

她对萨特的寄语两性关系的理想:

在男女之间可以出现前所未有的竞争、合作、友谊、爱情。

06

如果走寻常路,就没有波伏娃。

波伏娃认为做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

柏拉图以来,哲学家们就一直在探讨,认识自我对于过好一生有多么重要。

苏格拉底说,想要成为一个明智的人,你必须“认清你自己”;尼采写道,生而为人的任务就是“成为你自己”。

波伏娃对此向社会发出反问,作为女性,却不被允许“做你自己”。

她是别人的女儿,姐姐,母亲,但她首先是自己。

她不会逃避承受自己的生存,性欲和爱情因而具有自由超越的性质,而不是舍弃的性质;她可以把它们看做对等关系去体验。

就像波伏娃所希望的那样,作为一个女性,能够不顾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为了自己,不受偏见约束。

文|流光抛人